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五章 臣有本奏(第1页)

朝会,尤其是这种百官同时参与的大朝会,自然是有严格的仪典规制的,甚至会有专门的礼官和巡查御史负责纠察风仪。廷推六部尚书之后,便是廷推京营提督大臣,这是事先定好的规矩。照理来说,李贤这个时候出列,其实是破坏了规矩的。所以他话音刚落,便有御史出来奏道:“郕王殿下,臣弹劾丰城侯李贤朝会失仪,僭越失礼,扰乱廷推,请治其罪!”李贤瞥了一眼接连站出来的两三个御史,淡淡的道:“既然是廷推武臣,本侯身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如何不能出言?”那些御史却不理他,道:“殿下,朝会仪典程序,礼部早有定制,若丰城侯若所异议,理当在朝会之前,与礼部商议,如此在朝会之上,贸然出言扰乱廷推,实乃失仪,理当治罪。”李贤倒也不气,同样拱了拱手道:“殿下,臣所奏之事,其中便有和接下来的廷推有关之事,故而臣需得提前禀奏。”话音落下,一旁的九卿重臣,皆是目光沉了沉。说到底,勋戚还是对于由兵部提名京营提督大臣,有所不满吗?正欲开口说话,却见上的朱祁钰伸手往下压了一压,语气温和地开口道。“诸位莫急,朝会虽有规制,但丰城侯既然说了,所奏之事与廷推有关,不妨耽搁片刻,听完再说!于尚书,接下来的廷推,合该由你主持,你意下如何?”听了朱祁钰的话,底下一干群臣本想反对,但是又听朱祁钰点了于谦的名,于是又将话咽了下去。他们相信,作为新晋的九卿之一,于谦会代表他们坚持立场的。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于谦拱了拱手,道:“遵殿下令谕。”这下别人想反对都没法反对了,总不至于为了一个区区的失仪之事,反驳堂堂兵部尚书吧。尤其是在这大朝会上,一干文武百官,勋贵武臣都看着,不得被嘲笑文臣内斗嘛于是底下一干群臣,望着于谦的目光都多了几分不满。于谦自然感受到了,但是他并不在意,那日在集义殿中,郕王将他单独留下,说要将京营交给兵部执掌,他本是不信的。甚至于直到现在,于谦仍旧对于郕王能否办成此事持怀疑态度,但是若是有此机会,于谦也定会尽力把握。没别的原因,是因为在这种局面之下,京城的防卫必然要依靠京营,如此一来,京营最好掌握在自己手中。于谦原本的打算,是扶持一个没有根基人脉的勋戚,然后间接控制京营,但是这样总归没有兵部直接执掌来得方便。所以在这种局面下,于谦也不介意顺水推舟,静观其变。见无人说话,李贤将奏疏奉上,开口道:“臣所奏有三事。”“其一,弹劾镇远侯顾兴祖,建平伯高远,忠勇伯蒋信,大理寺丞萧维祯等随驾大臣,无谋无勇,受制奸臣,致大军蒙难,恳请殿下将一应人等捕拿下狱。”话音落下,底下的一干群臣???这什么节奏,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帮勋戚竟然会弹劾自己人,您不是老眼昏花说错了吧?后头的科道御史们,更是义愤填膺。老东西,你过分了,知道吗?这是我们科道的活儿好不好?要知道,今天他们可是养精蓄锐,摩拳擦掌,正准备在廷推之后,举行一场浩浩荡荡的谏言,这就被人把风头给抢了?这个老东西,一把年纪了,出来抢人饭碗,实在是木得天理了!当下便有御史站出来倒打一耙。“郕王殿下,臣弹劾丰城侯李贤蓄意包庇,避重就轻,意图为罪臣脱罪,顾兴祖等人不义不忠,贻忧圣主,遂致流血成河,暴尸遍野,当罢官夺爵,抄没家产,明正典刑以戒朝廷万民。”别以为主动站出来,就能糊弄过去!虽然被打乱了计划,但是还是立刻就有七八个御史出列,随声附和。真当他们没看出来呢?这丰城侯,无非就是想要借着勋贵主动认罪,将顾兴祖等人减轻罪责吗?门都没有!一时之间,底下群臣议论纷纷,越来越多的御史跃跃欲试,让在场的九卿重臣们皆是眉头一皱。就算要进谏,也不是这个时候啊万一勋贵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救人,而是扰乱廷推呢?各自对视一眼,他们正欲开口,却见另一头武臣序列里头,成安侯郭晟站了出来,道。“好一出贼喊捉贼,方才你们弹劾丰城侯扰乱廷推,朝会失仪,如今轮到你们,一个个的便如此放肆吗?”“丰城侯方才早已有言,所奏三事,如今一事尚未奏晚,尔等便急不可耐,就不是朝会失仪了吗?立身不正,何以位列科道风宪之臣?”???卧槽!在大明的朝廷上,历来只有科道御史喷别人的份,哪有人敢反过来倒打一耙。郭晟的两句话,顿时让一干御史气炸了肺,当下便有人反驳道。“尔等武臣不思报国,夸夸其谈的本事倒是不先前丰城侯所奏之时,言道所奏之事与廷推有关,郕王殿下方准其开口,然而他所说之事,却与廷推毫无关系,反而欲借机包庇罪臣,我等仗义执言,正本清源,何错之有?”要论喷人的功力,他们御史科道可没怕过谁?郭晟不说话了,李贤却开口道:“本侯何曾说过,所奏三事皆与廷推有关?自然是有和廷推有关的,也有和廷推无关的,难不成一本奏疏,你们让本侯分两次上奏不成?”说着,李贤一甩大袖,冷哼道。“好大的威风!”眼瞧着底下群臣又是一阵骚动,朱祁钰抬了抬手,再度出面当和事佬:“丰城侯,诸臣所言并非没有道理,本王准你开口,乃是为廷推之事,顾兴祖等人之事,今日暂且不议,你若无和廷推有关之事,便退下。”有了朱祁钰出面“拉偏架”,底下才算是渐渐平静下来。不过,听了这句话,在场的九卿,尤其是陈镒,眼皮都忍不住跳了一跳。啥玩意就顾兴祖等人之事暂且不议了?他们只是不想让勋戚摘了这个桃子,顺便帮顾兴祖脱罪而已,怎么就变成暂且不议了?有心想要开口,又想起刚刚郭晟说他们打断李贤奏事,朝会失仪的事,只得暂时把话咽了下去,等候李贤说完再反驳。李贤倒是没管他们,拱了拱手继续道:“殿下,臣所奏第二件事,便是有关廷推之事。”“土木之役勋戚武臣死伤殆尽,如今也先大军压境,臣以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之名向殿下谏言,请殿下自勋戚之中,简拔数人,分掌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及后军都督府。”一句话说完,在场群臣的目光便如针扎一样,霎时汇聚到了李贤的身上,其中不乏有九卿级别的大佬。朱祁钰皱了皱眉,亦是看着李贤,道:“丰城侯的意思是,一并廷推三位五军都督府都督?”迎着所有人的目光,李贤缓缓点了点头

