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三章 风将起(第1页)

马车晃晃悠悠地一路向前,外头不断传来小贩的叫卖声和市井的嘈杂声音。朱祁钰稳坐车中,问完这句话之后,便平静地望着成敬,脸上看不出神色。前世的时候,他是极信任成敬的,重用程度甚至还要重于兴安,任用了不少由成敬举荐的内宦。但是经历过南宫复辟之后,朱祁钰的心中始终有一道越不过去的坎儿。那就是曹吉祥,这个夺门之变的主谋之一,最开始是成敬一力保举的重活一世,朱祁钰亦暗中调查了一番,但是始终找不到任何,成敬和曹吉祥之前的牵连。成敬想了想,答道:“内臣在宫中时,曾蒙先皇恩遇,和王振等人在内书房待过一段时间,教授内宦读书识字,相熟之人倒是有的,但是自从皇上登基之后,重用王振,因而臣在内宦当中相熟的人,大多都不受重用,若说能够用得上的,也有几个”内书房是先皇所设,太祖之时,本令内宦不得识字,但是先皇时提拔司礼监分担政务压力,自然不能让这些内臣大字不识,因而便设立了内书房。成敬是进士出身,因罪被罚没入宫,他的学识自然是顶尖的,做内书房的教官自然是绰绰有余。除了成敬之外,王振和金英也在内书房当过教官,金英自不必说,王振在入宫之前,也是有秀才功名的,当时内书房初设,被遣去做教官并不奇怪。成敬的话,其实说得已经很明白了。内宦当中,也是讲究派系的,每个内宦入宫,要拜一个资历深厚的内官当“干爹”,背靠大树才好站稳脚跟。内书房设立之后,又多了一层师生的关系。王振既然是内书房的教官,那么他上位之后,自然重用的是自己人,相比之下,被遣出宫外的成敬这一脉,自然也就被打击到了边缘地带。要知道,内宦之间的斗争,可丝毫都不比外朝要轻松,甚至更加的残酷,成敬还能有几个相熟的在宫中站稳脚跟,已经算不错了朱祁钰神色不动,继续问道:“都有谁?”成敬道:“最紧要的是内官监少监王诚、还有便是直殿监掌司张永、惜薪司司正舒良、浣衣局副使王勤”朱祁钰点了点头,的确都不是什么紧要职位。这几个名字他倒是熟悉,都是前世成敬举荐给他的人,而且十分忠心好用。犹豫了一下,朱祁钰还是开口问道:“你可听过,曹吉祥此人?”成敬略略有些诧异,不知朱祁钰何意,但是还是开口答道:“知道,此人是司设局太监,属于王振一党,不过内臣和他并无往来,据说如今,受圣命在浙江监军。”并无往来吗?那当初,成敬为何会力保他呢?朱祁钰拧了拧眉,没有再问。眼下不是调查这个的时候,刚刚成敬的一句话,倒是提醒了他,虽然成敬举荐了曹吉祥,但是除了曹吉祥之外,成敬举荐的人还有很多。毕竟他出身宫中,又曾在内书房为教官,可用之人很多。除了曹吉祥之外,成敬举荐的其他人,纵然是出过一些小纰漏,但是大多数还是忠心的。尤其是刚刚提到的舒良,王勤等人,最后都是他十分信任的内官,至死都不曾背叛他。曹吉祥之事或许另有隐情,但是至少目前看来,成敬还是可信的。想了想,朱祁钰开口道:“你刚刚说,舒良如今在惜薪司供职?”成敬点了点头。宫中有二十四衙门,分别是十二监,四司,八局。其中十二监基本上管理的是宫中的各种仪仗,洒扫等一应杂务,四司则负责宫内日常所需物品的供应,八局更多的则是负责宫外的一应采买杂务。其中最金贵的是十二监,因为负责的都是宫内的事务,时常能够接触到宫中贵人,说不定便有机会受到重用。至于四司和八局,分掌的事务不同,地位也各有高低。惜薪司主掌宫内所用薪炭,没有太大的油水,算是不上不下的衙门。沉吟片刻,朱祁钰在成敬的耳边说了几句话,成敬听完之后,拱了拱手,便在前方下了马车不多时,朱祁钰到了王府,在丫鬟仆妇的侍奉下换了衣裳,便将汪氏唤了过来。