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章 池塘讲学(第1页)

随着新学的广泛推广,《田间悟道》等文章如清风拂面,在士大夫阶层中掀起了一阵追捧之潮。许多高官权贵不仅亲自研读新学教材,更不惜重金聘请新学书院的学子到府中讲学。那些熟稔新学之理的学子,一时间身价倍增,从寒门之士摇身一变,成为权贵门庭的“贵族教师”。

这一现象迅速引发了社会的热议,科举八股的传统出路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年轻士子纷纷挤破头想入新学书院,甚至有人戏言:“若掌新学一理,便可金玉满堂。”一时间,新学成了名利的代名词。

书院学监郑庭霖将这一现象上奏于陈晨,面露忧虑:“陛下,近来不少学子一心求利,不再以传播新学为己任,反而奔走于权贵之间。更有传言称‘学新学便可得厚利’,学生风气恐有变,恐非新学初衷。”

陈晨闻言,眉头微蹙,面色凝重。他深知,新学之兴,原为启迪民智、造福天下,而非沦为士人逐利之途。若对此风气不加遏制,新学将偏离本旨,反为大明的隐患。然而,若直接严惩逐利者,又恐引发更大的反弹,令新学蒙尘。

他陷入沉思,片刻后,眼中闪过一抹光亮。他轻声说道:“庭霖,既然他们趋利,朕便为他们指一条更高的追求之路——名。”

郑庭霖一愣,拱手问道:“陛下,如何以名代利?”

陈晨微微一笑,抬手说道:“来人,传旨,朕拟于宫外池塘设游宴,每月一次,不论老少贵贱,皆可来听学子讲学。”

不日,陈晨亲自选定京郊一处风景秀丽的池塘作为游宴之地。池畔修建了雅致的讲台与长椅,四周柳树环绕,荷花飘香,宛如人间仙境。他下旨道:

“凡学有所成者,皆可登台讲学,内容不限,只需言之有物,博得听众称赞者,朕将亲授荣誉,或荐之为官。”

旨意一出,满京城为之震动。那些原本奔走于权贵之间的学子们也纷纷议论。有人认为继续为权贵讲学更为实惠,但更多人却将目光转向池塘游宴。毕竟,游宴之上,若能得陈晨或士大夫赏识,不仅能收获名声,更可能一跃成为国之栋梁。

游宴之日,京郊池塘边,清风拂柳,荷香阵阵,早已人山人海。贫寒百姓衣衫朴素,席地而坐;达官显贵则携家眷而来,锦衣华服,席间笑语。三教九流齐聚一堂,池畔热闹非凡,犹如一场盛大的集市。

陈晨一身便装,端坐在池塘一侧的凉亭中,目光平静却带着一丝期许。他的到来没有铺张的仪仗,只有身边几位心腹随行,但这一举动足以让满场之人肃然起敬。

数位新学学子依次登台讲学,他们的言辞不再是晦涩的文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天文、地理、力学等知识娓娓道来。听众无论是贫寒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听得津津有味,时而点头称赞,时而发出低声议论。

一名青年学子缓步登台,面带自信,身后抱着一只制作精巧的风筝。他环视满堂听众,朗声说道:“诸位,此物名为风筝,想必众人并不陌生。但风筝为何能飞于天际,是否有人思考过其中之理?”

听众一阵低语,有人小声说道:“风筝能飞,不就是因为线拉着吗?”

学子闻言,笑着摇了摇头,随即将风筝抛向空中。一阵微风吹过,风筝缓缓升起,直上高空,引得人群发出一阵惊叹。

“诸位请看,”学子指着空中的风筝说道,“这风筝能高飞,乃因风力托举。若无风,它便无法升起;若风过强,则会断线而坠。”

学子稍作停顿,语气转为深沉:“治国亦如这风筝。风力若柔,风筝便可平稳高翔;风力若暴,便如大风摧木,何以安邦定国?‘风’者,民心也。若政令得当,民心所向,国运自昌;若苛政横行,民怨四起,则国危如风筝断线。”

此言一出,台下一片掌声,有人拍手叫好:“好一个风筝喻政!民心之风,果然不可忽视!”