朝会,尤其是这种百官同时参与的大朝会,自然是有严格的仪典规制的,甚至会有专门的礼官和巡查御史负责纠察风仪。廷推六部尚书之后,便是廷推京营提督大臣,这是事先定好的规矩。照理来说,李贤这个时候出列,其实是破坏了规矩的。所以他话音刚落,便有御史出来奏道:“郕王殿下,臣弹劾丰城侯李贤朝会失仪,僭越失礼,扰乱廷推,请治其罪!”李贤瞥了一眼接连站出来的两三个御史,淡淡的道:“既然是廷推武臣,本侯身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如何不能出言?”那些御史却不理他,道:“殿下,朝会仪典程序,礼部早有定制,若丰城侯若所异议,理当在朝会之前,与礼部商议,如此在朝会之上,贸然出言扰乱廷推,实乃失仪,理当治罪。”李贤倒也不气,同样拱了拱手道:“殿下,臣所奏之事,其中便有和接下来的廷推有关之事,故而臣需得提前禀奏。”话音落下,一旁的九卿重臣,皆是目光沉了沉。说到底,勋戚还是对于由兵部提名京营提督大臣,有所不满吗?正欲开口说话,却见上的朱祁钰伸手往下压了一压,语气温和地开口道。“诸位莫急,朝会虽有规制,但丰城侯既然说了,所奏之事与廷推有关,不妨耽搁片刻,听完再说!于尚书,接下来的廷推,合该由你主持,你意下如何?”听了朱祁钰的话,底下一干群臣本想反对,但是又听朱祁钰点了于谦的名,于是又将话咽了下去。他们相信,作为新晋的九卿之一,于谦会代表他们坚持立场的。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于谦拱了拱手,道:“遵殿下令谕。”这下别人想反对都没法反对了,总不至于为了一个区区的失仪之事,反驳堂堂兵部尚书吧。尤其是在这大朝会上,一干文武百官,勋贵武臣都看着,不得被嘲笑文臣内斗嘛于是底下一干群臣,望着于谦的目光都多了几分不满。于谦自然感受到了,但是他并不在意,那日在集义殿中,郕王将他单独留下,说要将京营交给兵部执掌,他本是不信的。甚至于直到现在,于谦仍旧对于郕王能否办成此事持怀疑态度,但是若是有此机会,于谦也定会尽力把握。没别的原因,是因为在这种局面之下,京城的防卫必然要依靠京营,如此一来,京营最好掌握在自己手中。于谦原本的打算,是扶持一个没有根基人脉的勋戚,然后间接控制京营,但是这样总归没有兵部直接执掌来得方便。所以在这种局面下,于谦也不介意顺水推舟,静观其变。见无人说话,李贤将奏疏奉上,开口道:“臣所奏有三事。”“其一,弹劾镇远侯顾兴祖,建平伯高远,忠勇伯蒋信,大理寺丞萧维祯等随驾大臣,无谋无勇,受制奸臣,致大军蒙难,恳请殿下将一应人等捕拿下狱。”话音落下,底下的一干群臣???这什么节奏,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帮勋戚竟然会弹劾自己人,您不是老眼昏花说错了吧?后头的科道御史们,更是义愤填膺。老东西,你过分了,知道吗?这是我们科道的活儿好不好?要知道,今天他们可是养精蓄锐,摩拳擦掌,正准备在廷推之后,举行一场浩浩荡荡的谏言,这就被人把风头给抢了?这个老东西,一把年纪了,出来抢人饭碗,实在是木得天理了!当下便有御史站出来倒打一耙。“郕王殿下,臣弹劾丰城侯李贤蓄意包庇,避重就轻,意图为罪臣脱罪,顾兴祖等人不义不忠,贻忧圣主,遂致流血成河,暴尸遍野,当罢官夺爵,抄没家产,明正典刑以戒朝廷万民。”别以为主动站出来,就能糊弄过去!虽然被打乱了计划,但是还是立刻就有七八个御史出列,随声附和。真当他们没看出来呢?这丰城侯,无非就是想要借着勋贵主动认罪,将顾兴祖等人减轻罪责吗?门都没有!一时之间,底下群臣议论纷纷,越来越多的御史跃跃欲试,让在场的九卿重臣们皆是眉头一皱。就算要进谏,也不是这个时候啊万一勋贵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救人,而是扰乱廷推呢?各自对视一眼,他们正欲开口,却见另一头武臣序列里头,成安侯郭晟站了出来,道。“好一出贼喊捉贼,方才你们弹劾丰城侯扰乱廷推,朝会失仪,如今轮到你们,一个个的便如此放肆吗?”“丰城侯方才早已有言,所奏三事,如今一事尚未奏晚,尔等便急不可耐,就不是朝会失仪了吗?立身不正,何以位列科道风宪之臣?”???卧槽!在大明的朝廷上,历来只有科道御史喷别人的份,哪有人敢反过来倒打一耙。郭晟的两句话,顿时让一干御史气炸了肺,当下便有人反驳道。“尔等武臣不思报国,夸夸其谈的本事倒是不先前丰城侯所奏之时,言道所奏之事与廷推有关,郕王殿下方准其开口,然而他所说之事,却与廷推毫无关系,反而欲借机包庇罪臣,我等仗义执言,正本清源,何错之有?”要论喷人的功力,他们御史科道可没怕过谁?郭晟不说话了,李贤却开口道:“本侯何曾说过,所奏三事皆与廷推有关?自然是有和廷推有关的,也有和廷推无关的,难不成一本奏疏,你们让本侯分两次上奏不成?”说着,李贤一甩大袖,冷哼道。“好大的威风!”眼瞧着底下群臣又是一阵骚动,朱祁钰抬了抬手,再度出面当和事佬:“丰城侯,诸臣所言并非没有道理,本王准你开口,乃是为廷推之事,顾兴祖等人之事,今日暂且不议,你若无和廷推有关之事,便退下。”有了朱祁钰出面“拉偏架”,底下才算是渐渐平静下来。不过,听了这句话,在场的九卿,尤其是陈镒,眼皮都忍不住跳了一跳。啥玩意就顾兴祖等人之事暂且不议了?他们只是不想让勋戚摘了这个桃子,顺便帮顾兴祖脱罪而已,怎么就变成暂且不议了?有心想要开口,又想起刚刚郭晟说他们打断李贤奏事,朝会失仪的事,只得暂时把话咽了下去,等候李贤说完再反驳。李贤倒是没管他们,拱了拱手继续道:“殿下,臣所奏第二件事,便是有关廷推之事。”“土木之役勋戚武臣死伤殆尽,如今也先大军压境,臣以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之名向殿下谏言,请殿下自勋戚之中,简拔数人,分掌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及后军都督府。”一句话说完,在场群臣的目光便如针扎一样,霎时汇聚到了李贤的身上,其中不乏有九卿级别的大佬。朱祁钰皱了皱眉,亦是看着李贤,道:“丰城侯的意思是,一并廷推三位五军都督府都督?”迎着所有人的目光,李贤缓缓点了点头