他在景阳宫中,回想起青珠曾刻意提起过,汪氏清晨去拜见吴贤妃,孙太后派的人午后方至。出宫之前,吴贤妃又频频提起汪氏,甚至还说什么珠子的事儿,朱祁钰岂会听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定然是吴贤妃察觉到孙太后的动作,所以提前将不方便说的话,交代给了汪氏没过多久,汪氏便走了进来,刚一进门,朱祁钰便挥手屏退了侍奉的婢女,身旁只留了兴安和流環两个人。听了朱祁钰的叙述,汪氏顿时一惊,抓着他的衣袖,紧张地问道:“这么说母妃被软禁了?”朱祁钰摇了摇头,道:“还不至于软禁,毕竟还没有什么事情生,太后娘娘师出无名,必会受到外朝反对,但是监视和限制行动是肯定的,听青珠姑姑的意思,母妃如今只能往慈宁宫和坤宁宫去,其他地方,怕是去不得”“对了,你出宫前,母妃可有什么事情交代你?”汪氏想了想,从袖中拿出一只精致的香囊,递给朱祁钰,道:“倒是没说什么,只说让妾身将这香囊务必交给王爷。”朱祁钰接过香囊,翻看了片刻。出宫之前,吴贤妃也说过此事,说她缝了个香囊,要放他幼时佩戴的一颗珠子进去,所以让汪氏带回了王府,还特意嘱托要给她捎回去。当时朱祁钰应了下来,但是他当时就明白,这是吴氏在提醒他回来之后,务必来见汪氏。他的确有一颗珠子,是先皇赐下的,但是因为幼时顽劣,那珠子早就不知道丢哪去了,当初吴氏还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怎么可能在郕王府?想起吴氏当时说话的神情,朱祁钰忽然转头道:“兴安,拿把剪刀来。”兴安点了点头,不多时便从外间回来,将一把小巧的剪刀递了过来。朱祁钰拿起剪刀,沿着针脚细细的将香囊拆开,将里头的香粉倒在碗中,然而却只是普通的香粉。汪氏见他皱起了眉头,不由得担心问道:“王爷,怎么了?”“母妃出宫之前,特意让我来见你,还说要你明日将香囊送回去,我本以为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可是”瞧了瞧碗里的香粉,朱祁钰一阵皱眉,若是香囊当中没有暗藏东西,那么这玄机又在哪呢?汪氏闻言,伸手在香粉当中划拉了片刻,又拿起香囊捏了捏,脸上露出一丝惊疑不定的神色,随即抄起桌上的剪刀,将香囊的上方齐齐剪开。“王爷,有夹层”汪氏将香囊递过来,朱祁钰一瞧,果不其然,香囊的外层丝绸和内衬中间,缝了了一层锦帛。将内衬彻底拆掉,又沿着针脚将锦帛取出,摊在桌案上,朱祁钰才细细看去。指挥佥事孟瑛,光禄寺少卿陈诚,吏部郎中刘文,户科给事中李侃,礼科给事中周鉴,山西道监察御史李英“这是”汪氏探过身子来,同样看着,不过她并不熟悉朝政,看得自然是一头雾水,只能大略看明白,这是一份朝臣的名单,大概有二三十人,从官职上看,似乎颇有几个份量不轻的大臣。朱祁钰沉吟片刻,开口道:“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太后娘娘在外朝能够影响到的朝臣名单。”孙太后在朝中是有影响力的,这一点朱祁钰早就知道。毕竟她执掌六宫多年,又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后,就算是不刻意去经营势力,也会有不少外朝的官员,想要通过她得到重用。经年累月的下来,这股势力也不容小觑。前世的时候,朱祁钰完全是被文臣们硬生生推上了皇位,所以这股势力还没来得及动用,就隐匿了起来。直到后来的夺门之变时,朱祁钰都没有能够完全的摸透孙太后在朝中究竟安插了多少人。如今再看这份名单,朱祁钰的心中多前世的事情,也多了几分通透。