台下忽有人站起,是一位年约四十的士人,他拱手问道:“先生所言固然精彩,但风筝需人持线而控,若无操纵者,风再强又有何用?依学生之见,治国之道,在于掌线之人。风虽重要,但不如线更为紧要。”

学子听罢,抱拳笑道:“先生此问极好!的确,风筝需有线方能平稳,而线喻何物?乃律法规章也。民心如风,律法如线,两者缺一不可。若民心不附,则风筝虽有线亦无用;若无律法,则风筝虽有风亦难稳。”

那士人微微点头,又问道:“既如此,那操纵风筝之人又喻为何物?是否即为天子?”

学子答道:“正是!操纵者,乃为君主与朝廷。风筝能高飞,操纵者居功至伟;然若操控不当,放线失度,则风筝亦难逃倾覆之厄。此处便如治国之道,贵在度,不可偏废一方。”

听众闻言,无不点头称是,有人高呼:“风筝虽小,却蕴含治国大理,先生一席话,真乃醍醐灌顶!”

正当掌声渐歇,一名衣衫简陋的农夫举手发问:“先生,您说风筝需有风方能飞,那若天无风,风筝岂不是永不能起?”

学子笑道:“此问甚妙!若天无风,操纵者便需奔跑,主动制造风力。然此举虽能暂时托举风筝,却需消耗操纵者之力,难以持久。故而,若天下风静,操纵者便需思如何引风而起,使风自然而生。”

农夫挠了挠头,不解地问:“如何引风?”

学子正色答道:“善政便是引风之法。以仁政安百姓,以廉政服民心,则天下之风自起,无需强求。”

农夫听罢,似懂非懂地点头,旁边有人低声解释,渐渐传开,众人纷纷露出恍然之色。

台下掌声再起,学子环视听众,拱手退下,脸上带着欣慰的笑意。陈晨望着学子的背影,目中闪过一抹赞许。他转头对赵立说道:“风筝虽小,却喻得治国之道。能以寻常之物,讲非常之理,此等才学,正是新学之要。”

赵立拱手答道:“陛下,此风筝一讲,百姓皆能听懂,学子间更掀起辩论之风,新学之根已深植于心。”

陈晨抬头望向讲台,朗声道:“新学之兴,在于启发众心,而非独占书堂。愿我大明学子,皆能为国为民,广行其道!”

游宴之风渐盛,京中学子的目光逐渐转向池塘讲学。那些曾一度追逐权贵厚利的学子们,在几场游宴后,开始意识到公共讲学的意义远超私宅讲学。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新学之理,还能迅速赢得名声。

某学子感慨道:“为权贵讲学,不过得些厚利,而在游宴登台,不仅能令万人共知,更能让皇上青眼相加。这才是真正的大事!”

许清廉观察到这一变化,向陈晨禀报:“陛下,自游宴开始,许多学子不再执着于权贵的重金聘请,而是争相参加游宴,希望能在更广泛的听众面前展示才学。”

陈晨闻言,微微一笑,抚袖而起:“很好,名与利,本是世人皆追。若朕能让他们追求的是名,则利自然退居其次。更重要的是,让学子们明白,真正的名望在于为天下人服务,而非一己私利。这,才是新学的根本。”

夜深,池畔散去喧闹,陈晨独立在凉亭边,望着讲台上依旧滔滔不绝的学子,烛光映在荷塘之上,星星点点,宛如明珠。

他负手而立,低声说道:“以名代利,让学子们追求更高的目标,这条路,朕走对了。但仅仅依靠游宴还远远不够,朕要让新学融入天下百姓的生活,成为他们的根本之学。”

赵立走上前,低声说道:“陛下,游宴之风已起,学子皆以此为荣。若再辅以更广泛的制度推行,新学必能惠及千秋万代。”

陈晨微微点头,目光深远:“新学不仅为学子,更为百姓。若学子为民,百姓得利,则大明之治可期。”

池塘边,荷花随风轻摇,讲台上学子继续讲解,听众仍围而不散。

而游宴的风潮迅速席卷整个大明,其他地方的官员纷纷效仿,在各州府设立类似的讲学场所。乡间的农夫、手艺人、书生甚至妇孺,都能来到这些讲学场所旁听新学知识。

学子们之间流行起一句话:“讲学于池塘,名扬于天下。”