朝会,尤其是这种百官同时参与的大朝会,自然是有严格的仪典规制的,甚至会有专门的礼官和巡查御史负责纠察风仪。廷推六部尚书之后,便是廷推京营提督大臣,这是事先定好的规矩。照理来说,李贤这个时候出列,其实是破坏了规矩的。所以他话音刚落,便有御史出来奏道:“郕王殿下,臣弹劾丰城侯李贤朝会失仪,僭越失礼,扰乱廷推,请治其罪!”李贤瞥了一眼接连站出来的两三个御史,淡淡的道:“既然是廷推武臣,本侯身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如何不能出言?”那些御史却不理他,道:“殿下,朝会仪典程序,礼部早有定制,若丰城侯若所异议,理当在朝会之前,与礼部商议,如此在朝会之上,贸然出言扰乱廷推,实乃失仪,理当治罪。”李贤倒也不气,同样拱了拱手道:“殿下,臣所奏之事,其中便有和接下来的廷推有关之事,故而臣需得提前禀奏。”话音落下,一旁的九卿重臣,皆是目光沉了沉。说到底,勋戚还是对于由兵部提名京营提督大臣,有所不满吗?正欲开口说话,却见上的朱祁钰伸手往下压了一压,语气温和地开口道。“诸位莫急,朝会虽有规制,但丰城侯既然说了,所奏之事与廷推有关,不妨耽搁片刻,听完再说!于尚书,接下来的廷推,合该由你主持,你意下如何?”听了朱祁钰的话,底下一干群臣本想反对,但是又听朱祁钰点了于谦的名,于是又将话咽了下去。他们相信,作为新晋的九卿之一,于谦会代表他们坚持立场的。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于谦拱了拱手,道:“遵殿下令谕。”这下别人想反对都没法反对了,总不至于为了一个区区的失仪之事,反驳堂堂兵部尚书吧。尤其是在这大朝会上,一干文武百官,勋贵武臣都看着,不得被嘲笑文臣内斗嘛于是底下一干群臣,望着于谦的目光都多了几分不满。于谦自然感受到了,但是他并不在意,那日在集义殿中,郕王将他单独留下,说要将京营交给兵部执掌,他本是不信的。甚至于直到现在,于谦仍旧对于郕王能否办成此事持怀疑态度,但是若是有此机会,于谦也定会尽力把握。没别的原因,是因为在这种局面之下,京城的防卫必然要依靠京营,如此一来,京营最好掌握在自己手中。于谦原本的打算,是扶持一个没有根基人脉的勋戚,然后间接控制京营,但是这样总归没有兵部直接执掌来得方便。所以在这种局面下,于谦也不介意顺水推舟,静观其变。见无人说话,李贤将奏疏奉上,开口道:“臣所奏有三事。”“其一,弹劾镇远侯顾兴祖,建平伯高远,忠勇伯蒋信,大理寺丞萧维祯等随驾大臣,无谋无勇,受制奸臣,致大军蒙难,恳请殿下将一应人等捕拿下狱。”话音落下,底下的一干群臣???这什么节奏,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帮勋戚竟然会弹劾自己人,您不是老眼昏花说错了吧?后头的科道御史们,更是义愤填膺。老东西,你过分了,知道吗?这是我们科道的活儿好不好?要知道,今天他们可是养精蓄锐,摩拳擦掌,正准备在廷推之后,举行一场浩浩荡荡的谏言,这就被人把风头给抢了?这个老东西,一把年纪了,出来抢人饭碗,实在是木得天理了!当下便有御史站出来倒打一耙。“郕王殿下,臣弹劾丰城侯李贤蓄意包庇,避重就轻,意图为罪臣脱罪,顾兴祖等人不义不忠,贻忧圣主,遂致流血成河,暴尸遍野,当罢官夺爵,抄没家产,明正典刑以戒朝廷万民。”别以为主动站出来,就能糊弄过去!虽然被打乱了计划,但是还是立刻就有七八个御史出列,随声附和。真当他们没看出来呢?这丰城侯,无非就是想要借着勋贵主动认罪,将顾兴祖等人减轻罪责吗?门都没有!一时之间,底下群臣议论纷纷,越来越多的御史跃跃欲试,让在场的九卿重臣们皆是眉头一皱。就算要进谏,也不是这个时候啊万一勋贵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救人,而是扰乱廷推呢?各自对视一眼,他们正欲开口,却见另一头武臣序列里头,成安侯郭晟站了出来,道。“好一出贼喊捉贼,方才你们弹劾丰城侯扰乱廷推,朝会失仪,如今轮到你们,一个个的便如此放肆吗?”“丰城侯方才早已有言,所奏三事,如今一事尚未奏晚,尔等便急不可耐,就不是朝会失仪了吗?立身不正,何以位列科道风宪之臣?”???卧槽!在大明的朝廷上,历来只有科道御史喷别人的份,哪有人敢反过来倒打一耙。郭晟的两句话,顿时让一干御史气炸了肺,当下便有人反驳道。“尔等武臣不思报国,夸夸其谈的本事倒是不先前丰城侯所奏之时,言道所奏之事与廷推有关,郕王殿下方准其开口,然而他所说之事,却与廷推毫无关系,反而欲借机包庇罪臣,我等仗义执言,正本清源,何错之有?”要论喷人的功力,他们御史科道可没怕过谁?郭晟不说话了,李贤却开口道:“本侯何曾说过,所奏三事皆与廷推有关?自然是有和廷推有关的,也有和廷推无关的,难不成一本奏疏,你们让本侯分两次上奏不成?”说着,李贤一甩大袖,冷哼道。“好大的威风!”眼瞧着底下群臣又是一阵骚动,朱祁钰抬了抬手,再度出面当和事佬:“丰城侯,诸臣所言并非没有道理,本王准你开口,乃是为廷推之事,顾兴祖等人之事,今日暂且不议,你若无和廷推有关之事,便退下。”有了朱祁钰出面“拉偏架”,底下才算是渐渐平静下来。不过,听了这句话,在场的九卿,尤其是陈镒,眼皮都忍不住跳了一跳。啥玩意就顾兴祖等人之事暂且不议了?他们只是不想让勋戚摘了这个桃子,顺便帮顾兴祖脱罪而已,怎么就变成暂且不议了?有心想要开口,又想起刚刚郭晟说他们打断李贤奏事,朝会失仪的事,只得暂时把话咽了下去,等候李贤说完再反驳。李贤倒是没管他们,拱了拱手继续道:“殿下,臣所奏第二件事,便是有关廷推之事。”“土木之役勋戚武臣死伤殆尽,如今也先大军压境,臣以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之名向殿下谏言,请殿下自勋戚之中,简拔数人,分掌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及后军都督府。”一句话说完,在场群臣的目光便如针扎一样,霎时汇聚到了李贤的身上,其中不乏有九卿级别的大佬。朱祁钰皱了皱眉,亦是看着李贤,道:“丰城侯的意思是,一并廷推三位五军都督府都督?”迎着所有人的目光,李贤缓缓点了点头

朝会,尤其是这种百官同时参与的大朝会,自然是有严格的仪典规制的,甚至会有专门的礼官和巡查御史负责纠察风仪。廷推六部尚书之后,便是廷推京营提督大臣,这是事先定好的规矩。照理来说,李贤这个时候出列,其实是破坏了规矩的。所以他话音刚落,便有御史出来奏道:“郕王殿下,臣弹劾丰城侯李贤朝会失仪,僭越失礼,扰乱廷推,请治其罪!”李贤瞥了一眼接连站出来的两三个御史,淡淡的道:“既然是廷推武臣,本侯身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如何不能出言?”那些御史却不理他,道:“殿下,朝会仪典程序,礼部早有定制,若丰城侯若所异议,理当在朝会之前,与礼部商议,如此在朝会之上,贸然出言扰乱廷推,实乃失仪,理当治罪。”李贤倒也不气,同样拱了拱手道:“殿下,臣所奏之事,其中便有和接下来的廷推有关之事,故而臣需得提前禀奏。”话音落下,一旁的九卿重臣,皆是目光沉了沉。说到底,勋戚还是对于由兵部提名京营提督大臣,有所不满吗?正欲开口说话,却见上的朱祁钰伸手往下压了一压,语气温和地开口道。“诸位莫急,朝会虽有规制,但丰城侯既然说了,所奏之事与廷推有关,不妨耽搁片刻,听完再说!于尚书,接下来的廷推,合该由你主持,你意下如何?”听了朱祁钰的话,底下一干群臣本想反对,但是又听朱祁钰点了于谦的名,于是又将话咽了下去。他们相信,作为新晋的九卿之一,于谦会代表他们坚持立场的。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于谦拱了拱手,道:“遵殿下令谕。”这下别人想反对都没法反对了,总不至于为了一个区区的失仪之事,反驳堂堂兵部尚书吧。尤其是在这大朝会上,一干文武百官,勋贵武臣都看着,不得被嘲笑文臣内斗嘛于是底下一干群臣,望着于谦的目光都多了几分不满。于谦自然感受到了,但是他并不在意,那日在集义殿中,郕王将他单独留下,说要将京营交给兵部执掌,他本是不信的。甚至于直到现在,于谦仍旧对于郕王能否办成此事持怀疑态度,但是若是有此机会,于谦也定会尽力把握。没别的原因,是因为在这种局面之下,京城的防卫必然要依靠京营,如此一来,京营最好掌握在自己手中。于谦原本的打算,是扶持一个没有根基人脉的勋戚,然后间接控制京营,但是这样总归没有兵部直接执掌来得方便。所以在这种局面下,于谦也不介意顺水推舟,静观其变。见无人说话,李贤将奏疏奉上,开口道:“臣所奏有三事。”“其一,弹劾镇远侯顾兴祖,建平伯高远,忠勇伯蒋信,大理寺丞萧维祯等随驾大臣,无谋无勇,受制奸臣,致大军蒙难,恳请殿下将一应人等捕拿下狱。”话音落下,底下的一干群臣???这什么节奏,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帮勋戚竟然会弹劾自己人,您不是老眼昏花说错了吧?后头的科道御史们,更是义愤填膺。老东西,你过分了,知道吗?这是我们科道的活儿好不好?要知道,今天他们可是养精蓄锐,摩拳擦掌,正准备在廷推之后,举行一场浩浩荡荡的谏言,这就被人把风头给抢了?这个老东西,一把年纪了,出来抢人饭碗,实在是木得天理了!当下便有御史站出来倒打一耙。“郕王殿下,臣弹劾丰城侯李贤蓄意包庇,避重就轻,意图为罪臣脱罪,顾兴祖等人不义不忠,贻忧圣主,遂致流血成河,暴尸遍野,当罢官夺爵,抄没家产,明正典刑以戒朝廷万民。”别以为主动站出来,就能糊弄过去!虽然被打乱了计划,但是还是立刻就有七八个御史出列,随声附和。真当他们没看出来呢?这丰城侯,无非就是想要借着勋贵主动认罪,将顾兴祖等人减轻罪责吗?门都没有!一时之间,底下群臣议论纷纷,越来越多的御史跃跃欲试,让在场的九卿重臣们皆是眉头一皱。就算要进谏,也不是这个时候啊万一勋贵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救人,而是扰乱廷推呢?各自对视一眼,他们正欲开口,却见另一头武臣序列里头,成安侯郭晟站了出来,道。“好一出贼喊捉贼,方才你们弹劾丰城侯扰乱廷推,朝会失仪,如今轮到你们,一个个的便如此放肆吗?”“丰城侯方才早已有言,所奏三事,如今一事尚未奏晚,尔等便急不可耐,就不是朝会失仪了吗?立身不正,何以位列科道风宪之臣?”???卧槽!在大明的朝廷上,历来只有科道御史喷别人的份,哪有人敢反过来倒打一耙。郭晟的两句话,顿时让一干御史气炸了肺,当下便有人反驳道。“尔等武臣不思报国,夸夸其谈的本事倒是不先前丰城侯所奏之时,言道所奏之事与廷推有关,郕王殿下方准其开口,然而他所说之事,却与廷推毫无关系,反而欲借机包庇罪臣,我等仗义执言,正本清源,何错之有?”要论喷人的功力,他们御史科道可没怕过谁?郭晟不说话了,李贤却开口道:“本侯何曾说过,所奏三事皆与廷推有关?自然是有和廷推有关的,也有和廷推无关的,难不成一本奏疏,你们让本侯分两次上奏不成?”说着,李贤一甩大袖,冷哼道。“好大的威风!”眼瞧着底下群臣又是一阵骚动,朱祁钰抬了抬手,再度出面当和事佬:“丰城侯,诸臣所言并非没有道理,本王准你开口,乃是为廷推之事,顾兴祖等人之事,今日暂且不议,你若无和廷推有关之事,便退下。”有了朱祁钰出面“拉偏架”,底下才算是渐渐平静下来。不过,听了这句话,在场的九卿,尤其是陈镒,眼皮都忍不住跳了一跳。啥玩意就顾兴祖等人之事暂且不议了?他们只是不想让勋戚摘了这个桃子,顺便帮顾兴祖脱罪而已,怎么就变成暂且不议了?有心想要开口,又想起刚刚郭晟说他们打断李贤奏事,朝会失仪的事,只得暂时把话咽了下去,等候李贤说完再反驳。李贤倒是没管他们,拱了拱手继续道:“殿下,臣所奏第二件事,便是有关廷推之事。”“土木之役勋戚武臣死伤殆尽,如今也先大军压境,臣以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之名向殿下谏言,请殿下自勋戚之中,简拔数人,分掌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及后军都督府。”一句话说完,在场群臣的目光便如针扎一样,霎时汇聚到了李贤的身上,其中不乏有九卿级别的大佬。朱祁钰皱了皱眉,亦是看着李贤,道:“丰城侯的意思是,一并廷推三位五军都督府都督?”迎着所有人的目光,李贤缓缓点了点头