所幸的是,孙太后毕竟没有提前准备,皇帝是她的儿子,她提拔这些朝臣不过顺手为之,并非刻意经营,所以官阶都不高。这二十多人中,有一半左右都是勋戚,文臣多是科道官,让朱祁钰感到诧异的是,甚至还有六部侍郎级别的人物,所幸,几个紧要的地方以及六部七卿,皆不在其中。将锦帛收起,朱祁钰闭目思量了片刻,睁开眼睛,道:“芸娘,你明日清晨进宫一趟,到时你”后面的几句话,朱祁钰压低了声音,贴在汪氏耳边说了。听完之后,汪氏咬了咬下唇,道:“王爷,可是有大事要生?”朱祁钰没说话,过了片刻,回答道:“虽是冒险而为,但箭在弦上,不得不,明日宫中,你将兴安和成敬都带过去,若真遇事,护好母妃和你,其余不必担忧”窗外一阵秋风吹过,不知何时,一弯小小的月牙已经挂上了半空,将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今夜,不知多少人无眠

马车晃晃悠悠地一路向前,外头不断传来小贩的叫卖声和市井的嘈杂声音。朱祁钰稳坐车中,问完这句话之后,便平静地望着成敬,脸上看不出神色。前世的时候,他是极信任成敬的,重用程度甚至还要重于兴安,任用了不少由成敬举荐的内宦。但是经历过南宫复辟之后,朱祁钰的心中始终有一道越不过去的坎儿。那就是曹吉祥,这个夺门之变的主谋之一,最开始是成敬一力保举的重活一世,朱祁钰亦暗中调查了一番,但是始终找不到任何,成敬和曹吉祥之前的牵连。成敬想了想,答道:“内臣在宫中时,曾蒙先皇恩遇,和王振等人在内书房待过一段时间,教授内宦读书识字,相熟之人倒是有的,但是自从皇上登基之后,重用王振,因而臣在内宦当中相熟的人,大多都不受重用,若说能够用得上的,也有几个”内书房是先皇所设,太祖之时,本令内宦不得识字,但是先皇时提拔司礼监分担政务压力,自然不能让这些内臣大字不识,因而便设立了内书房。成敬是进士出身,因罪被罚没入宫,他的学识自然是顶尖的,做内书房的教官自然是绰绰有余。除了成敬之外,王振和金英也在内书房当过教官,金英自不必说,王振在入宫之前,也是有秀才功名的,当时内书房初设,被遣去做教官并不奇怪。成敬的话,其实说得已经很明白了。内宦当中,也是讲究派系的,每个内宦入宫,要拜一个资历深厚的内官当“干爹”,背靠大树才好站稳脚跟。内书房设立之后,又多了一层师生的关系。王振既然是内书房的教官,那么他上位之后,自然重用的是自己人,相比之下,被遣出宫外的成敬这一脉,自然也就被打击到了边缘地带。要知道,内宦之间的斗争,可丝毫都不比外朝要轻松,甚至更加的残酷,成敬还能有几个相熟的在宫中站稳脚跟,已经算不错了朱祁钰神色不动,继续问道:“都有谁?”成敬道:“最紧要的是内官监少监王诚、还有便是直殿监掌司张永、惜薪司司正舒良、浣衣局副使王勤”朱祁钰点了点头,的确都不是什么紧要职位。这几个名字他倒是熟悉,都是前世成敬举荐给他的人,而且十分忠心好用。犹豫了一下,朱祁钰还是开口问道:“你可听过,曹吉祥此人?”成敬略略有些诧异,不知朱祁钰何意,但是还是开口答道:“知道,此人是司设局太监,属于王振一党,不过内臣和他并无往来,据说如今,受圣命在浙江监军。”并无往来吗?那当初,成敬为何会力保他呢?朱祁钰拧了拧眉,没有再问。眼下不是调查这个的时候,刚刚成敬的一句话,倒是提醒了他,虽然成敬举荐了曹吉祥,但是除了曹吉祥之外,成敬举荐的人还有很多。毕竟他出身宫中,又曾在内书房为教官,可用之人很多。除了曹吉祥之外,成敬举荐的其他人,纵然是出过一些小纰漏,但是大多数还是忠心的。尤其是刚刚提到的舒良,王勤等人,最后都是他十分信任的内官,至死都不曾背叛他。曹吉祥之事或许另有隐情,但是至少目前看来,成敬还是可信的。