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钱塘江边观大潮
假如你是一个爱旅游的宋朝人,准备来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那我建议,如果是春天,你可以到东京游览皇家园林,或者到洛阳逛名园、赏牡丹。如果是秋天呢,必须到临安观看钱塘江大潮啊。
我想,今天许多朋友应该也看过钱塘江大潮,因为每年的中秋节前后,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前往浙江海宁观潮。几年前我也在海宁看过一次,江潮浩浩荡荡、席卷而来的壮观场面,以及带给我心头的巨大震撼,实非言语所能形容,只能感叹大自然的造化。
和我们一样,宋朝人也有八月观赏钱塘江大潮的习惯。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最佳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至十八。每年八月份,钱塘江开始怒潮澎湃,从十一日开始,便有成群的观潮客慕名而至,到了十八日,临安人更是倾城而出,车马纷纷,都是出城观潮的人。
宋朝人观赏钱塘江大潮,不用跑到海宁,因为宋朝时,观潮的最佳地点,是临安的凤凰山一带,随着地理的缓慢改变,到明朝时,海宁才成了观潮的胜地。
尚未看过钱塘江大潮的朋友,不妨先听听宋朝人周密在《观潮》中的描述:“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水浒传》小说里,从未见过海潮的鲁智深,在钱塘江边的六和寺歇息,半夜里突然听见潮声雷响,还以为是战鼓响起,敌人来袭,急忙从床上跳起来,抄起禅杖,大喝着抢出来,准备迎敌。六和寺的僧人被鲁智深吓了一跳,赶紧拉住他:“师父赶出何处去?”
鲁智深:“洒家听得战鼓响,待要出去厮杀。”
众僧:“师父错听了,那不是战鼓响,而是钱塘江的潮信响。”
鲁智深:“为何唤作潮信响?”
众僧推开窗户,指着潮头叫鲁智深看,说道:“这潮信日夜两番来,不违时刻。今朝是八月十五日,合当三更子时潮来。因为从不失信,所以称为潮信。”
今天,你在海宁看到的钱塘江潮信,也是如此壮丽,准时而来。不过,宋朝人还能看到我们今人看不到的一幕:每当钱塘潮信来时,总有一批吴越勇士,披头散发,手持彩旗,出没于潮头。这叫作“弄潮”,是宋朝临安的独特风俗。
如果说,钱塘江大潮是大自然的造化,震撼人心,那么,弄潮便是人们对大自然这一造化的挑战,更加震撼人心。
在宋朝,弄潮其实是一项商业性的极限运动。每年的七月份,临安的职业弄潮儿便在闹市竖起一面旗帜,上面写着自己的名号,并说明自己将在八月哪一天入钱塘江口弄潮,欢迎围观,欢迎打赏。而爱看热闹的市民、商贾,则纷纷请弄潮儿喝酒,送他们财帛,以资鼓励。
待到八月潮信将至之日,弄潮儿手执彩旗,早早守候在钱塘江口,看着潮水远远地自天际涌来,越涌越近,潮声越来越响,潮头越来越高,终于,其声震地,其势如山,夺人心魄,观潮的人只觉得一颗心快要跳出胸腔。
此时,岸上锣鼓喧天,为弄潮儿打气,弄潮儿则披头散发、赤身露臂,擎着大旗,迎着潮头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腾身百变”。他们必须做到,不管潮起潮伏,手中擎着的旗帜不能被潮水打湿。
有一首宋词这么描绘钱塘江弄潮的惊险场面:“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潮退之后,弄潮表演结束,便是评奖、颁奖的时刻。凡是在大潮扑来之际,抓准时机一跃而上,浮于潮头,身影高于其他人,且手中旗帜不湿的弄潮儿,为优胜者,可以获得非常丰厚的赏金;其他能够随波上下、旗帜也不被打湿的弄潮儿,也能得到金帛美酒之赏,只不过赏金不如优胜者那么丰厚。这些赏金,都来自临安商家、市民的捐赠。
想象一下,弄潮组织方高声报出打赏单位与赏金的情景——
“刘家金银铺赏弄潮优胜者白银50两,会子100贯!”
“丰乐楼赏弄潮优胜者美酒50坛!”
“张员外赏弄潮勇士每人白银20两!”
“寺桥金家饭店许弄潮勇士免费吃喝三天!”
