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三章 真乃书生之见(第1页)

“多亏了你提醒,咱差点铸成大错!”朱元璋恍然大悟,“得马上派人保护他的安全,至于赏赐金银什么的,等以后再说。”

说到这里低头沉思起来,思考着派谁去合适。

派什么人去,也是一门学问。先是不能暴露身份,其次必须是自己完全信得过的人。

他先想到的是自己秘密建立的锦衣卫……

“陛下,刘御史和李相到了。”这时一名太监进门道。

“让他们进来。”朱元璋道,马皇后见皇帝要处理国家大事了,悄悄从后门退了出去。

“臣刘伯温,臣李善长参见陛下。”二人进门行跪拜礼。

“平身,赐座。”朱元璋道,“伯温,善长,咱有道题想考考你们。”

有道题要考?

二人闻言,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要是换做以前二人绝对是信心满满毫不在乎,毕竟朱元璋读书不多很容易忽悠过去,朱元璋还会对他们以师礼相待。但自从经过上次的朝会之后,二人的想法一下就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朱皇帝已经不是以前的朱皇帝了。

上次朝会朱元璋给他们出了一道送命题,差点把他们给送走。他展现出来的学问震惊了所有人,驳斥得朝堂上所有大儒都哑口无言。

脱胎换骨的朱皇帝,他们没法拿捏了。

所以这次听到朱元璋要考他们,二人都感到心里虚。

“请皇上示下。”李善长忐忑不安的道。

“有一个村子,四面环山,交通闭塞,亩产粮食只有三斗。”朱元璋道,“假如你们是当地县令,如何做才能让这个村子的村民都吃得饱饭,甚至是致富?”

“你们都是咱的肱股之臣,朝廷大员,不会连一个小村子都治理不好吧?”

“此题并非是咱随便出的,大明建国之初,还有很多州县的百姓都吃不饱饭,灾民遍地流离失所。治理一个村等同治理所有州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原来不是送命题,二人听了心中松了一口气。

“禀陛下,想让村民吃得饱饭,先要鼓励农耕,让村民开垦更多的土地种粮食。”李善长道,“其次就是在政策上要轻徭薄赋甚至免除数年赋税,减轻农民的负担。”

李善长在内政上是一把好手,因此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是章口就来。

“你的回答看似句句在理,实际上却是没有任何实际作用。”朱元璋道,“咱之前就说了,那个村子之所以贫穷最大原因是土地产量低,亩产才区区三斗。和土地多少没太大关系,粮食产量低就算把耕地开垦到了山顶,也是照样吃不饱饭。”

“其次,你说轻徭薄赋。”

“我大明建国初期,到处都需要用到银子。如果每个地方都轻徭薄赋,甚至减免赋税,朝廷的收入从哪里来?没有银子朝廷拿什么给你们俸禄,拿什么去搞建设,拿什么给地方拨款给灾区赈灾?还要派兵剿灭各地草寇,他们不需要银子?”

“陛下,臣……”李善长哑口无言。从古至今朝廷让地方休养生息的方法都是轻徭薄赋鼓励农耕,然而在朱元璋面前却显得不切实际。

“陛下,臣认为土地粮食产量低,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没有风不调雨不顺。”刘伯温道,“臣如果是当地县令,就会清除久积冤案,建立法制防止滥杀。只要实行仁政,自然就会风调雨顺。一旦风调雨顺了,粮食产量自然就会上来村民也会吃得饱。”

刘伯温曾任司天监的太史令,这个官职他当的最久,也卓有成效,他在观天象方面是一把好手。在朱元璋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有一次遇到大旱,他建议朱元璋下罪己诏,清除冤案。

朱元璋也照做了,结果后来大雨还真从天而降。

还有一次朱元璋想要杀掉所有囚犯,晚上做了一个梦,刘伯温给他解梦说能获得疆土,但必须放掉囚犯,结果后来海宁归降,朱元璋也放掉了囚犯。

不得不说,刘伯温在夜观天象上面是一把好手。

“你说的也有那么一点道理。”朱元璋道,“但把治理地方完全寄托给上天,还是有点不靠谱。万一县令清除了所有冤狱,还是没有风调雨顺呢?”

“那只能证明,县令实行仁政做的不到位,要继续查漏补缺。”刘伯温道,“如果真的都做完了还不行,县令就要带领百姓,一起向上天祈雨。”

在古代县令带领百姓祈雨的事情,是很常见的事情。

“停停停。”朱元璋听不下去了,施行仁政之后风调雨顺就是施行仁政的功劳,没有风调雨顺就是做的够,横竖他都立于不败之地。

难不成你刘伯温还真能呼风唤雨了?