想了想,朱祁钰开口道:“你刚刚说,舒良如今在惜薪司供职?”成敬点了点头。宫中有二十四衙门,分别是十二监,四司,八局。其中十二监基本上管理的是宫中的各种仪仗,洒扫等一应杂务,四司则负责宫内日常所需物品的供应,八局更多的则是负责宫外的一应采买杂务。其中最金贵的是十二监,因为负责的都是宫内的事务,时常能够接触到宫中贵人,说不定便有机会受到重用。至于四司和八局,分掌的事务不同,地位也各有高低。惜薪司主掌宫内所用薪炭,没有太大的油水,算是不上不下的衙门。沉吟片刻,朱祁钰在成敬的耳边说了几句话,成敬听完之后,拱了拱手,便在前方下了马车不多时,朱祁钰到了王府,在丫鬟仆妇的侍奉下换了衣裳,便将汪氏唤了过来。他在景阳宫中,回想起青珠曾刻意提起过,汪氏清晨去拜见吴贤妃,孙太后派的人午后方至。出宫之前,吴贤妃又频频提起汪氏,甚至还说什么珠子的事儿,朱祁钰岂会听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定然是吴贤妃察觉到孙太后的动作,所以提前将不方便说的话,交代给了汪氏没过多久,汪氏便走了进来,刚一进门,朱祁钰便挥手屏退了侍奉的婢女,身旁只留了兴安和流環两个人。听了朱祁钰的叙述,汪氏顿时一惊,抓着他的衣袖,紧张地问道:“这么说母妃被软禁了?”朱祁钰摇了摇头,道:“还不至于软禁,毕竟还没有什么事情生,太后娘娘师出无名,必会受到外朝反对,但是监视和限制行动是肯定的,听青珠姑姑的意思,母妃如今只能往慈宁宫和坤宁宫去,其他地方,怕是去不得”“对了,你出宫前,母妃可有什么事情交代你?”汪氏想了想,从袖中拿出一只精致的香囊,递给朱祁钰,道:“倒是没说什么,只说让妾身将这香囊务必交给王爷。”朱祁钰接过香囊,翻看了片刻。出宫之前,吴贤妃也说过此事,说她缝了个香囊,要放他幼时佩戴的一颗珠子进去,所以让汪氏带回了王府,还特意嘱托要给她捎回去。当时朱祁钰应了下来,但是他当时就明白,这是吴氏在提醒他回来之后,务必来见汪氏。他的确有一颗珠子,是先皇赐下的,但是因为幼时顽劣,那珠子早就不知道丢哪去了,当初吴氏还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怎么可能在郕王府?想起吴氏当时说话的神情,朱祁钰忽然转头道:“兴安,拿把剪刀来。”兴安点了点头,不多时便从外间回来,将一把小巧的剪刀递了过来。朱祁钰拿起剪刀,沿着针脚细细的将香囊拆开,将里头的香粉倒在碗中,然而却只是普通的香粉。汪氏见他皱起了眉头,不由得担心问道:“王爷,怎么了?”“母妃出宫之前,特意让我来见你,还说要你明日将香囊送回去,我本以为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可是”瞧了瞧碗里的香粉,朱祁钰一阵皱眉,若是香囊当中没有暗藏东西,那么这玄机又在哪呢?汪氏闻言,伸手在香粉当中划拉了片刻,又拿起香囊捏了捏,脸上露出一丝惊疑不定的神色,随即抄起桌上的剪刀,将香囊的上方齐齐剪开。“王爷,有夹层”汪氏将香囊递过来,朱祁钰一瞧,果不其然,香囊的外层丝绸和内衬中间,缝了了一层锦帛。将内衬彻底拆掉,又沿着针脚将锦帛取出,摊在桌案上,朱祁钰才细细看去。指挥佥事孟瑛,光禄寺少卿陈诚,吏部郎中刘文,户科给事中李侃,礼科给事中周鉴,山西道监察御史李英“这是”汪氏探过身子来,同样看着,不过她并不熟悉朝政,看得自然是一头雾水,只能大略看明白,这是一份朝臣的名单,大概有二三十人,从官职上看,似乎颇有几个份量不轻的大臣。