朝会,尤其是这种百官同时参与的大朝会,自然是有严格的仪典规制的,甚至会有专门的礼官和巡查御史负责纠察风仪。廷推六部尚书之后,便是廷推京营提督大臣,这是事先定好的规矩。照理来说,李贤这个时候出列,其实是破坏了规矩的。所以他话音刚落,便有御史出来奏道:“郕王殿下,臣弹劾丰城侯李贤朝会失仪,僭越失礼,扰乱廷推,请治其罪!”李贤瞥了一眼接连站出来的两三个御史,淡淡的道:“既然是廷推武臣,本侯身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如何不能出言?”那些御史却不理他,道:“殿下,朝会仪典程序,礼部早有定制,若丰城侯若所异议,理当在朝会之前,与礼部商议,如此在朝会之上,贸然出言扰乱廷推,实乃失仪,理当治罪。”李贤倒也不气,同样拱了拱手道:“殿下,臣所奏之事,其中便有和接下来的廷推有关之事,故而臣需得提前禀奏。”话音落下,一旁的九卿重臣,皆是目光沉了沉。说到底,勋戚还是对于由兵部提名京营提督大臣,有所不满吗?正欲开口说话,却见上的朱祁钰伸手往下压了一压,语气温和地开口道。“诸位莫急,朝会虽有规制,但丰城侯既然说了,所奏之事与廷推有关,不妨耽搁片刻,听完再说!于尚书,接下来的廷推,合该由你主持,你意下如何?”听了朱祁钰的话,底下一干群臣本想反对,但是又听朱祁钰点了于谦的名,于是又将话咽了下去。他们相信,作为新晋的九卿之一,于谦会代表他们坚持立场的。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于谦拱了拱手,道:“遵殿下令谕。”这下别人想反对都没法反对了,总不至于为了一个区区的失仪之事,反驳堂堂兵部尚书吧。尤其是在这大朝会上,一干文武百官,勋贵武臣都看着,不得被嘲笑文臣内斗嘛于是底下一干群臣,望着于谦的目光都多了几分不满。于谦自然感受到了,但是他并不在意,那日在集义殿中,郕王将他单独留下,说要将京营交给兵部执掌,他本是不信的。甚至于直到现在,于谦仍旧对于郕王能否办成此事持怀疑态度,但是若是有此机会,于谦也定会尽力把握。没别的原因,是因为在这种局面之下,京城的防卫必然要依靠京营,如此一来,京营最好掌握在自己手中。于谦原本的打算,是扶持一个没有根基人脉的勋戚,然后间接控制京营,但是这样总归没有兵部直接执掌来得方便。所以在这种局面下,于谦也不介意顺水推舟,静观其变。见无人说话,李贤将奏疏奉上,开口道:“臣所奏有三事。”“其一,弹劾镇远侯顾兴祖,建平伯高远,忠勇伯蒋信,大理寺丞萧维祯等随驾大臣,无谋无勇,受制奸臣,致大军蒙难,恳请殿下将一应人等捕拿下狱。”话音落下,底下的一干群臣???这什么节奏,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帮勋戚竟然会弹劾自己人,您不是老眼昏花说错了吧?后头的科道御史们,更是义愤填膺。老东西,你过分了,知道吗?这是我们科道的活儿好不好?要知道,今天他们可是养精蓄锐,摩拳擦掌,正准备在廷推之后,举行一场浩浩荡荡的谏言,这就被人把风头给抢了?这个老东西,一把年纪了,出来抢人饭碗,实在是木得天理了!当下便有御史站出来倒打一耙。“郕王殿下,臣弹劾丰城侯李贤蓄意包庇,避重就轻,意图为罪臣脱罪,顾兴祖等人不义不忠,贻忧圣主,遂致流血成河,暴尸遍野,当罢官夺爵,抄没家产,明正典刑以戒朝廷万民。”别以为主动站出来,就能糊弄过去!虽然被打乱了计划,但是还是立刻就有七八个御史出列,随声附和。真当他们没看出来呢?这丰城侯,无非就是想要借着勋贵主动认罪,将顾兴祖等人减轻罪责吗?门都没有!一时之间,底下群臣议论纷纷,越来越多的御史跃跃欲试,让在场的九卿重臣们皆是眉头一皱。就算要进谏,也不是这个时候啊万一勋贵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救人,而是扰乱廷推呢?各自对视一眼,他们正欲开口,却见另一头武臣序列里头,成安侯郭晟站了出来,道。“好一出贼喊捉贼,方才你们弹劾丰城侯扰乱廷推,朝会失仪,如今轮到你们,一个个的便如此放肆吗?”“丰城侯方才早已有言,所奏三事,如今一事尚未奏晚,尔等便急不可耐,就不是朝会失仪了吗?立身不正,何以位列科道风宪之臣?”???卧槽!在大明的朝廷上,历来只有科道御史喷别人的份,哪有人敢反过来倒打一耙。郭晟的两句话,顿时让一干御史气炸了肺,当下便有人反驳道。“尔等武臣不思报国,夸夸其谈的本事倒是不先前丰城侯所奏之时,言道所奏之事与廷推有关,郕王殿下方准其开口,然而他所说之事,却与廷推毫无关系,反而欲借机包庇罪臣,我等仗义执言,正本清源,何错之有?”要论喷人的功力,他们御史科道可没怕过谁?郭晟不说话了,李贤却开口道:“本侯何曾说过,所奏三事皆与廷推有关?自然是有和廷推有关的,也有和廷推无关的,难不成一本奏疏,你们让本侯分两次上奏不成?”说着,李贤一甩大袖,冷哼道。“好大的威风!”眼瞧着底下群臣又是一阵骚动,朱祁钰抬了抬手,再度出面当和事佬:“丰城侯,诸臣所言并非没有道理,本王准你开口,乃是为廷推之事,顾兴祖等人之事,今日暂且不议,你若无和廷推有关之事,便退下。”有了朱祁钰出面“拉偏架”,底下才算是渐渐平静下来。不过,听了这句话,在场的九卿,尤其是陈镒,眼皮都忍不住跳了一跳。啥玩意就顾兴祖等人之事暂且不议了?他们只是不想让勋戚摘了这个桃子,顺便帮顾兴祖脱罪而已,怎么就变成暂且不议了?有心想要开口,又想起刚刚郭晟说他们打断李贤奏事,朝会失仪的事,只得暂时把话咽了下去,等候李贤说完再反驳。李贤倒是没管他们,拱了拱手继续道:“殿下,臣所奏第二件事,便是有关廷推之事。”“土木之役勋戚武臣死伤殆尽,如今也先大军压境,臣以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之名向殿下谏言,请殿下自勋戚之中,简拔数人,分掌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及后军都督府。”一句话说完,在场群臣的目光便如针扎一样,霎时汇聚到了李贤的身上,其中不乏有九卿级别的大佬。朱祁钰皱了皱眉,亦是看着李贤,道:“丰城侯的意思是,一并廷推三位五军都督府都督?”迎着所有人的目光,李贤缓缓点了点头