“咱就知道一人,他不用朝廷减免赋税,不用祈雨,就能让这个村子吃得饱饭,甚至富裕起来。和此人相比,你们不觉得惭愧吗?”

“请问陛下,那人是谁?”李善长道,“如果他真能做到,那绝对是罕见的干吏,能吏了。”

“陛下,臣不信有这样的能人。”刘伯温道。

“你们不信,那只能证明你们的能力不行。”朱元璋道,“行了,跪安吧。”

看到二人走后,朱元璋也是一脸愁容。

要让百姓吃饱饭,大明兴盛,先需要的就是钱。

而现在的朝廷,太缺钱了。

刚刚新建了应天府皇宫,徐达北伐讨元归来,这两件大事都把朝廷的积蓄给掏空了……而且还要给一些州县拨款恢复生产,还要清缴草寇,天下大乱之时百姓活不下去纷纷落草为寇至今未下山。就连之前的繁华之地扬州,现在都只有几十户人家。

扬州都是如此,就更不用说其他偏远地区了。

不给他们拨款,就建设不起来。建设不起来朝廷就没有税收,形成恶性循环。

朱元璋是农民出生,不像李世民那样,一开始就有太原李家的庞大家底。要不是因为李家原本就是大门阀,唐太宗想要做到贞观之治绝对办不到。

而在这种情况下,李善长居然还建议免税……真是书生之见。

热门小说推荐
当她轻颤时

当她轻颤时

他是禁欲且不婚族的典型代表人物,外人却不知他别墅里住着一个跟了他三年的女人。他悬在神坛,是女人口中的高岭之花,却在她转身投入别的男人怀抱时彻底失了控。玩够了就想走?顾烟,除非我玩腻了,否则你休想走!我们之间什么时候是你说了算?拉老子下了水就跑?你跟他走一个试试,不把他撕碎我不叫沈辞!顾烟站在明政局门口,当她轻颤时...

山神也混娱乐圈

山神也混娱乐圈

表面上是顶级流量小花,实际上却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山神,为了不像前辈一样消散于世间,她白天拍戏拍综艺攒粉丝攒信仰,晚上捉鬼捉僵尸攒功德。简直忙死了在这个时候,十年前睡过的男人却带着遗留历史问题找上了门...

叶辰苏雪怡

叶辰苏雪怡

你有车吗?我师姐有。你有房吗?我师姐有。叶辰有七个绝美师姐,身负血海深仇的他,殊不知早已是令世界颤抖的王...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是由明末清初的计六奇根据当时流传的各种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明万历至崇祯时期北方地区相关史实。全书共二十四卷,起自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兴起东北,止于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全书分年记事,于崇祯一朝最为详尽。而李自成攻入北京后的史事,几乎按日排比,每日记录。每年之中,又以纪事本末体逐事标立名目,取材广泛,记事有序,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比较准确,也有少部分内容属于当时广泛流传的封建迷信内容。本书收集史料宏富,叙事清晰,学术价值较高,是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清之际民族斗争的重要历史资料。目前该书尚未有白话文翻译,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作者在翻译本书时,对本书的篇章进行了一些编排,使之更简明清晰成体系化和便于查找。...

诸天:我时空守卫,开局乱入港综

诸天:我时空守卫,开局乱入港综

冷酷杀手诸天万界嘴毒心黑腹黑渣男戏精附体。我叫宋玄,万万没想到。毕业季没找到像样工作的我,成为一名时空杀手,任务清理各位面无穷无尽的穿越者。可第一个世界,他就觉醒了长生无敌系统,活得越久实力越强。每十年还有一次抽奖!于是,同事打生打死拼命,他却只需要做一件事儿。熬!!苟着苟着同事们都死光了,宋玄成为诸天之主。在港综,综武,综漫,漫威,游戏,甚至鬼片世界里,和女鬼们潇洒快活。第一世界洛丽塔低俗小说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二世界港综枪火古惑仔龙城岁月以和为贵江湖告急...

这次我要做执刀人

这次我要做执刀人

热血风格,沙场开局。魂穿边境士卒的他不想再做别人手中的刀,他要做执刀的人,为此而努力修炼拼杀。沙场上同生共死,修行路生死自负。PS热血向,非黑暗文,偶尔来点小温馨。...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