朱祁钰沉吟片刻,开口道:“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太后娘娘在外朝能够影响到的朝臣名单。”孙太后在朝中是有影响力的,这一点朱祁钰早就知道。毕竟她执掌六宫多年,又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后,就算是不刻意去经营势力,也会有不少外朝的官员,想要通过她得到重用。经年累月的下来,这股势力也不容小觑。前世的时候,朱祁钰完全是被文臣们硬生生推上了皇位,所以这股势力还没来得及动用,就隐匿了起来。直到后来的夺门之变时,朱祁钰都没有能够完全的摸透孙太后在朝中究竟安插了多少人。如今再看这份名单,朱祁钰的心中多前世的事情,也多了几分通透。所幸的是,孙太后毕竟没有提前准备,皇帝是她的儿子,她提拔这些朝臣不过顺手为之,并非刻意经营,所以官阶都不高。这二十多人中,有一半左右都是勋戚,文臣多是科道官,让朱祁钰感到诧异的是,甚至还有六部侍郎级别的人物,所幸,几个紧要的地方以及六部七卿,皆不在其中。将锦帛收起,朱祁钰闭目思量了片刻,睁开眼睛,道:“芸娘,你明日清晨进宫一趟,到时你”后面的几句话,朱祁钰压低了声音,贴在汪氏耳边说了。听完之后,汪氏咬了咬下唇,道:“王爷,可是有大事要生?”朱祁钰没说话,过了片刻,回答道:“虽是冒险而为,但箭在弦上,不得不,明日宫中,你将兴安和成敬都带过去,若真遇事,护好母妃和你,其余不必担忧”窗外一阵秋风吹过,不知何时,一弯小小的月牙已经挂上了半空,将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今夜,不知多少人无眠

马车晃晃悠悠地一路向前,外头不断传来小贩的叫卖声和市井的嘈杂声音。朱祁钰稳坐车中,问完这句话之后,便平静地望着成敬,脸上看不出神色。前世的时候,他是极信任成敬的,重用程度甚至还要重于兴安,任用了不少由成敬举荐的内宦。但是经历过南宫复辟之后,朱祁钰的心中始终有一道越不过去的坎儿。那就是曹吉祥,这个夺门之变的主谋之一,最开始是成敬一力保举的重活一世,朱祁钰亦暗中调查了一番,但是始终找不到任何,成敬和曹吉祥之前的牵连。成敬想了想,答道:“内臣在宫中时,曾蒙先皇恩遇,和王振等人在内书房待过一段时间,教授内宦读书识字,相熟之人倒是有的,但是自从皇上登基之后,重用王振,因而臣在内宦当中相熟的人,大多都不受重用,若说能够用得上的,也有几个”内书房是先皇所设,太祖之时,本令内宦不得识字,但是先皇时提拔司礼监分担政务压力,自然不能让这些内臣大字不识,因而便设立了内书房。成敬是进士出身,因罪被罚没入宫,他的学识自然是顶尖的,做内书房的教官自然是绰绰有余。除了成敬之外,王振和金英也在内书房当过教官,金英自不必说,王振在入宫之前,也是有秀才功名的,当时内书房初设,被遣去做教官并不奇怪。成敬的话,其实说得已经很明白了。内宦当中,也是讲究派系的,每个内宦入宫,要拜一个资历深厚的内官当“干爹”,背靠大树才好站稳脚跟。内书房设立之后,又多了一层师生的关系。王振既然是内书房的教官,那么他上位之后,自然重用的是自己人,相比之下,被遣出宫外的成敬这一脉,自然也就被打击到了边缘地带。要知道,内宦之间的斗争,可丝毫都不比外朝要轻松,甚至更加的残酷,成敬还能有几个相熟的在宫中站稳脚跟,已经算不错了朱祁钰神色不动,继续问道:“都有谁?”成敬道:“最紧要的是内官监少监王诚、还有便是直殿监掌司张永、惜薪司司正舒良、浣衣局副使王勤”朱祁钰点了点头,的确都不是什么紧要职位。这几个名字他倒是熟悉,都是前世成敬举荐给他的人,而且十分忠心好用。