朝会,尤其是这种百官同时参与的大朝会,自然是有严格的仪典规制的,甚至会有专门的礼官和巡查御史负责纠察风仪。廷推六部尚书之后,便是廷推京营提督大臣,这是事先定好的规矩。照理来说,李贤这个时候出列,其实是破坏了规矩的。所以他话音刚落,便有御史出来奏道:“郕王殿下,臣弹劾丰城侯李贤朝会失仪,僭越失礼,扰乱廷推,请治其罪!”李贤瞥了一眼接连站出来的两三个御史,淡淡的道:“既然是廷推武臣,本侯身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如何不能出言?”那些御史却不理他,道:“殿下,朝会仪典程序,礼部早有定制,若丰城侯若所异议,理当在朝会之前,与礼部商议,如此在朝会之上,贸然出言扰乱廷推,实乃失仪,理当治罪。”李贤倒也不气,同样拱了拱手道:“殿下,臣所奏之事,其中便有和接下来的廷推有关之事,故而臣需得提前禀奏。”话音落下,一旁的九卿重臣,皆是目光沉了沉。说到底,勋戚还是对于由兵部提名京营提督大臣,有所不满吗?正欲开口说话,却见上的朱祁钰伸手往下压了一压,语气温和地开口道。“诸位莫急,朝会虽有规制,但丰城侯既然说了,所奏之事与廷推有关,不妨耽搁片刻,听完再说!于尚书,接下来的廷推,合该由你主持,你意下如何?”听了朱祁钰的话,底下一干群臣本想反对,但是又听朱祁钰点了于谦的名,于是又将话咽了下去。他们相信,作为新晋的九卿之一,于谦会代表他们坚持立场的。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于谦拱了拱手,道:“遵殿下令谕。”这下别人想反对都没法反对了,总不至于为了一个区区的失仪之事,反驳堂堂兵部尚书吧。尤其是在这大朝会上,一干文武百官,勋贵武臣都看着,不得被嘲笑文臣内斗嘛于是底下一干群臣,望着于谦的目光都多了几分不满。于谦自然感受到了,但是他并不在意,那日在集义殿中,郕王将他单独留下,说要将京营交给兵部执掌,他本是不信的。甚至于直到现在,于谦仍旧对于郕王能否办成此事持怀疑态度,但是若是有此机会,于谦也定会尽力把握。没别的原因,是因为在这种局面之下,京城的防卫必然要依靠京营,如此一来,京营最好掌握在自己手中。于谦原本的打算,是扶持一个没有根基人脉的勋戚,然后间接控制京营,但是这样总归没有兵部直接执掌来得方便。所以在这种局面下,于谦也不介意顺水推舟,静观其变。见无人说话,李贤将奏疏奉上,开口道:“臣所奏有三事。”“其一,弹劾镇远侯顾兴祖,建平伯高远,忠勇伯蒋信,大理寺丞萧维祯等随驾大臣,无谋无勇,受制奸臣,致大军蒙难,恳请殿下将一应人等捕拿下狱。”话音落下,底下的一干群臣???这什么节奏,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帮勋戚竟然会弹劾自己人,您不是老眼昏花说错了吧?后头的科道御史们,更是义愤填膺。老东西,你过分了,知道吗?这是我们科道的活儿好不好?要知道,今天他们可是养精蓄锐,摩拳擦掌,正准备在廷推之后,举行一场浩浩荡荡的谏言,这就被人把风头给抢了?这个老东西,一把年纪了,出来抢人饭碗,实在是木得天理了!当下便有御史站出来倒打一耙。“郕王殿下,臣弹劾丰城侯李贤蓄意包庇,避重就轻,意图为罪臣脱罪,顾兴祖等人不义不忠,贻忧圣主,遂致流血成河,暴尸遍野,当罢官夺爵,抄没家产,明正典刑以戒朝廷万民。”别以为主动站出来,就能糊弄过去!虽然被打乱了计划,但是还是立刻就有七八个御史出列,随声附和。真当他们没看出来呢?这丰城侯,无非就是想要借着勋贵主动认罪,将顾兴祖等人减轻罪责吗?门都没有!一时之间,底下群臣议论纷纷,越来越多的御史跃跃欲试,让在场的九卿重臣们皆是眉头一皱。就算要进谏,也不是这个时候啊万一勋贵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救人,而是扰乱廷推呢?各自对视一眼,他们正欲开口,却见另一头武臣序列里头,成安侯郭晟站了出来,道。“好一出贼喊捉贼,方才你们弹劾丰城侯扰乱廷推,朝会失仪,如今轮到你们,一个个的便如此放肆吗?”“丰城侯方才早已有言,所奏三事,如今一事尚未奏晚,尔等便急不可耐,就不是朝会失仪了吗?立身不正,何以位列科道风宪之臣?”???卧槽!在大明的朝廷上,历来只有科道御史喷别人的份,哪有人敢反过来倒打一耙。郭晟的两句话,顿时让一干御史气炸了肺,当下便有人反驳道。“尔等武臣不思报国,夸夸其谈的本事倒是不先前丰城侯所奏之时,言道所奏之事与廷推有关,郕王殿下方准其开口,然而他所说之事,却与廷推毫无关系,反而欲借机包庇罪臣,我等仗义执言,正本清源,何错之有?”要论喷人的功力,他们御史科道可没怕过谁?郭晟不说话了,李贤却开口道:“本侯何曾说过,所奏三事皆与廷推有关?自然是有和廷推有关的,也有和廷推无关的,难不成一本奏疏,你们让本侯分两次上奏不成?”说着,李贤一甩大袖,冷哼道。“好大的威风!”眼瞧着底下群臣又是一阵骚动,朱祁钰抬了抬手,再度出面当和事佬:“丰城侯,诸臣所言并非没有道理,本王准你开口,乃是为廷推之事,顾兴祖等人之事,今日暂且不议,你若无和廷推有关之事,便退下。”有了朱祁钰出面“拉偏架”,底下才算是渐渐平静下来。不过,听了这句话,在场的九卿,尤其是陈镒,眼皮都忍不住跳了一跳。啥玩意就顾兴祖等人之事暂且不议了?他们只是不想让勋戚摘了这个桃子,顺便帮顾兴祖脱罪而已,怎么就变成暂且不议了?有心想要开口,又想起刚刚郭晟说他们打断李贤奏事,朝会失仪的事,只得暂时把话咽了下去,等候李贤说完再反驳。李贤倒是没管他们,拱了拱手继续道:“殿下,臣所奏第二件事,便是有关廷推之事。”“土木之役勋戚武臣死伤殆尽,如今也先大军压境,臣以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之名向殿下谏言,请殿下自勋戚之中,简拔数人,分掌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及后军都督府。”一句话说完,在场群臣的目光便如针扎一样,霎时汇聚到了李贤的身上,其中不乏有九卿级别的大佬。朱祁钰皱了皱眉,亦是看着李贤,道:“丰城侯的意思是,一并廷推三位五军都督府都督?”迎着所有人的目光,李贤缓缓点了点头

