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郑海珠摩梭着手中的和服,不免感慨。艺术的美,既有不分国界的共性,又有彰显本族特色的个性,譬如这件“访问装”上的“绘羽”部分,同为具有工笔画线条的刺绣,就和中国画的审美旨趣区别明显,很像日本的浮世绘。
颜思齐站在郑海珠斜后方,定定地望着她的侧影。
她比当年那个小姑娘高了许多,身量玲珑又挺拔,是个窈窕女子的模样了。
但那探究衣料时的专注神情,和一对杏眼中的熠熠光芒,仍令颜思齐有一种旧梦重温的恍惚而美好感觉。
“阿珠姑娘,这件衣服再美,终究是倭国式样,并不适合你穿。我这三年来,所裁制的衣服中,最满意的,还是你身上这套青竹褙子与织金马面裙,今日你穿起来,果然好。”
郑海珠转过头,望着颜思齐:“颜大哥,这满堂的衣服,都是你做的?”
颜思齐与她黑漆漆的眸子相对,忙以不易察觉的节奏,往后稍退几步。
他唯恐,因为离她太近而情难自禁。
他是堂堂男儿,一诺千金,既然许诺以礼相待,怎可出尔反尔,唐突佳人。
颜思齐于是将手背于身后,尽量和煦平宁地说道:“是的,每回到岱山歇整,或者谈些买卖,我都会抽空在这间屋子里,裁料子,做衣服,哪怕安静地缝一圈织金边,也会感到十分快活。我做这些衣服的时候,估摸的,是阿珠小姐你长大后的身量,总想着哪天,命人设法带到龙溪,交予你。”
郑海珠闻言,微张檀口,想说些什么,又觉得此时此境,有声不如无声。
不知阿珠姑娘原身,当年是否对颜思齐暗生少女情怀的缱绻之意,但即使自己作为一个实际的局外人来看,眼前这男子,真算得默默著相思的有情人了。
颜思齐仿佛很快就从郑海珠眼里读出了无关情悸的感动,以及又生怯惧的不知所措,他于是折身回到柳木大桌前,摆弄了一会儿木尺与辅料线头,柔声道:“阿珠小姐,我方才那番话,你莫多虑。我没有卿须怜我从我的意思,只是与你说说,这满堂华服的来历。”
他抖开那块红蓝交融的漳绒,对着窗口的亮光,细观着曼妙迷人的绒圈,语调变得和悦轻松起来:“我在平户闯荡,也是九死一生才混出些名堂,但刀口舔血的日子还长着。能偶尔缩进这间屋子里,做回原来那个小裁缝,心里倒舒坦些。”
郑海珠走过去,站在他身边,看着偏西的日光将原本珊瑚色的绒圈染得更加鲜艳,忽兴致道:“颜大哥,月兰说,岱山有个徐福亭,我想去看看。”
颜思齐剑眉一展,笑道:“我这就带你去,不过一炷香的工夫,就走到了。”
郑海珠听颜思齐提到旧事,立时加倍留意起来,生怕自己接不上细节而穿帮。
好在她在福建时抱着对历史名人好奇的态度,真的去看过颜思齐曾经经营的小裁缝铺。
她遂带着些微赧然,向颜思齐道:“你说的那些场景,我如今怎么都想不起来。但你的铺子,我带守宽离开老家前,还去瞧过。东家赁给了一户染丝作坊。”
颜思齐惘然若失地轻叹,踱到窗口,伸手将窗棂边那根不起眼的麻绳一拉。
只听“哗”地一声,郑海珠身边不远处的竹帘向上卷起,竟露出一间更大的屋子。
屋子三面墙上皆有窗户,窗外是山海开阔的景致,屋内亦十分明亮。
只见整洁光滑的青石地面上,高高低低的字型或丁字型木姜子衣架错落摆放,每个架子上都挂着格式女服,从半臂、襦裙、短衫,到褙子、斗篷、马面裙、大袖衫。
这些衣服的面料,虽然颜色、花纹、织法各异,但多为锦、缎、绢、纱之类的上等质地。
绣罗剪彩,胜却韶光无数。
云蒸霞蔚,甚是赏心悦目。
郑海珠好像进了后世的博物馆展厅,在这视觉的盛宴里,目瞪口呆。
颜思齐安静地等待片刻,似给心爱女子以充裕时间适应后,才笑容淡淡地与她解释:“三年前,我和兄弟们占了这岱山岛,作为平户港往濠境和南洋海贸船队避风、补给的所在。我给自己建了这所宅院,特地留了这间屋子,布置得和当年龙溪老家的裁缝铺差不多,只是更大些。”
他说着,走过去,取下一条鹅黄色的襦裙,继续说道:“我在这个屋子里,做的第一件衣服,便是用的我们福建的土紬。我记得,你还在及笄年岁时,常穿这样浅色的紬衣。”
“这件半臂,是纻丝。纻丝里含有麻,故而像刀剑一般有几分筋骨。我想着,你到了十六七岁的年纪,应是能撑得起半臂的气势。”
“阿珠小姐,你再看这件,它摸上去,是不是很像猫儿的毛?暖呼呼毛茸茸的?当年,成祖登基前,穿过一件素红绒袍子,乃是从波斯国传来的珍品。我大明的巧匠们,用临洮府的山羊绒,加入蚕丝,改进成丝绒料子,保暖又轻柔。我用它做成斗篷,倭国比福建寒冷许多,必定不能只穿锦罗罩衣的。”
“啊对了,还有这件,不过这式样,阿珠小姐应不认识。”颜思齐指了指角落里架子上的一件衣服。