犹豫了一下,朱祁钰还是开口问道:“你可听过,曹吉祥此人?”成敬略略有些诧异,不知朱祁钰何意,但是还是开口答道:“知道,此人是司设局太监,属于王振一党,不过内臣和他并无往来,据说如今,受圣命在浙江监军。”并无往来吗?那当初,成敬为何会力保他呢?朱祁钰拧了拧眉,没有再问。眼下不是调查这个的时候,刚刚成敬的一句话,倒是提醒了他,虽然成敬举荐了曹吉祥,但是除了曹吉祥之外,成敬举荐的人还有很多。毕竟他出身宫中,又曾在内书房为教官,可用之人很多。除了曹吉祥之外,成敬举荐的其他人,纵然是出过一些小纰漏,但是大多数还是忠心的。尤其是刚刚提到的舒良,王勤等人,最后都是他十分信任的内官,至死都不曾背叛他。曹吉祥之事或许另有隐情,但是至少目前看来,成敬还是可信的。想了想,朱祁钰开口道:“你刚刚说,舒良如今在惜薪司供职?”成敬点了点头。宫中有二十四衙门,分别是十二监,四司,八局。其中十二监基本上管理的是宫中的各种仪仗,洒扫等一应杂务,四司则负责宫内日常所需物品的供应,八局更多的则是负责宫外的一应采买杂务。其中最金贵的是十二监,因为负责的都是宫内的事务,时常能够接触到宫中贵人,说不定便有机会受到重用。至于四司和八局,分掌的事务不同,地位也各有高低。惜薪司主掌宫内所用薪炭,没有太大的油水,算是不上不下的衙门。沉吟片刻,朱祁钰在成敬的耳边说了几句话,成敬听完之后,拱了拱手,便在前方下了马车不多时,朱祁钰到了王府,在丫鬟仆妇的侍奉下换了衣裳,便将汪氏唤了过来。他在景阳宫中,回想起青珠曾刻意提起过,汪氏清晨去拜见吴贤妃,孙太后派的人午后方至。出宫之前,吴贤妃又频频提起汪氏,甚至还说什么珠子的事儿,朱祁钰岂会听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定然是吴贤妃察觉到孙太后的动作,所以提前将不方便说的话,交代给了汪氏没过多久,汪氏便走了进来,刚一进门,朱祁钰便挥手屏退了侍奉的婢女,身旁只留了兴安和流環两个人。听了朱祁钰的叙述,汪氏顿时一惊,抓着他的衣袖,紧张地问道:“这么说母妃被软禁了?”朱祁钰摇了摇头,道:“还不至于软禁,毕竟还没有什么事情生,太后娘娘师出无名,必会受到外朝反对,但是监视和限制行动是肯定的,听青珠姑姑的意思,母妃如今只能往慈宁宫和坤宁宫去,其他地方,怕是去不得”“对了,你出宫前,母妃可有什么事情交代你?”汪氏想了想,从袖中拿出一只精致的香囊,递给朱祁钰,道:“倒是没说什么,只说让妾身将这香囊务必交给王爷。”朱祁钰接过香囊,翻看了片刻。出宫之前,吴贤妃也说过此事,说她缝了个香囊,要放他幼时佩戴的一颗珠子进去,所以让汪氏带回了王府,还特意嘱托要给她捎回去。当时朱祁钰应了下来,但是他当时就明白,这是吴氏在提醒他回来之后,务必来见汪氏。他的确有一颗珠子,是先皇赐下的,但是因为幼时顽劣,那珠子早就不知道丢哪去了,当初吴氏还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怎么可能在郕王府?想起吴氏当时说话的神情,朱祁钰忽然转头道:“兴安,拿把剪刀来。”兴安点了点头,不多时便从外间回来,将一把小巧的剪刀递了过来。朱祁钰拿起剪刀,沿着针脚细细的将香囊拆开,将里头的香粉倒在碗中,然而却只是普通的香粉。汪氏见他皱起了眉头,不由得担心问道:“王爷,怎么了?”“母妃出宫之前,特意让我来见你,还说要你明日将香囊送回去,我本以为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可是”瞧了瞧碗里的香粉,朱祁钰一阵皱眉,若是香囊当中没有暗藏东西,那么这玄机又在哪呢?