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很快,乡下抄家所得的物资,一部分向着瓦城运来。
大同军信守承诺,乡下源源不断的粮食运抵瓦城后,立即为入军家庭放了一石麦子(包括五斗家庭救济粮)。
一时间,领到一石粮食的大同军家属家家户户喜上眉梢。
领完月饷,轮到城内普通百姓的救济粮。
这一类为每户家庭每月半石粮,盐三两,一直会持续到他们地里出粮食。
当然,这些救济并不是免费的,等到地里出夏粮就开始偿还。
这一套政策实行下来,压根不愁治下人心,对胡昱所领导的大同军,局面必定是人人感恩怀德。
到了下午,瓦城统计结束。
城内除了郑家,其余富户拖家带口逃去了县城,自然而然的,这些人家资全部没收,留在瓦城的奴仆释放,该回家的回家,该分田的分田,该入军的入军。
并且,以前的印子钱(高利贷)作废。
郑家虽为乡绅,但口碑确实不错。
另外这次带人出城投诚有功,作为有功之家,以前犯的事一笔勾销,另外该得的待遇不会落下,其商铺允许正常经营,前提是按照大同政策十税三进行足额纳税。
西线、?安庄。
王成、柳大丰二人率领的第一、第三哨进展也出奇的顺利。
大兵压境,由于阵仗太大,沿途乡绅跑个精光,行军完全没阻碍,一路长驱直入,畅通无阻。
两哨人马费时两个多时辰,顺利抵达?安庄,按照计划紧锣密鼓的开始执行下去。
?安庄比不上瓦城,就一座周长千米不到的土墙围着,高度两米不到。
但?安庄两户乡绅有骨气,舍弃不下自家家资,因为毗邻县城,一边让人进城报信,一边让族人、壮丁等硬着头皮防守。
就这土墙,哪能挡得住一千多武器齐全的大同兵(包含招募的农兵)。
气势汹汹的大同兵刚到庄外,还未朝里面喊话,土墙上驻守的青壮便被气势所震慑到,瞬间一哄而散。
没错,就是一哄而散。
后续进展一切顺利,按照软硬兼施的计划,在查抄了?安庄大姓,处理完地痞无赖后,大同军开始征兵和放救济粮。
与瓦城一样,当苦哈哈们领到救济粮时才现,这帮大同军并不像两位老爷家下人宣传的穷凶极恶之徒,反倒像是专门救助他们这些人苦难人的菩萨。
就这样,?安庄、瓦城两地风风火火的开展丈量田地、登记人员、训练民兵等工作正式展开。
?安庄、瓦城被攻占的消息当天下午传至昌邑县。
彻底传开后,县城人心惶惶。
知县王庆祚听闻后愁眉苦脸,他刚走马上任,屁股还没坐热,连幕僚都没来得及聘请,结果摊上这档子倒霉事。
试想,县城隔着十几里地,就是数千反贼占据的地盘,这对于有守土之责的知县而言,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被一撸到底,在这个特殊时期可能还会被下狱问罪。
王庆祚,江苏太仓人,有个举人功名。因为屡试不第,最终家里花钱走关系,运作一番后,给他捞了一个昌邑县知县。
举人做知县,在明朝并不见怪。
王庆祚一个读死书的,哪里会知兵事,对于近期如雷贯耳的大同军,又哪里清楚下一步该如何,忧虑问道:“反贼日渐势大,其意图也明显,怕是不久贼兵就会攻城,诸位说说,当下我们该怎么办?”
典史吴大章看得透彻,安抚道:“禀县尊,依反贼这两月举动来看,反贼此时根基未稳,想来一时半会儿并不会急着攻打县城,等府里消息就可,县尊勿要忧虑。”
王庆祚叹息一声,说道:“自反贼起事之日起,如今近两月已过去,府里确是一直强调按兵不动,叫本官如何能不忧心?”