弄潮儿得到的赏钱虽然很丰厚,但是,弄潮毕竟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运动,稍不小心,便会被怒潮卷走,葬身鱼腹,尸骨无存。
事实上,每年都有一些不幸的弄潮儿遇难,妻子、儿女“望哭于水滨”。因此,北宋时,官府曾制定《戒约弄潮文》,禁止民间弄潮。然而,由于弄潮运动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官府的禁令很快就成为一纸空文,民间照样组织弄潮活动。
宋朝人不但可以看民间的弄潮表演,还能观赏到官府在钱塘江上举行的军事演习。军演的时间是八月十八日,由临安府尹调集驻临安城的水师,以及数百艘战船参加水上演习。
演习模拟两军展开水战,看过演习的宋朝人这么描述说:“舟楫分布左右,旗帜满船,上等舞枪飞箭,分列交战,试炮放烟,捷追敌舟,火箭群下,烧毁成功,鸣锣放教。”比民间的弄潮更加惊心动魄。
因为在钱塘江口可以观看大潮,观赏弄潮表演,观摩水上军事演习,所以,每年的中秋节前后,宋朝人总要赶往临安观潮,特别是八月十八这一天,出门观潮的人最多,差不多是倾城而出。凤凰山一带,十余里间,车水马龙,车马塞途,“珠翠罗绮溢目”。意思是说,到处都有出来观潮的仕女。钱塘江边更是搭满了帐篷,租给观潮的市民。
既然观潮人群中“珠翠罗绮溢目”,那么,若不擦出一点爱情的火花,怎么也说不过去吧。所以,我再给大伙儿讲一个发生在钱塘江边的爱情故事。
话说南宋临安城钱塘门外,有一个商家子弟,叫作乐和。他与母舅安三家的邻居喜顺娘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乐和非顺娘不娶,顺娘也非乐和不嫁。乐和央求母舅安三前去说亲,但安三认为,喜家是官宦之家,与乐家门不当、户不对,这门亲事肯定说不成。乐和听后,失魂落魄一般。
这一日,正是八月十八,钱塘潮生,乐和听说喜家一门都去看潮,也换了新衣裳,来到钱塘江口,在人群中寻寻觅觅,终于看见顺娘在一个席棚里面。顺娘也看到了他。两人隔着人流,脉脉相望。
突然,有人大喊:“潮来了!”话犹未绝,耳边响起山崩地裂之声,只见潮头有数丈之高,一涌而至,比往年的更大,直打到岸上高处,冲倒席棚,将席棚里的顺娘卷入江中。乐和见顺娘被潮水卷走,也扑通一声,向水中一跳,随波而去。
顺娘的父亲见女儿落水,慌急了,乱呼:“救人救人!救得我女儿,自有重赏!”幸亏江上有一帮弄潮儿,踏着潮头,如履平地,将顺娘捞救起来。捞起来一看,才发现救起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一个是顺娘,另一个是乐和,两人紧紧抱在一起,分拆不开,叫唤不醒,体尚微暖,不生不死的模样。
此时,乐和的父亲也赶到现场,放声大哭:“儿啊!你生前不得佳侣,谁知你死后方成连理枝!”
顺娘的父亲说:“乐丈人,如今哭也没用。大家都来叫唤,若唤得醒时,我情愿把小女许配与令郎。”
于是,两家一边唤女,一边唤儿,约莫叫唤了半个时辰,乐和与顺娘才悠悠醒转。经过这一番生死磨难,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在钱塘江观潮,一定要小心,潮水很容易将人卷走。并不是每一个落水的人都能如故事里的乐和、顺娘那般幸运获救。所以,如果你去观看钱塘江大潮,千万要注意安全哦。
简介关于古神在低语听,古神在低语,祂说祂们终将回来!传说中,这个世界的统治者本该是那些古老的神明,祂们的每一次死亡,都是一场盛大的新生那些信奉诸神的人们,将沉睡的神明唤醒,在黑暗里点燃火把,焚烧这个世界。我的父亲曾因调查某位神明的复活而失踪,至今生死未卜。我很慌,但不完全慌。因为那个被复活的神明,就是我。...
简介关于重生九零努力做个包租婆赵晓倩是个恐婚主义,天天喊着口号结婚是为什么,是火锅不好吃,还是啤酒不好喝,在面对老母亲的催婚,她决定去相亲应付一下,谁知道相亲的是个普信男,还因为一滩水重生回到十六岁,刚中考完!这辈子她决定努力赚钱,做个有钱有闲的包租婆,顺便改造一下妻管严的哥哥,带领赵爸赵妈做生意,没想到最后,拥有了多数人达不到的名利!...
前世,惨败如初,终将毁灭,新世,十四族,利益茂安,勾心斗角,诙谐滑稽,些许搞笑。创新式斗争小说,尽显人情冷暖。小说确实是奇幻另类小说,虽多多少少带点灵异,但是并不吓人。回忆异闻录...
简介关于替嫁后我靠经商养活军队(穿越,替嫁,经商,种田,金手指,宠文,双洁,暴富)菜贩子莫浅浅在乡下农家收白菜的时候,被一头猪飞奔出栏撞飞到地上,晕了过去。没想到就直接穿越到成亲途中,最可怕的是她是替嫁假新娘啊!更可怕的是她要嫁的人是常年驻守边关的活阎王,6家老三6焰,传说中杀人如杀猪更无语的是,莫浅浅手中居然还抱着一只小花猪一人一猪对视一眼,各翻了一个白眼莫浅浅崩溃猪哥,是不是你啊...
学了孙大圣的本事坐了玉皇大帝的宝座修了如来佛祖的金身横扫魔界重铸天庭一切从五行山下拜师开始西游五行山下拜师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