汪氏闻言,伸手在香粉当中划拉了片刻,又拿起香囊捏了捏,脸上露出一丝惊疑不定的神色,随即抄起桌上的剪刀,将香囊的上方齐齐剪开。“王爷,有夹层”汪氏将香囊递过来,朱祁钰一瞧,果不其然,香囊的外层丝绸和内衬中间,缝了了一层锦帛。将内衬彻底拆掉,又沿着针脚将锦帛取出,摊在桌案上,朱祁钰才细细看去。指挥佥事孟瑛,光禄寺少卿陈诚,吏部郎中刘文,户科给事中李侃,礼科给事中周鉴,山西道监察御史李英“这是”汪氏探过身子来,同样看着,不过她并不熟悉朝政,看得自然是一头雾水,只能大略看明白,这是一份朝臣的名单,大概有二三十人,从官职上看,似乎颇有几个份量不轻的大臣。朱祁钰沉吟片刻,开口道:“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太后娘娘在外朝能够影响到的朝臣名单。”孙太后在朝中是有影响力的,这一点朱祁钰早就知道。毕竟她执掌六宫多年,又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后,就算是不刻意去经营势力,也会有不少外朝的官员,想要通过她得到重用。经年累月的下来,这股势力也不容小觑。前世的时候,朱祁钰完全是被文臣们硬生生推上了皇位,所以这股势力还没来得及动用,就隐匿了起来。直到后来的夺门之变时,朱祁钰都没有能够完全的摸透孙太后在朝中究竟安插了多少人。如今再看这份名单,朱祁钰的心中多前世的事情,也多了几分通透。所幸的是,孙太后毕竟没有提前准备,皇帝是她的儿子,她提拔这些朝臣不过顺手为之,并非刻意经营,所以官阶都不高。这二十多人中,有一半左右都是勋戚,文臣多是科道官,让朱祁钰感到诧异的是,甚至还有六部侍郎级别的人物,所幸,几个紧要的地方以及六部七卿,皆不在其中。将锦帛收起,朱祁钰闭目思量了片刻,睁开眼睛,道:“芸娘,你明日清晨进宫一趟,到时你”后面的几句话,朱祁钰压低了声音,贴在汪氏耳边说了。听完之后,汪氏咬了咬下唇,道:“王爷,可是有大事要生?”朱祁钰没说话,过了片刻,回答道:“虽是冒险而为,但箭在弦上,不得不,明日宫中,你将兴安和成敬都带过去,若真遇事,护好母妃和你,其余不必担忧”窗外一阵秋风吹过,不知何时,一弯小小的月牙已经挂上了半空,将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今夜,不知多少人无眠

马车晃晃悠悠地一路向前,外头不断传来小贩的叫卖声和市井的嘈杂声音。朱祁钰稳坐车中,问完这句话之后,便平静地望着成敬,脸上看不出神色。前世的时候,他是极信任成敬的,重用程度甚至还要重于兴安,任用了不少由成敬举荐的内宦。但是经历过南宫复辟之后,朱祁钰的心中始终有一道越不过去的坎儿。那就是曹吉祥,这个夺门之变的主谋之一,最开始是成敬一力保举的重活一世,朱祁钰亦暗中调查了一番,但是始终找不到任何,成敬和曹吉祥之前的牵连。成敬想了想,答道:“内臣在宫中时,曾蒙先皇恩遇,和王振等人在内书房待过一段时间,教授内宦读书识字,相熟之人倒是有的,但是自从皇上登基之后,重用王振,因而臣在内宦当中相熟的人,大多都不受重用,若说能够用得上的,也有几个”内书房是先皇所设,太祖之时,本令内宦不得识字,但是先皇时提拔司礼监分担政务压力,自然不能让这些内臣大字不识,因而便设立了内书房。成敬是进士出身,因罪被罚没入宫,他的学识自然是顶尖的,做内书房的教官自然是绰绰有余。除了成敬之外,王振和金英也在内书房当过教官,金英自不必说,王振在入宫之前,也是有秀才功名的,当时内书房初设,被遣去做教官并不奇怪。