热门小说推荐
无限:先死十次助助兴

无限:先死十次助助兴

简介关于无限先死十次助助兴黎随风死了,但好像没死透。她还以为是上天给了她一次重来的机会,但是,现实和她想的有点不一样。第一次遭遇末世,她死得干脆又果断。第二次,她囤够了物资,结果还是被人捅了心窝子,来不及苦逼,她好像又重生了?第三次,她决定先苟着。第四次,暗中观察第五次,苟字决!第六次第十次,有脏东西!!!ps暂定无男主,或者有队友,也或者是独狼,没太多想法,能写多少取决于秀的成绩有多少,就这样吧,已经没啥感觉了,就是图一乐,哈哈哈哈哈(秀成绩好,那就有很多世界的副本,如果不好,那么就只有一个,第一个副本约莫二十万字吧)...

我跟大佬五五开

我跟大佬五五开

白磊重生到异界,获得最强五五开系统,从此和谁都五五开。他的实力和一条黄狗,不分上下,五五开。和诛仙剑阵,平分秋色,五五开。和天道雷劫,旗鼓相当,五五开。和宇宙之主,不分伯仲,五五开。白磊我再说一遍,我真的没有开挂!本书又名卢姥爷重生记修真界白磊白磊的寻妻之旅我跟大佬五五开...

玄学真公主五岁半,六个皇兄抢着宠

玄学真公主五岁半,六个皇兄抢着宠

真公主五岁半六个皇兄抢着宠...

妖魂少女被逼婚

妖魂少女被逼婚

齐彬笑道兰儿,你做本王的侧妃,好不好?曹言修笑道冷姑娘,我想娶你,做我的妻子,好吗?赵德言道冷玉兰,你愿意和我结为道侣吗?...

快穿:救命!男主追着要让我负责

快穿:救命!男主追着要让我负责

简介关于快穿救命!男主追着要让我负责娱乐圈美艳绝伦的大美人江凝,在摘取影后桂冠的那天晚上死了。她因演技出众,被快穿局抓去做任务,要求攻略n个不同世界的男主顶流影帝京圈太子爷,高冷男神人间佛子霸道总裁帝君,清冷师尊。。。任务完成,江凝可获得逆天改命的重生门票一张。她信心满满,认为自己完成任务后可以潇洒脱身。结果,攻略对象个个不是个省油的灯,好感值达到1oo后,不但不让她走,还要让她负责。慕修寒霸道的将她抵到门板上江凝,你想跑到哪儿去?去你心里。我的人就在你面前,你的谎话还敢不敢说的再离谱一点儿。慕修寒,游戏结束了,我们好聚好散。谁要跟你好聚好散。他将她一把拉入怀中,好看的桃花眼里满是浓浓的占有欲你身上染上了我的味道,这辈子都逃不掉,你这辈子只能是我的女人。多年前,宇宙战神陨落,快穿局为了复活战神,让快穿者在各个小世界,寻找带有战神魂印的人。系统小六告诉江凝,每个攻略对象身上都有一个六芒星印记,是战神的魂印象征,让她切记千万不要攻略错了人。...

文娱系统给撑腰,唱起歌来顶呱呱

文娱系统给撑腰,唱起歌来顶呱呱

简介关于文娱系统给撑腰,唱起歌来顶呱呱秦苏穿越了。平行时代的大夏堪称文娱荒漠,大多榜上有名的歌都是其他国家引进的。对此秦苏怒火冲天!文娱系统?垂死病中惊坐起,大喊一声我可以。听完系统的条件后,秦苏毫不犹豫答应。于是传统文化没落戏曲难听?了解一下。悲情流行乐都是垃圾?听一听!民谣都是过家家?一直接火遍大江南北!后来国际音乐交流比赛上其他国家大夏都是口水歌。秦苏冷笑一声,等惊世歌曲接连出世,各种乐器组合在一起玩出花来,直接打的它们毫无还手之力!ps文娱时代,歌曲至上,金手指粗长。...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