朝会,尤其是这种百官同时参与的大朝会,自然是有严格的仪典规制的,甚至会有专门的礼官和巡查御史负责纠察风仪。廷推六部尚书之后,便是廷推京营提督大臣,这是事先定好的规矩。照理来说,李贤这个时候出列,其实是破坏了规矩的。所以他话音刚落,便有御史出来奏道:“郕王殿下,臣弹劾丰城侯李贤朝会失仪,僭越失礼,扰乱廷推,请治其罪!”李贤瞥了一眼接连站出来的两三个御史,淡淡的道:“既然是廷推武臣,本侯身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如何不能出言?”那些御史却不理他,道:“殿下,朝会仪典程序,礼部早有定制,若丰城侯若所异议,理当在朝会之前,与礼部商议,如此在朝会之上,贸然出言扰乱廷推,实乃失仪,理当治罪。”李贤倒也不气,同样拱了拱手道:“殿下,臣所奏之事,其中便有和接下来的廷推有关之事,故而臣需得提前禀奏。”话音落下,一旁的九卿重臣,皆是目光沉了沉。说到底,勋戚还是对于由兵部提名京营提督大臣,有所不满吗?正欲开口说话,却见上的朱祁钰伸手往下压了一压,语气温和地开口道。“诸位莫急,朝会虽有规制,但丰城侯既然说了,所奏之事与廷推有关,不妨耽搁片刻,听完再说!于尚书,接下来的廷推,合该由你主持,你意下如何?”听了朱祁钰的话,底下一干群臣本想反对,但是又听朱祁钰点了于谦的名,于是又将话咽了下去。他们相信,作为新晋的九卿之一,于谦会代表他们坚持立场的。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于谦拱了拱手,道:“遵殿下令谕。”这下别人想反对都没法反对了,总不至于为了一个区区的失仪之事,反驳堂堂兵部尚书吧。尤其是在这大朝会上,一干文武百官,勋贵武臣都看着,不得被嘲笑文臣内斗嘛于是底下一干群臣,望着于谦的目光都多了几分不满。于谦自然感受到了,但是他并不在意,那日在集义殿中,郕王将他单独留下,说要将京营交给兵部执掌,他本是不信的。甚至于直到现在,于谦仍旧对于郕王能否办成此事持怀疑态度,但是若是有此机会,于谦也定会尽力把握。没别的原因,是因为在这种局面之下,京城的防卫必然要依靠京营,如此一来,京营最好掌握在自己手中。于谦原本的打算,是扶持一个没有根基人脉的勋戚,然后间接控制京营,但是这样总归没有兵部直接执掌来得方便。所以在这种局面下,于谦也不介意顺水推舟,静观其变。见无人说话,李贤将奏疏奉上,开口道:“臣所奏有三事。”“其一,弹劾镇远侯顾兴祖,建平伯高远,忠勇伯蒋信,大理寺丞萧维祯等随驾大臣,无谋无勇,受制奸臣,致大军蒙难,恳请殿下将一应人等捕拿下狱。”话音落下,底下的一干群臣???这什么节奏,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帮勋戚竟然会弹劾自己人,您不是老眼昏花说错了吧?后头的科道御史们,更是义愤填膺。老东西,你过分了,知道吗?这是我们科道的活儿好不好?要知道,今天他们可是养精蓄锐,摩拳擦掌,正准备在廷推之后,举行一场浩浩荡荡的谏言,这就被人把风头给抢了?这个老东西,一把年纪了,出来抢人饭碗,实在是木得天理了!当下便有御史站出来倒打一耙。“郕王殿下,臣弹劾丰城侯李贤蓄意包庇,避重就轻,意图为罪臣脱罪,顾兴祖等人不义不忠,贻忧圣主,遂致流血成河,暴尸遍野,当罢官夺爵,抄没家产,明正典刑以戒朝廷万民。”别以为主动站出来,就能糊弄过去!虽然被打乱了计划,但是还是立刻就有七八个御史出列,随声附和。真当他们没看出来呢?这丰城侯,无非就是想要借着勋贵主动认罪,将顾兴祖等人减轻罪责吗?门都没有!一时之间,底下群臣议论纷纷,越来越多的御史跃跃欲试,让在场的九卿重臣们皆是眉头一皱。就算要进谏,也不是这个时候啊万一勋贵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救人,而是扰乱廷推呢?各自对视一眼,他们正欲开口,却见另一头武臣序列里头,成安侯郭晟站了出来,道。“好一出贼喊捉贼,方才你们弹劾丰城侯扰乱廷推,朝会失仪,如今轮到你们,一个个的便如此放肆吗?”“丰城侯方才早已有言,所奏三事,如今一事尚未奏晚,尔等便急不可耐,就不是朝会失仪了吗?立身不正,何以位列科道风宪之臣?”???卧槽!在大明的朝廷上,历来只有科道御史喷别人的份,哪有人敢反过来倒打一耙。郭晟的两句话,顿时让一干御史气炸了肺,当下便有人反驳道。“尔等武臣不思报国,夸夸其谈的本事倒是不先前丰城侯所奏之时,言道所奏之事与廷推有关,郕王殿下方准其开口,然而他所说之事,却与廷推毫无关系,反而欲借机包庇罪臣,我等仗义执言,正本清源,何错之有?”要论喷人的功力,他们御史科道可没怕过谁?郭晟不说话了,李贤却开口道:“本侯何曾说过,所奏三事皆与廷推有关?自然是有和廷推有关的,也有和廷推无关的,难不成一本奏疏,你们让本侯分两次上奏不成?”说着,李贤一甩大袖,冷哼道。“好大的威风!”眼瞧着底下群臣又是一阵骚动,朱祁钰抬了抬手,再度出面当和事佬:“丰城侯,诸臣所言并非没有道理,本王准你开口,乃是为廷推之事,顾兴祖等人之事,今日暂且不议,你若无和廷推有关之事,便退下。”有了朱祁钰出面“拉偏架”,底下才算是渐渐平静下来。不过,听了这句话,在场的九卿,尤其是陈镒,眼皮都忍不住跳了一跳。啥玩意就顾兴祖等人之事暂且不议了?他们只是不想让勋戚摘了这个桃子,顺便帮顾兴祖脱罪而已,怎么就变成暂且不议了?有心想要开口,又想起刚刚郭晟说他们打断李贤奏事,朝会失仪的事,只得暂时把话咽了下去,等候李贤说完再反驳。李贤倒是没管他们,拱了拱手继续道:“殿下,臣所奏第二件事,便是有关廷推之事。”“土木之役勋戚武臣死伤殆尽,如今也先大军压境,臣以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之名向殿下谏言,请殿下自勋戚之中,简拔数人,分掌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及后军都督府。”一句话说完,在场群臣的目光便如针扎一样,霎时汇聚到了李贤的身上,其中不乏有九卿级别的大佬。朱祁钰皱了皱眉,亦是看着李贤,道:“丰城侯的意思是,一并廷推三位五军都督府都督?”迎着所有人的目光,李贤缓缓点了点头

