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六章定风波(第1页)

2o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文人士子前后出版了五部传记,分别为梁启之《王安石传》和《李鸿章传》、吴晗的《朱元璋传》以及朱东润作的《张居正大传》,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这五本传记的作品,无疑都是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今人来看,或许成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和文学成就非凡的苏东坡最富有名气,其他三位皆是位极人臣,也即他们所处时代的政府席执行官。从政治角度来看,苏东坡的影响力式微可忽略不计,影响最为深远的应属王安石,从流传至今人的声誉度来看,号称苏东坡的苏轼可位居榜,对于士族上层来讲,苏东坡或许几无可取之处,对于中下层而言,则不失为偶像。这五位历史人物,除苏东坡以文人著称外,其它四位则是挥过政治影响力的,苏东坡本人也并非不是政治人物,而是他的政治所为仅实施在地方,仅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上世纪的文人们著有这五位人物传记,自有它的社会背景和渊源,给古代的政治人物立传无非是为了宣扬他们的政治理念,对当前的政治取向和价值观念挥影响力,每当政局处于动荡之时,便会有人习惯性将先贤立为榜样,意指今人应当借鉴,典型的如《王安石传》,梁启极力为他辩护及称颂革故鼎新的政绩,更为夸张的是林语堂所著的《苏东坡传》,无脑式的赞扬苏轼,爱屋及乌系人之常情,但过于主观性的贬抑他人而抬高所喜爱之人,实非文人风骨之行。

林语堂历时三年写作的《苏东坡传》,虽有片面之处,但他理解的苏东坡的确是位不错的文学家,这部传记的序言曾说到,苏东坡具有乐天派的秉性,是位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苏东坡有没有林语堂说的那么好,不得而知,不过从他的多诗篇可以知道,确有乐天派的秉性,所谓乐天派无非是面对逆境时,能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倘若说乐天派指每逢事情不烦恼无忧虑,则不足以信,更多的是指在烦恼忧虑过后,积极寻找度过难关的办法和秉持豁达的心态,人有七情六欲,再乐天派也得有负能量之时,悲观主义者也有正能量爆棚的时候。从儒家和道家的核心思想来区分,林语堂被视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本人也曾在英文著作《吾国吾民》中提到,国人皇时的心态倾向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势弱时则是独善其身的道家态度,足见林语堂未能皇,他所偏爱的苏东坡亦是如此。

在仕途上未能皇的苏东坡,今人所知他的政绩,一般会提及他在杭州疏浚西湖之事,并以苏堤留名于今,不过这些政绩放置国家层面则是无足挂齿,因为他未能攀登庙堂高位创造政绩。传说宋仁宗时期,皇帝对苏轼及弟苏辙的文采颇为赞赏,并称为子孙谋的宰相之才,这无疑是喜欢苏东坡之人杜撰的,先文笔才华与治国理政才能并无关联,再者宋仁宗自己的事都很多无法掌控,更遑论预知身后事,退一步说,科举进士绝对都是文学水准很高的人才,宋仁宗岂能就偏偏只识得苏轼之才。苏轼的履历告诉我们,苏轼并不具备宰相之才,文学之才倒是享誉至今,诗词歌赋和书画文章的确是能手,或许自古才命两相妨,文学才能过于耀眼的他,在政治上的命途并非特别好,有过牢狱之灾和贬谪到最南方的经历,在宋朝优待士大夫的背景下,经历牢狱之灾和贬谪至落后的南海也算是一种屈辱。

有人做过统计,苏轼大致有两次影响较大的贬谪经历和一次自请出朝的经历,当然有人将自请出朝的经历也视为贬谪,为官四十载,三次逆境经历大约十来年,这十来年中,是他文学创作的辉煌时期,其中被贬黄州时尤盛。苏轼被贬黄州的缘由,政治缘由说是反对朝廷推行的新法,导火索是他的诗歌文章,从维护苏轼名誉的角度上讲,则是遭受敌人的诋毁污蔑,鉴于苏轼的才气名誉,世人也习惯性的接受这些说法。不管怎么讲,苍蝇不叮无缝蛋,苏轼必定是有大错特错在先,不然不至于被关押至乌台,其本质是恃才傲物的苏轼,对朝廷的新法政策有意见有想法,固然不足以成为他被押往京城调查及被贬的缘由,但是通过诗词歌赋公开评论对新法的不满或者说牢骚,这便是苏轼的不对了。受乌台诗案牵连的人有几十人之多,苏轼虽是诗案的主要人物,但是“定罪”并不是最重,名叫王巩的朋友被贬谪至当时荒僻的岭南,名叫王诜的驸马都尉(当时皇帝宋神宗的姐夫或妹夫)被削去爵位。

