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下涮菜之前,关鹤谣先盛出一碗菌汤奉给太夫人,“太夫人先用些汤暖胃。”
那汤又清又润,鲜香甘美,白、褐、黄各色珍菌炖得软烂,浸透了汁水。喝一口汤,吃一口菌,恍如置身雨后山林,空寂爽朗。
侍候的关筝厨婢也有学有样给她盛了,她尝了一勺,“好鲜的汤!如何做的?”
菌汤没什么门道,关鹤谣絮絮讲开,“这汤底最是简单,先用油爆香姜片,再一样一样下菌菇炒软即可。要在加水炖之前放盐,才能逼出菌菇里的汁水,汤味更浓。”
她想了一下,补充道:“唯注意不能用味重的油,豆油、麻油都不行,是以妾用了茶籽油,正配菌菇的清香。”
太夫人喝着汤,好笑地看着两个小娘子,一个敢问,一个敢答,还答得如此详细,生怕没讲明白。却不见满屋的厨娘厨婢都竖起耳朵听这诀窍?
这小厨娘,真是天真懵懂。
她好心阻止关鹤谣自爆,“说是简单,换个人也不是这个味道,还是你手艺好。”
关鹤谣谦虚一笑,“是府中材料好,单那桐蕈都是上好的合蕈。”且府里的合蕈不是干的,而是鲜的不能再鲜,仍长在一截子腐木上呢!是她现摘下来的(2)。
最好的桐蕈出自台州,向来是上贡的珍品,据说当时皇帝误将“台”看作“合”,“合蕈”之名从此流传。
宋时,世界上第一部详尽记载食用菌的专著《菌谱》,便是出自一位深为家乡特产自豪的台州人——陈仁玉之手。
“陈公说菌多无香气,‘独合蕈香与味称’,以之冠诸菌。妾见了府里的鲜合蕈,才知此言非虚。”
关鹤谣一说起这些食材、掌故眼睛便闪闪发光,众人也听得津津有味。
太夫人想起来了,是前两日宫中赐下的鲜合蕈。
官家重口腹之欲,全然不顾“天子不得取食味于四方”的祖训,是以各地都玩命一般进贡各种特产,多出的又分赐臣下。如此上行下效,公侯之家越发食不厌精,铺张浪费。
她心中暗暗叹气,不由喃喃道:“这鲜蕈是否有些奢侈了?”
关鹤谣倒不这么想,此时合蕈已有规模化的人工培植,台州距金陵又不远,实算不上奢靡。她这般说了,太夫人面色渐霁。
关鹤谣又说,“听闻前朝有一位皇帝,”好吧,其实是后世,“极爱云南的一种菌子,而这种菌子和白蚁共生,需要将一大块土地和白蚁窝一起挖起,快马从云南直送长安,那才真是劳民伤财。”
这说的是明熹宗嗜吃云南鸡枞菇的故事。
野生鸡枞下必有白蚁窝,若是白蚁跑了,鸡枞也难活,是以还要特意撒米给白蚁吃,真是本末倒置。而鸡枞又极娇贵,伞盖未开时最鲜美,伞盖一张,风味骤减,也不过就一两天功夫。
一路疾驰送到北京,明熹宗都不舍得给皇后吃,使人戏称鸡枞为“鸡枞娘娘”。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太夫人一听这个,居然也不那么烦心了,安心享用起美食来。
又听关鹤谣讲怎么用姜分辨菌类有无毒性,讲有的人吃了菌子致幻,看到小人乱飞什么的,逗得她哈哈大笑。
莫厨娘在一旁听着,鼻子都要气歪。
怎么她做的便不奢靡,我做的便是太过奢靡?
这两面三刀、舌灿莲花的小滑头!
她狠狠望去却只见关鹤谣的后脑勺,忽见关策正埋头吃着蒜蓉扇贝。她不禁一愣,转着眼珠独自思量起来。
喝过了汤,便开始涮锅子了。
芝麻酱、辣椒油、辣茱萸油、芥辣酱、韭花、腐乳汁、酱醋等十来味酱汁,并着香荽、小葱、咸豆豉、蒜蓉、芝麻等小料摆了满满两食盘,见过无数大场面的祖孙三人都无从下手,犯了选择恐惧症,最后全权委托关鹤谣给他们配好。
每人各一碟兔肉花,还有新作的蛋饺、虾滑、鱼豆腐。
兔肉虽好看,可众人更感兴趣的还是后三样新奇配菜。
关鹤谣一一介绍过,便用小银勺挖虾滑下到汤里。转瞬之间,虾滑就熟透,变得□□相间,莹润诱人。
圆滚滚的虾滑一口咬下去,汁水充沛,紧致弹牙,关筝惊呼,“竟像活虾在嘴里蹦跶一样!”
关鹤谣暗笑,若是真想吃活虾,下次做一道醉虾也未尝不可。
作品简介...
温眠霍逸温眠霍逸霍逸温眠霍逸温眠温柔秘密...
大荒之上,凶兽遍野,百族虎视,无意成为偏远荒蛮部落的一员,虫溪只希望自己能好好活着。走着走着,回成魔!(新书我的天赋是摇人已布,感兴趣的书友可以看看,谢谢众位支持!)虫巫...
身为猎人军团的全能猎人,一朝穿越就是被虐现场,真她娘的悲催。叫她学狗叫?学你奶奶的腿儿!直接给你两个大比兜再飞踢进湖喂蛤蟆。什么?跟她有婚约的容王要死了,婚期提前要她冲喜?哈!那可太好了!当寡妇,还是个有权有势的有钱寡妇,痴呆傻女一跃成为守寡的王妃,容王的遗产都是她的!王爷啊!那得有多少钱!吃喝,旅游,养汉子。这岂冲喜王妃只想弄死王爷她守寡...
出身京城相声世家,德运社太子爷林奇突然撂挑子不干了!我不想说相声了。我想去拍悲剧!老林看着假装淡定的林奇,默默的抽出七匹狼。但是紧接着,林奇一部又一部的作品横空出世!老林见状,默默地扎好腰带。我好像能退休了?!全网都看抑郁了,你说这是喜剧?...
开局就是胎儿,时刻面临着被大哥吸干的风险!哥,饶了我吧!我是你弟啊!!一出生,大哥就有着举世无双,万古无一的天赋,那苟延残喘下来的小弟,又该如何生活?是打破大哥的光芒,还是躲在大哥的光芒下,偷偷育我哥有大帝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