其实吧,王庆祚不清楚的是,整个山东官场都已经人人自危,因为他们清楚崇祯皇帝的秉性,这次肯定要战后追责。
满清长驱直入,济南城等数十州县被破,最远到了昌邑地界。此次满清将德王一家、大量官员、百姓掳走,这口大锅怎么也要人来背。
按照原定历史线,崇祯皇帝战后追责之下,山东巡抚颜继祖、保定巡抚张其平、顺天巡抚陈祖苞、蓟镇总兵吴国俊、援剿总兵祖宽、倪宠等数十位文武将官被处死。
随着济南城被破,山东布政使等一众官员殉国,连巡抚都自身难保,谁还会在这个特殊时期分出经历顾及你一个聚众作乱的暴民,何况登莱二府根本就没兵可调动。
登莱二府下辖三个属州、十一个县地,七个卫所,一个备倭司,在明初是一股不可小觑的战力,随便就能拉出几万大军。
可如今是明末,卫所制度败坏,底下那帮人早成了农奴。武备松弛的情况下,被巡抚带走了几个卫所仅存的可战之兵,用于德州防务和济南城城防。
等于说,现如今登莱两地、包括整个山东基本无兵可用。
就县里这帮人,哪怕招募几千人乡勇,他们也不敢出城作战。外面哪怕乱翻天,只要县城还在,一切都好说,县城若是丢了,可不仅仅是丢乌纱帽那么简单。
最终,县衙一众人商议后,决定号召富户捐钱捐粮招募乡勇,防备城外乱民。
对于这一决策,城内大户自是没人反对,这里面就有二三十位城外带着家当来的乡绅,以至于县衙轻易就募捐到大量银钱物资。
县衙只用了一个月,就招募到近千人乡勇,加上先前防备满清时招募的兵丁,足足两千人乡勇队伍,更是破天荒的三日一操。
一时间,士气大增。
胡昱这边进展也很顺利,用时一个来月,将流民安置到了各地,治下之民正式迈入三万人大关(其中多是引流来的流民)。
大同军也无节制膨胀一倍多,正规军达到四千余人规模,预备役新兵八百人出头,负责村庄治安的民兵两千余人规模。
这一次抢占的地盘,为两镇、十一个村,最终两镇合并为一镇,又划出紧挨大同镇的四个村归大同镇管辖,两镇合并后改名民意镇,筹备的镇务院设在瓦城(民意镇)。
内部职务也进行调整,许承德不再担任大同镇副镇长一职,改为担任民意镇镇长,郑理(郑家家主)担任瓦城镇副镇长一职。
(男女主双重生破镜不重圆渣夫后悔病娇温暖男配上位)前世身为太子妃的崔韫欢为了扶持夫君,脱下罗裙置身涉入边境作战。十几年的刀剑舔血操劳一声。太子登基后,等待她的却是一条白伶满满抄斩,只为了给渣男的白月光让路,避免外戚干政。再次重生后,她绝不做那个贤惠妻,发誓退婚永不往来。高处不胜寒,宋连奕一生活在利用和权术里。直到枕边人死在眼前时,他才知何为情爱。急火攻心吐血而亡,再次睁眼回到过去他想好好补偿,却看到崔韫欢决绝离去的身影。绝不原囿!!!内阁新秀温墨韬励志成为一代贤臣,可冰冷的四周骤然涌入一抹明艳的光亮,他不惜为那箫韫欢付出性命,其实当个佞臣也不错。...
锦离表拦我,我要穿梭万千小世界积攒绿色光环,绿出一片新天地。我锦离,身不沾一根纱穿过幽邃虫洞,降落虚海。茫茫虚海,锦离45度角仰望天空,仿佛看见波澜壮阔的绿云罩顶。海的那边有一个美丽传说,重回巅峰,...
百鬼围家宅,我身陷危机!爷爷为了救我,为我安排下一桩婚事...
宋野本已经死了。但他又重生了。重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媳妇儿刚生产的那一天。上一世,他浑浑噩噩,靠着媳妇儿的软饭和女儿的软饭活过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重生199o渔村时代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一朝穿越到末世,与一个破系统相依为命,本该走普度众生世界和平路的她却意外走出了一条生财之道注意本书也许会很重口,介意者请绕道,这是与小可爱一起想的文,作者选择玻璃心,不接受任何剧情方面的批评...
简介关于托身锋刃里癫狂的乱世,无休的厮杀,杜乘锋觉得,自己大概是这个乱世中唯一的正常人了。他只想要过好自己的日子,这应该不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