乌台诗案后,苏轼在黄州担任无权执掌的团练副使,虽无权但官员的身份待遇仍在,吃喝玩乐应该是不需愁的,毕竟在此期间,苏轼还和友人同游一百多公里外的庐山,留下哲理诗名作《题西林壁》。然而,乌台诗案被罚最严重的王巩(王定国)就不好彩了,前往贬谪岭南的路上千辛万苦,气候水文不服,为此苏轼感到内疚,表示王定国因他的过错而获罪,在荒僻的南方受苦受罪,不过他们的友谊较为坚毅。他们北归京师后会宴饮酒,得知王定国在岭南艰苦时刻,尚有一位女子深情的长伴左右,遂即兴创作了一《定风波》词赠送,记录了他们叙旧时交谈甚欢但带有伤感的场景。在黄州期间的第三年春天,玩乐依旧的苏轼,与朋友出游却遇上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朋友们淋雨成落汤鸡倍感狼狈,然而词人苏轼却泰然处之,灵感大而创作出名篇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写作这词前,讲到他与友人在沙湖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从序言中可知,某次外出巧逢大雨,同行的人都淋雨成了“落汤鸡”,淋湿一身让同行人倍感狼狈,然而词人却很坦然接受淋雨的事实并泰然处之,天晴之后有所感想便作出此词,成为人们推定苏轼为乐天派的代表之作。粤语中有一名为《定风波》的歌曲,歌曲将苏轼这词收录其中,并成为高潮的一段,这《定风波》粤语歌未能广泛传唱,或许与这宋词的旋律有关,用唱歌的方式演绎这词,并未彰显宋词的音乐美,也许也是有可能宋词不适合现代唱腔,也有可能是李清照在其《词论》所言的那样,苏轼之词不协音律,故不适合唱。这《定风波》的妙处在于它创造了名言警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与“回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其次整词传达出作者泰然处之的心态和豁达的胸襟,是诗词欣赏者之所以喜欢它的重要原因,用现代话来讲,宛如一碗香滋滋的鸡汤。

见识过竹叶被风吹雨打,曾经听着淅沥的雨声淋打着竹子,想起了苏东坡的这词,甚是理解词的开篇写到“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声渲染出,正经历一场疾风骤雨,“何妨吟啸且徐行”,倾盆大雨之时还能照常徐徐前行,毫不在乎大雨浸湿身体带来的狼狈之感,在现实生活中,恐怕也只有释放压抑情绪之人才会享受大雨带来的舒爽快感,常人在大雨中漫步反而被认为是神经。“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顶着风雨,以“轻胜马”的心态从容往前行走,传达出他笑傲狼狈处境的豪迈胸怀,再来总结一番说到“一蓑烟雨任平生”,从眼前的风雨扩展至自己的平生,提升了作者面对人生风风雨雨的胸襟,在宦海沉浮环境中依然我行我素的我情怀。词的上阕着风雨降临时的画面,描写经历风雨后的狼狈处境和泰然自若的心态,通过生活中随遇的一件小事,在简朴中见识深意,传达出豁达的胸襟和寄托着然的人生感想,自是作者乐天派形象的最佳诠释。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微寒的春风吹醒我的酒意,身上还感觉一些寒冷,山头上的阳光却迎照着我,从这词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场始料不及的雷阵雨,其延续时间应不长,足以让苏轼一群人顿感狼狈,从下阕开头可知,它侧重描写雨后的画面。结尾处的“回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本词点睛之笔,这句饱含人生至理的神来之言,道出了词人在经历自然一场风雨之后的顿悟,自然界的风雨无法意料,人生风雨亦是如此,在波云诡谲的官场中,自己被贬黄州的这场风雨又算什么。回想来的时候风雨萧瑟的场景,归来时,已无需再理会它是风雨还是晴天,传达出作者不仅能够接受萧瑟的人生境遇,意指被贬至黄州成为罪官,对接下来是迎接风雨抑或是迎来政治上的曙光,自己都已释然,欣然接受。从整词的意思来看,苏东坡是想向外人表示,已坦然接受现在的处境待遇,将用旷达的心胸面对人生风雨。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定风波》一词显然不及上面的那,但却是该词牌名下可读之词,同样的,这词也有序言,通过序言可知,苏轼与朋友王巩会宴饮酒时,朋友叫来一位名为“柔奴”的歌妓陪同。这位歌女是王巩贬谪岭南的时候不离不弃,苏轼得知这位歌妓在岭南陪伴友人度过了一段艰苦的岁月,于是问起柔奴道,“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奴却对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也许是被歌妓回到的有所感触加上对朋友王巩的愧疚,于是创作了这词赠予友人及这位善解人意的歌妓。从标题“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可知,这位歌妓或许已经升级为友人的小妾了,后来苏东坡被贬至岭南时,跟随她多年的歌妓朝云,不离不弃并且玉殒岭南,苏轼纳陪伴左右的歌妓为妾。或许有人为朝云不平,为啥只能为妾而不能为妻,恐怕不是苏轼不愿意,而是朝云的歌妓出身,注定不能成为士子的正室,对于士大夫身份的苏轼,不敢为了一位歌妓女子以身试法与士族传统要求对抗。