郑海珠望过去,心道,怎地不认识,这不就是,日本的和服。
当然,暗暗自语的同时,她就酝酿出“愿问其详”的表情,好奇道:“确实从没见过。这衣服,袖子像个漏斗,腰带甚是宽阔,与我大明妇人的裙衫,很不相同。”
颜思齐点头:“这是倭国官宦人家的女眷所穿的衣服,彼等称为访问衣。上头横跨肩袖与门襟的地方,是完整连续的图案,倭国人叫作绘羽。”
“哦,很好看。”郑海珠一边由衷赞叹,一边上前细细欣赏和服上的山川与青鸾纹样的“绘羽”。
日本当年通过派遣大量的遣唐使,学习盛唐的各种器物文明,尤为着迷被他们称作“唐锦”的高级丝绸织物。在中土大唐灭亡后的数百年间,日本从天皇到贵族,都仍将中国的织物视为最奢华的珍品。
直到明朝开国,实施海禁,片板不许下海,海贸中断,中国的锦绣丝缕,渐渐淡出了东瀛市场。丰臣秀吉结束了日本的战国时代后,大兴民间丝织作坊,日本终于拥有了不再依赖中国的独立的丝织经济,并且很快就能大量出口西班牙、葡萄牙、荷兰。
郑海珠摩梭着手中的和服,不免感慨。艺术的美,既有不分国界的共性,又有彰显本族特色的个性,譬如这件“访问装”上的“绘羽”部分,同为具有工笔画线条的刺绣,就和中国画的审美旨趣区别明显,很像日本的浮世绘。
颜思齐站在郑海珠斜后方,定定地望着她的侧影。
她比当年那个小姑娘高了许多,身量玲珑又挺拔,是个窈窕女子的模样了。
但那探究衣料时的专注神情,和一对杏眼中的熠熠光芒,仍令颜思齐有一种旧梦重温的恍惚而美好感觉。
“阿珠姑娘,这件衣服再美,终究是倭国式样,并不适合你穿。我这三年来,所裁制的衣服中,最满意的,还是你身上这套青竹褙子与织金马面裙,今日你穿起来,果然好。”
郑海珠转过头,望着颜思齐:“颜大哥,这满堂的衣服,都是你做的?”
颜思齐与她黑漆漆的眸子相对,忙以不易察觉的节奏,往后稍退几步。
他唯恐,因为离她太近而情难自禁。
他是堂堂男儿,一诺千金,既然许诺以礼相待,怎可出尔反尔,唐突佳人。
颜思齐于是将手背于身后,尽量和煦平宁地说道:“是的,每回到岱山歇整,或者谈些买卖,我都会抽空在这间屋子里,裁料子,做衣服,哪怕安静地缝一圈织金边,也会感到十分快活。我做这些衣服的时候,估摸的,是阿珠小姐你长大后的身量,总想着哪天,命人设法带到龙溪,交予你。”
郑海珠闻言,微张檀口,想说些什么,又觉得此时此境,有声不如无声。
(男女主双重生破镜不重圆渣夫后悔病娇温暖男配上位)前世身为太子妃的崔韫欢为了扶持夫君,脱下罗裙置身涉入边境作战。十几年的刀剑舔血操劳一声。太子登基后,等待她的却是一条白伶满满抄斩,只为了给渣男的白月光让路,避免外戚干政。再次重生后,她绝不做那个贤惠妻,发誓退婚永不往来。高处不胜寒,宋连奕一生活在利用和权术里。直到枕边人死在眼前时,他才知何为情爱。急火攻心吐血而亡,再次睁眼回到过去他想好好补偿,却看到崔韫欢决绝离去的身影。绝不原囿!!!内阁新秀温墨韬励志成为一代贤臣,可冰冷的四周骤然涌入一抹明艳的光亮,他不惜为那箫韫欢付出性命,其实当个佞臣也不错。...
锦离表拦我,我要穿梭万千小世界积攒绿色光环,绿出一片新天地。我锦离,身不沾一根纱穿过幽邃虫洞,降落虚海。茫茫虚海,锦离45度角仰望天空,仿佛看见波澜壮阔的绿云罩顶。海的那边有一个美丽传说,重回巅峰,...
百鬼围家宅,我身陷危机!爷爷为了救我,为我安排下一桩婚事...
宋野本已经死了。但他又重生了。重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媳妇儿刚生产的那一天。上一世,他浑浑噩噩,靠着媳妇儿的软饭和女儿的软饭活过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重生199o渔村时代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一朝穿越到末世,与一个破系统相依为命,本该走普度众生世界和平路的她却意外走出了一条生财之道注意本书也许会很重口,介意者请绕道,这是与小可爱一起想的文,作者选择玻璃心,不接受任何剧情方面的批评...
简介关于托身锋刃里癫狂的乱世,无休的厮杀,杜乘锋觉得,自己大概是这个乱世中唯一的正常人了。他只想要过好自己的日子,这应该不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