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二月二龙抬头,别忘“吸龙气、吃龙食、敲龙头”,寓意一年好运气
二月初二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二月初二是雨水节气的第三天,也就是第一候--“獭祭鱼”意思是说,雨水节气来临,水面冰块融化,水獭开始捕鱼了。第二候就是鸿雁来;第三候草木开始萌动。
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记载:“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薰床炕,曰薰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
二月二,还有很多讲究。
敲龙头
民间俗语:二月二敲龙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敲门墩,坐下不动也生金。
“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华夏文明一直将“龙”视为“雨神”,百姓们认为“龙”可以呼风唤雨,是气象的主宰。农耕时代,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天气的好坏决定了收成的多少,人们对龙自然是十分敬重。
二月初二施行过祭祀后,百姓会拿着长长的竹竿四处敲打。最先敲打的地方就是房梁,其意为“敲龙头”。把沉睡了一冬的“龙”叫醒,向它祈福,祈愿新的一年天降祥瑞、风调雨顺、盈车嘉穗。
吸龙气
早上起来后面向卯方(东方),闭上双眼深深吸气、缓缓吐气,达到心平气和的状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吸龙气”。象征吸进财气、运气、福气、喜气和人气,寓意寓意一年好运气。
记得小时候在家乡,二月初二天刚蒙蒙亮,家里人在院子中央整整齐齐地站成一排,目光注视着东方刚刚露出的鱼肚白,深深地吸进一口气,然后走出院子,向东沿农田走一百步,面向东方饱饱地吸进一口气,初春的早晨,空气清新,清爽舒适,仿佛是真的采到了龙气,然后快步跑回家,也把财气福气运气带回家。
睁龙眼。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采完龙气后,家家户户就开始“睁龙眼”了。一口大铁锅支在院子里,里面放上淘干净的沙子,用柴火在下面猛烧,等到沙子烫得连人都不敢靠近时,把黄豆慢慢地倒进去,一边倒一边用一短木棍一圈又一圈反复地搅,等到黄豆在锅里出噼里啪啦的响声,这样的“睁龙眼”才算完成了。声音越响,龙王祥瑞降得就越多。
引钱龙。引钱龙是在睁龙眼之后进行的,先在桶里放几枚硬币,然后提着桶一路小跑到村旁的小河边去打水,返回时不能把满满的一桶水抬回家,要一路走,一路撒,意思是这样龙就能循迹潜入家。
吃龙食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会有相应的美食,人们把二月二这天吃的美食都起了一个带“龙”的名字,以求吉祥。在龙抬头这天,吃猪头肉意为“吃龙头”;吃面条意为“扶龙须”;吃春饼意为“咬龙鳞”;吃炸油糕意为“吞龙胆”;吃馓子意为“啃龙骨”;吃饺子意为“食龙耳”;面条和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
从二月二这一天开始,春阳普照,杨柳欲芽,柔风吹起,风筝满天。
古人在诗词里寄托了绿柳含烟,不负春光的愿望。搞录几供欣赏。
宋-释行海
春来处处有花看,一种芳心欲吐难。
陌上鹅黄初染柳,不禁烟雨袅轻寒。
二月二日行药城下
宋-司马光
官舍春萧瑟,朝来尚薄寒。
人虽繁陌上,尘不近门端。
已负踏青约,仍无举白欢。
李炎重生了,好消息他是大明天子,坏消息大明已经没了。南明小朝廷摇摇欲坠,清兵一路南追,朝廷一路南逃李炎朕不跑了!朕要和鞑虏决一死战!内斗党争?杀!给老子从广东打回北京!李定国郑成功顾炎武黄宗羲这次他们不会失望!明世祖,中兴大明...
一朝穿越,堂堂鬼医特工成红杏出墙却不知奸夫是谁的弃妃被赶出家门在荒郊野外生子。无所谓,娃都生了就养着吧。三年后,听闻爷爷病危,她携子强势归来,惊艳天下。不能修炼的废材她一招制胜。庶出兄妹作恶让你...
摄政王得了离开她就会死的病...
简介关于别担心我是医生序列瘟疫,战争,饥荒以及死亡,他们侵蚀着我的世界,蹂躏着存在于其上的每一代文明。在你出现之前,我们可以以梦想遏制战争,以文明抵制饥荒,以禁忌的知识延迟死亡,唯独瘟疫,我们无法得知它何时来临,何时离开,何时凶猛,何时温顺。生命啊,它苦涩如歌,感谢你带来神秘学的知识,让我们得以继续存续。...
简介关于和总裁虐恋情深后,我假死逃跑了先虐后甜霸总林以诺你别以为你这样我就会可怜你,你不过是一个算计了我的女人!顾清城,林以诺自杀了!你快回来!顾清城你真的好狠的心,我这一辈子都不想再见到你了!诺诺,别睡!咱们回家好不好!我这就带你回家,回我们的家!...
作为曾经的京剧第一名伶,林谦一朝醒来,现自己浑身是血,手里被塞了一把破吉他,还要去参加一场地下摇滚比赛他整个人都不好了,还能咋的,凑合上呗。谁料一不小心,就唱成了开创古典京剧与现代摇滚融合的先锋,一不小心,就把整个流行音乐界给征服了。重生之第一名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