朝会,尤其是这种百官同时参与的大朝会,自然是有严格的仪典规制的,甚至会有专门的礼官和巡查御史负责纠察风仪。廷推六部尚书之后,便是廷推京营提督大臣,这是事先定好的规矩。照理来说,李贤这个时候出列,其实是破坏了规矩的。所以他话音刚落,便有御史出来奏道:“郕王殿下,臣弹劾丰城侯李贤朝会失仪,僭越失礼,扰乱廷推,请治其罪!”李贤瞥了一眼接连站出来的两三个御史,淡淡的道:“既然是廷推武臣,本侯身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如何不能出言?”那些御史却不理他,道:“殿下,朝会仪典程序,礼部早有定制,若丰城侯若所异议,理当在朝会之前,与礼部商议,如此在朝会之上,贸然出言扰乱廷推,实乃失仪,理当治罪。”李贤倒也不气,同样拱了拱手道:“殿下,臣所奏之事,其中便有和接下来的廷推有关之事,故而臣需得提前禀奏。”话音落下,一旁的九卿重臣,皆是目光沉了沉。说到底,勋戚还是对于由兵部提名京营提督大臣,有所不满吗?正欲开口说话,却见上的朱祁钰伸手往下压了一压,语气温和地开口道。“诸位莫急,朝会虽有规制,但丰城侯既然说了,所奏之事与廷推有关,不妨耽搁片刻,听完再说!于尚书,接下来的廷推,合该由你主持,你意下如何?”听了朱祁钰的话,底下一干群臣本想反对,但是又听朱祁钰点了于谦的名,于是又将话咽了下去。他们相信,作为新晋的九卿之一,于谦会代表他们坚持立场的。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于谦拱了拱手,道:“遵殿下令谕。”这下别人想反对都没法反对了,总不至于为了一个区区的失仪之事,反驳堂堂兵部尚书吧。尤其是在这大朝会上,一干文武百官,勋贵武臣都看着,不得被嘲笑文臣内斗嘛于是底下一干群臣,望着于谦的目光都多了几分不满。于谦自然感受到了,但是他并不在意,那日在集义殿中,郕王将他单独留下,说要将京营交给兵部执掌,他本是不信的。甚至于直到现在,于谦仍旧对于郕王能否办成此事持怀疑态度,但是若是有此机会,于谦也定会尽力把握。没别的原因,是因为在这种局面之下,京城的防卫必然要依靠京营,如此一来,京营最好掌握在自己手中。于谦原本的打算,是扶持一个没有根基人脉的勋戚,然后间接控制京营,但是这样总归没有兵部直接执掌来得方便。所以在这种局面下,于谦也不介意顺水推舟,静观其变。见无人说话,李贤将奏疏奉上,开口道:“臣所奏有三事。”“其一,弹劾镇远侯顾兴祖,建平伯高远,忠勇伯蒋信,大理寺丞萧维祯等随驾大臣,无谋无勇,受制奸臣,致大军蒙难,恳请殿下将一应人等捕拿下狱。”话音落下,底下的一干群臣???这什么节奏,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帮勋戚竟然会弹劾自己人,您不是老眼昏花说错了吧?后头的科道御史们,更是义愤填膺。老东西,你过分了,知道吗?这是我们科道的活儿好不好?要知道,今天他们可是养精蓄锐,摩拳擦掌,正准备在廷推之后,举行一场浩浩荡荡的谏言,这就被人把风头给抢了?这个老东西,一把年纪了,出来抢人饭碗,实在是木得天理了!当下便有御史站出来倒打一耙。“郕王殿下,臣弹劾丰城侯李贤蓄意包庇,避重就轻,意图为罪臣脱罪,顾兴祖等人不义不忠,贻忧圣主,遂致流血成河,暴尸遍野,当罢官夺爵,抄没家产,明正典刑以戒朝廷万民。”别以为主动站出来,就能糊弄过去!虽然被打乱了计划,但是还是立刻就有七八个御史出列,随声附和。真当他们没看出来呢?这丰城侯,无非就是想要借着勋贵主动认罪,将顾兴祖等人减轻罪责吗?门都没有!一时之间,底下群臣议论纷纷,越来越多的御史跃跃欲试,让在场的九卿重臣们皆是眉头一皱。就算要进谏,也不是这个时候啊万一勋贵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救人,而是扰乱廷推呢?各自对视一眼,他们正欲开口,却见另一头武臣序列里头,成安侯郭晟站了出来,道。“好一出贼喊捉贼,方才你们弹劾丰城侯扰乱廷推,朝会失仪,如今轮到你们,一个个的便如此放肆吗?”“丰城侯方才早已有言,所奏三事,如今一事尚未奏晚,尔等便急不可耐,就不是朝会失仪了吗?立身不正,何以位列科道风宪之臣?”???卧槽!在大明的朝廷上,历来只有科道御史喷别人的份,哪有人敢反过来倒打一耙。郭晟的两句话,顿时让一干御史气炸了肺,当下便有人反驳道。“尔等武臣不思报国,夸夸其谈的本事倒是不先前丰城侯所奏之时,言道所奏之事与廷推有关,郕王殿下方准其开口,然而他所说之事,却与廷推毫无关系,反而欲借机包庇罪臣,我等仗义执言,正本清源,何错之有?”要论喷人的功力,他们御史科道可没怕过谁?郭晟不说话了,李贤却开口道:“本侯何曾说过,所奏三事皆与廷推有关?自然是有和廷推有关的,也有和廷推无关的,难不成一本奏疏,你们让本侯分两次上奏不成?”说着,李贤一甩大袖,冷哼道。“好大的威风!”眼瞧着底下群臣又是一阵骚动,朱祁钰抬了抬手,再度出面当和事佬:“丰城侯,诸臣所言并非没有道理,本王准你开口,乃是为廷推之事,顾兴祖等人之事,今日暂且不议,你若无和廷推有关之事,便退下。”有了朱祁钰出面“拉偏架”,底下才算是渐渐平静下来。不过,听了这句话,在场的九卿,尤其是陈镒,眼皮都忍不住跳了一跳。啥玩意就顾兴祖等人之事暂且不议了?他们只是不想让勋戚摘了这个桃子,顺便帮顾兴祖脱罪而已,怎么就变成暂且不议了?有心想要开口,又想起刚刚郭晟说他们打断李贤奏事,朝会失仪的事,只得暂时把话咽了下去,等候李贤说完再反驳。李贤倒是没管他们,拱了拱手继续道:“殿下,臣所奏第二件事,便是有关廷推之事。”“土木之役勋戚武臣死伤殆尽,如今也先大军压境,臣以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之名向殿下谏言,请殿下自勋戚之中,简拔数人,分掌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及后军都督府。”一句话说完,在场群臣的目光便如针扎一样,霎时汇聚到了李贤的身上,其中不乏有九卿级别的大佬。朱祁钰皱了皱眉,亦是看着李贤,道:“丰城侯的意思是,一并廷推三位五军都督府都督?”迎着所有人的目光,李贤缓缓点了点头