词中讲到,万里归来颜愈少,这里是指王巩和柔奴从遥远的岭南回来后,人的精神面貌应该是好很多了,所以才言之柔奴微笑时,犹带岭梅香,这里的潜台词应该苏轼安慰友人和歌妓柔奴的,从苏轼的问题便可知,岭南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心力交瘁,而北归京师后才能得以颜愈少。最尾一段,“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即词中序言所叙述的苏轼与柔奴问答,是整词的神来妙笔,蕴含了作者欣赏低微身份的歌妓柔奴,身处逆境依然能保持安之若素的高贵品性。此词的最后一句,至今仍有传诵,广泛流传于漂泊在外的游子脑海里,它能广为或许因为苏轼的这词,但其寓意所表达的内容,其创并非柔奴或者苏轼,在中唐时期,白居易就曾写到,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或许定风波的词牌之名,决定了它旗下的词具备积极豪迈的格调,苏轼的这两《定风波》词,不管是“一蓑烟雨任平生”抑或是“此心安处是吾乡”,都诠释出作者传达积极乐观心态和坦然面对逆境的乐天派形象。道家思想里面,有个说法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喻指在现实的无奈和残酷面前,要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两词都先是苏轼有强烈的道家观念,这也许是林语堂能著有《苏东坡传》的一个重要因素。苏轼的一生,在官场中两次重大沉浮,这两词皆皆源由于他的人生第一次下沉,也是这段时间,他文学成就达到高峰,他第二次下沉时,是贬谪到岭南,年过半百的他虽折腾的辛苦,也有佳作出现,但是其作品的精神及气象远不及他在贬谪黄州的时候。大部分人做不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儒家心态,在逆境时选择苏轼式豁达的心态亦好,身处逆境时,汲取下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回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和“此心安处是吾乡”等一般的心灵鸡汤,未尝不可。值得一提的是,曾经被苏轼视为荒僻的岭南,岁月荏苒不足千年,不仅不是遥远他乡和艰苦之地,而是吸引全国人民纷至沓来的安心吾乡。

热门小说推荐
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白天更新都是在改错别字,请忽略呀很多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出场之后,ta的粉粉黑黑在评论区掰头,很影响其他读者。所以就关闭评论啦。oveandeace字母站u主古青青一觉醒来,得到了一个万朝视频系统。她所制作的视频,将会被投放到诸天万界,无数历史朝代。那一日,无数个历史衍生平行世界之中,天空骤然浮现水幕。白玉京上的仙人施展留影法术,降下视频。第一期视频唐宋十大诗人,评选唐宋千古风流人物杜甫李白肯定能上榜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真是个笑话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这天幕可否有在下一席之地朱元璋谁说朕不会作诗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大俗即大雅懂不懂乾隆朕为十全老人,两千年无人可比一生作词四万,一人可抵全唐,若不是只盘点唐宋,榜上必然有朕的诗篇华夏最美诗词盘点完之后,各种视频轮番上映。孤篇压全唐李白等全唐诗人一词压两宋苏轼等词人学生们最爱的诗人居然是乾隆乾隆哈哈哈哈,果然如此,朕就是这么优秀。盘点史上十大最燃绝句,这不比博燃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寇可往,我亦可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盘点十大奇女子平阳昭公主上官婉儿柳如是古代美男卫玠在下居然被看死了邹忌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美悲情人物短命王朝宋高宗赵构什么朕配不上岳飞秦始皇朕的大秦亡于胡亥了他还杀干净了同胞兄妹晚上1o点左右更新,不更新就是还在写,还要再等注1广义的诗括诗词和曲,所以十大诗人既有诗人也有词人。2自嗨之作,人物ooc预警,私设很多,非考据向,介意者慎入。3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里诗人排行有主观色彩。排名也为了剧情服务,让剧情变得更完整。每个读者心里也有自己的排行,可以当做文中排名不分先后。4第一章已经说过了视频内容参考正史野史诗词评传等资料,为防止后面忘了标注,在文案做个总结本文提及的古诗文以及古句皆为引用。本文历史相关科普知识基本上都是查阅图书馆资料以及网络资料得来的。人物传记以及其他历史背景参考资料宋史新旧唐书等古籍,各种人物小传,百度,维基百科,知网论文等等。...

逆天狂妃:九尾邪王宠上天

逆天狂妃:九尾邪王宠上天

光怪陆离的动物世界,热血友爱的同行伙伴,与众不同的物灵师之路!关键,夫君还能量身定制?!...

元先生,情非得已

元先生,情非得已

大婚之日,元先生的青梅竹马舒晴儿一尸两命一时间,杀人嫌疑最大的新娘沐沉烟被千夫所指,锒铛入狱两年后,证据不足,昔日名媛沉冤得雪却不料她被元轩接回元家老宅,日复一日,宠妻成瘾的男人继续审问一日,沉烟忍无可忍,你特么有完没完元轩没完沉烟怒道,元先生,你有病请去医院,好吗?元轩挑起她的下巴,一字一元先生,情非得已...

重生之曙光

重生之曙光

简介关于重生之曙光宋绝,末世地球强者,壮烈牺牲后魂穿和平的平行世界,只想过平安喜乐的平凡日子,然而,强者的才华,就像沙砾堆里的钻石,是掩藏不了那晶莹剔透的光芒和荣耀的。。。...

臻璇

臻璇

作品简介这桩婚姻于她而言,不过是逃离族亲的工具,只因挡了别人的道,被人陷害,清白难辨,不得不以死明志。醒来后,从二奶奶变成了七小姐臻璇,是拼命复仇?还是走自己的路...

快穿:怂包向天借了一百个胆子

快穿:怂包向天借了一百个胆子

无cp快节奏6铭华,倒霉体质造成了她见风使舵的怂包性格,变脸大师,武力值高不自知,被老天爷骗来做任务,被赐予打不死的小强体质。做任务时,一边怂唧唧大叫着老天爷救命,一边干净利落拧断渣渣的脖子。做什么都可以怂,就是报仇不能怂,主打一个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世界一穿成鬼夫文中男配的女友,被男配献祭顶替青梅,6铭华反过来拿男友和青梅抵挡恶气,你俩一起死翘翘吧!世界二穿成被重生假千金算计嫁入乱伦家庭的真千金,6铭华反手让假千金亲身体验销魂的洞房花烛夜,然后嘎掉。世界三穿成癫公王爷要死的第五个王妃,当众揭开真相,平安和离归家,王爷被废守皇陵,半年后噶了。世界四穿成被继母和继姐卖到山沟沟里的大小姐,中途被恶徒糟蹋,6铭华反手废了恶徒的命根子,把继母和继姐也卖进了山沟沟,然后都噶了。世界五穿成被家暴至流产的女人,不能生,丈夫借种回来让原身养,6铭华反家暴回去,把丈夫家暴流产也不能生,然后借种回来,丈夫被气死,死不瞑目!世界六穿成爹失踪娘不爱的小可怜,爹回来装温柔其实想用原身的血救和心爱人的女儿,6铭华反手让亲爹自己给女儿换血,自己的女儿自己救,然后亲爹亲娘,后爹后娘都噶了!还有很多...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