朝会,尤其是这种百官同时参与的大朝会,自然是有严格的仪典规制的,甚至会有专门的礼官和巡查御史负责纠察风仪。廷推六部尚书之后,便是廷推京营提督大臣,这是事先定好的规矩。照理来说,李贤这个时候出列,其实是破坏了规矩的。所以他话音刚落,便有御史出来奏道:“郕王殿下,臣弹劾丰城侯李贤朝会失仪,僭越失礼,扰乱廷推,请治其罪!”李贤瞥了一眼接连站出来的两三个御史,淡淡的道:“既然是廷推武臣,本侯身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如何不能出言?”那些御史却不理他,道:“殿下,朝会仪典程序,礼部早有定制,若丰城侯若所异议,理当在朝会之前,与礼部商议,如此在朝会之上,贸然出言扰乱廷推,实乃失仪,理当治罪。”李贤倒也不气,同样拱了拱手道:“殿下,臣所奏之事,其中便有和接下来的廷推有关之事,故而臣需得提前禀奏。”话音落下,一旁的九卿重臣,皆是目光沉了沉。说到底,勋戚还是对于由兵部提名京营提督大臣,有所不满吗?正欲开口说话,却见上的朱祁钰伸手往下压了一压,语气温和地开口道。“诸位莫急,朝会虽有规制,但丰城侯既然说了,所奏之事与廷推有关,不妨耽搁片刻,听完再说!于尚书,接下来的廷推,合该由你主持,你意下如何?”听了朱祁钰的话,底下一干群臣本想反对,但是又听朱祁钰点了于谦的名,于是又将话咽了下去。他们相信,作为新晋的九卿之一,于谦会代表他们坚持立场的。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于谦拱了拱手,道:“遵殿下令谕。”这下别人想反对都没法反对了,总不至于为了一个区区的失仪之事,反驳堂堂兵部尚书吧。尤其是在这大朝会上,一干文武百官,勋贵武臣都看着,不得被嘲笑文臣内斗嘛于是底下一干群臣,望着于谦的目光都多了几分不满。于谦自然感受到了,但是他并不在意,那日在集义殿中,郕王将他单独留下,说要将京营交给兵部执掌,他本是不信的。甚至于直到现在,于谦仍旧对于郕王能否办成此事持怀疑态度,但是若是有此机会,于谦也定会尽力把握。没别的原因,是因为在这种局面之下,京城的防卫必然要依靠京营,如此一来,京营最好掌握在自己手中。于谦原本的打算,是扶持一个没有根基人脉的勋戚,然后间接控制京营,但是这样总归没有兵部直接执掌来得方便。所以在这种局面下,于谦也不介意顺水推舟,静观其变。见无人说话,李贤将奏疏奉上,开口道:“臣所奏有三事。”“其一,弹劾镇远侯顾兴祖,建平伯高远,忠勇伯蒋信,大理寺丞萧维祯等随驾大臣,无谋无勇,受制奸臣,致大军蒙难,恳请殿下将一应人等捕拿下狱。”话音落下,底下的一干群臣???这什么节奏,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帮勋戚竟然会弹劾自己人,您不是老眼昏花说错了吧?后头的科道御史们,更是义愤填膺。老东西,你过分了,知道吗?这是我们科道的活儿好不好?要知道,今天他们可是养精蓄锐,摩拳擦掌,正准备在廷推之后,举行一场浩浩荡荡的谏言,这就被人把风头给抢了?这个老东西,一把年纪了,出来抢人饭碗,实在是木得天理了!当下便有御史站出来倒打一耙。“郕王殿下,臣弹劾丰城侯李贤蓄意包庇,避重就轻,意图为罪臣脱罪,顾兴祖等人不义不忠,贻忧圣主,遂致流血成河,暴尸遍野,当罢官夺爵,抄没家产,明正典刑以戒朝廷万民。”别以为主动站出来,就能糊弄过去!虽然被打乱了计划,但是还是立刻就有七八个御史出列,随声附和。真当他们没看出来呢?这丰城侯,无非就是想要借着勋贵主动认罪,将顾兴祖等人减轻罪责吗?门都没有!一时之间,底下群臣议论纷纷,越来越多的御史跃跃欲试,让在场的九卿重臣们皆是眉头一皱。就算要进谏,也不是这个时候啊万一勋贵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救人,而是扰乱廷推呢?各自对视一眼,他们正欲开口,却见另一头武臣序列里头,成安侯郭晟站了出来,道。“好一出贼喊捉贼,方才你们弹劾丰城侯扰乱廷推,朝会失仪,如今轮到你们,一个个的便如此放肆吗?”“丰城侯方才早已有言,所奏三事,如今一事尚未奏晚,尔等便急不可耐,就不是朝会失仪了吗?立身不正,何以位列科道风宪之臣?”???卧槽!在大明的朝廷上,历来只有科道御史喷别人的份,哪有人敢反过来倒打一耙。郭晟的两句话,顿时让一干御史气炸了肺,当下便有人反驳道。“尔等武臣不思报国,夸夸其谈的本事倒是不先前丰城侯所奏之时,言道所奏之事与廷推有关,郕王殿下方准其开口,然而他所说之事,却与廷推毫无关系,反而欲借机包庇罪臣,我等仗义执言,正本清源,何错之有?”要论喷人的功力,他们御史科道可没怕过谁?郭晟不说话了,李贤却开口道:“本侯何曾说过,所奏三事皆与廷推有关?自然是有和廷推有关的,也有和廷推无关的,难不成一本奏疏,你们让本侯分两次上奏不成?”说着,李贤一甩大袖,冷哼道。“好大的威风!”眼瞧着底下群臣又是一阵骚动,朱祁钰抬了抬手,再度出面当和事佬:“丰城侯,诸臣所言并非没有道理,本王准你开口,乃是为廷推之事,顾兴祖等人之事,今日暂且不议,你若无和廷推有关之事,便退下。”有了朱祁钰出面“拉偏架”,底下才算是渐渐平静下来。不过,听了这句话,在场的九卿,尤其是陈镒,眼皮都忍不住跳了一跳。啥玩意就顾兴祖等人之事暂且不议了?他们只是不想让勋戚摘了这个桃子,顺便帮顾兴祖脱罪而已,怎么就变成暂且不议了?有心想要开口,又想起刚刚郭晟说他们打断李贤奏事,朝会失仪的事,只得暂时把话咽了下去,等候李贤说完再反驳。李贤倒是没管他们,拱了拱手继续道:“殿下,臣所奏第二件事,便是有关廷推之事。”“土木之役勋戚武臣死伤殆尽,如今也先大军压境,臣以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之名向殿下谏言,请殿下自勋戚之中,简拔数人,分掌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及后军都督府。”一句话说完,在场群臣的目光便如针扎一样,霎时汇聚到了李贤的身上,其中不乏有九卿级别的大佬。朱祁钰皱了皱眉,亦是看着李贤,道:“丰城侯的意思是,一并廷推三位五军都督府都督?”迎着所有人的目光,李贤缓缓点了点头

热门小说推荐
给疯批霸总当替身后,我成了顶流

给疯批霸总当替身后,我成了顶流

简介关于给疯批霸总当替身后,我成了顶流温然为了买回已故妈妈的嫁妆,转身投进了娱乐圈,结果混的一塌糊涂。于是找上了有钱有颜又有权的商景驰。听闻商景驰有个爱而不得的白月光,温然依着在替身培训班学习的技能,成功当起了他的替身女友。每天在他面前示弱撒娇装可怜,把自己伪装成清纯无害的小白花。从此娱乐圈各种资源手到擒来,事业蒸蒸日上。可渐渐的,温然现商景驰对她的占有欲越来越强,甚至想要掌控她的一切,让她无法忍受。直到商景驰的白月光再次出现。温然自觉的留下票和信封,与商景驰彻底划清了界限。而商景驰得知温然离开的消息,彻底爆,疯了一样满世界的寻找温然。他誓,若是找到了。绝不让温然再离开自己身边半步。...

八零符娘小军嫂

八零符娘小军嫂

没有布,自己纺织,没有米面了,自己种,没有漂亮的脸蛋和身材嗯有空间平台。不过,要想婚姻幸福,一路白头,还是要靠个人魅力的。文桃前世就是个能人,而且聪慧绝伦,具体会什么,够袁铭这个不爱说话的兵哥...

穿越后,病弱嫡女她又崩人设了

穿越后,病弱嫡女她又崩人设了

一朝穿越,纳兰馥成了太傅府中身娇体弱却博学多才的娇娇女。大哥我家娇娇素来身体孱弱,需要静养。亲眼见到纳兰馥单手劈死了一匹野马的某个目击者这身体也能算孱弱二哥我家娇娇最是温柔善良。某个刚刚被砍断了手臂的大臣那我还得多谢她的善...

名柯:毒唯恋爱手册

名柯:毒唯恋爱手册

君度是原着降谷零毒唯,一朝穿越进柯学世界,他成为琴酒的幼驯染,耐心等待二十年。组织所有人都以为他是执着于幻影的精神病。却不知他只是等待属于降谷零的剧情开始。手握剧本,步步为营。他用谎言筑建爱的牢笼,渴望降谷零爱上真实的他。注本文无系统,金手指就是主角自己毒唯即无差别攻击除本命以外的所有人,主角为了到达目的会疯名柯毒唯恋爱手册...

修炼八千年,被雷劈死后开始快穿

修炼八千年,被雷劈死后开始快穿

慕也是末法时代仅存的修仙者,辛辛苦苦修炼了八千年,终于等来了飞升雷劫,可惜最后被雷劈死了,一身修为化成灰烬,气的慕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朝天上竖起了个中指。没想到最后她没死,神魂被一个叫阿伞的系统绑定,只要完成各个世界的任务,拯救女主,获得积分就能重生。~什么!女主被男主逼迫嫁给他,最后女主被活活气死?女主死后,男修炼八千年,被雷劈死后开始快穿...

绝色元素师:邪王的小野妃

绝色元素师:邪王的小野妃

她是现代令人闻名色变的金牌杀手,她是天痕大6闻名嘲讽的废材小姐,当她重生成为她,桀骜不驯的亮瞎大家的钛合金狗眼。某日,他正同心腹议事,侍卫来报王妃放火烧皇宫了,怎么办?他淡定开口带上风,火两系元素师,煽风点火。数月后,侍卫再次来报王妃带兵攻打邻国了,怎么办?他笑,身长玉立带上百万大军呐喊助威,顺便挖坑给邻国大军收尸!小说关键词绝色元素师邪王的小野妃无弹窗绝色元素师邪王的小野妃txt全集下载绝色元素师邪王的小野妃最新章节阅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