成敬的话,其实说得已经很明白了。内宦当中,也是讲究派系的,每个内宦入宫,要拜一个资历深厚的内官当“干爹”,背靠大树才好站稳脚跟。内书房设立之后,又多了一层师生的关系。王振既然是内书房的教官,那么他上位之后,自然重用的是自己人,相比之下,被遣出宫外的成敬这一脉,自然也就被打击到了边缘地带。要知道,内宦之间的斗争,可丝毫都不比外朝要轻松,甚至更加的残酷,成敬还能有几个相熟的在宫中站稳脚跟,已经算不错了朱祁钰神色不动,继续问道:“都有谁?”成敬道:“最紧要的是内官监少监王诚、还有便是直殿监掌司张永、惜薪司司正舒良、浣衣局副使王勤”朱祁钰点了点头,的确都不是什么紧要职位。这几个名字他倒是熟悉,都是前世成敬举荐给他的人,而且十分忠心好用。犹豫了一下,朱祁钰还是开口问道:“你可听过,曹吉祥此人?”成敬略略有些诧异,不知朱祁钰何意,但是还是开口答道:“知道,此人是司设局太监,属于王振一党,不过内臣和他并无往来,据说如今,受圣命在浙江监军。”并无往来吗?那当初,成敬为何会力保他呢?朱祁钰拧了拧眉,没有再问。眼下不是调查这个的时候,刚刚成敬的一句话,倒是提醒了他,虽然成敬举荐了曹吉祥,但是除了曹吉祥之外,成敬举荐的人还有很多。毕竟他出身宫中,又曾在内书房为教官,可用之人很多。除了曹吉祥之外,成敬举荐的其他人,纵然是出过一些小纰漏,但是大多数还是忠心的。尤其是刚刚提到的舒良,王勤等人,最后都是他十分信任的内官,至死都不曾背叛他。曹吉祥之事或许另有隐情,但是至少目前看来,成敬还是可信的。想了想,朱祁钰开口道:“你刚刚说,舒良如今在惜薪司供职?”成敬点了点头。宫中有二十四衙门,分别是十二监,四司,八局。其中十二监基本上管理的是宫中的各种仪仗,洒扫等一应杂务,四司则负责宫内日常所需物品的供应,八局更多的则是负责宫外的一应采买杂务。其中最金贵的是十二监,因为负责的都是宫内的事务,时常能够接触到宫中贵人,说不定便有机会受到重用。至于四司和八局,分掌的事务不同,地位也各有高低。惜薪司主掌宫内所用薪炭,没有太大的油水,算是不上不下的衙门。沉吟片刻,朱祁钰在成敬的耳边说了几句话,成敬听完之后,拱了拱手,便在前方下了马车不多时,朱祁钰到了王府,在丫鬟仆妇的侍奉下换了衣裳,便将汪氏唤了过来。他在景阳宫中,回想起青珠曾刻意提起过,汪氏清晨去拜见吴贤妃,孙太后派的人午后方至。出宫之前,吴贤妃又频频提起汪氏,甚至还说什么珠子的事儿,朱祁钰岂会听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定然是吴贤妃察觉到孙太后的动作,所以提前将不方便说的话,交代给了汪氏没过多久,汪氏便走了进来,刚一进门,朱祁钰便挥手屏退了侍奉的婢女,身旁只留了兴安和流環两个人。听了朱祁钰的叙述,汪氏顿时一惊,抓着他的衣袖,紧张地问道:“这么说母妃被软禁了?”朱祁钰摇了摇头,道:“还不至于软禁,毕竟还没有什么事情生,太后娘娘师出无名,必会受到外朝反对,但是监视和限制行动是肯定的,听青珠姑姑的意思,母妃如今只能往慈宁宫和坤宁宫去,其他地方,怕是去不得”“对了,你出宫前,母妃可有什么事情交代你?”汪氏想了想,从袖中拿出一只精致的香囊,递给朱祁钰,道:“倒是没说什么,只说让妾身将这香囊务必交给王爷。”朱祁钰接过香囊,翻看了片刻。出宫之前,吴贤妃也说过此事,说她缝了个香囊,要放他幼时佩戴的一颗珠子进去,所以让汪氏带回了王府,还特意嘱托要给她捎回去。当时朱祁钰应了下来,但是他当时就明白,这是吴氏在提醒他回来之后,务必来见汪氏。他的确有一颗珠子,是先皇赐下的,但是因为幼时顽劣,那珠子早就不知道丢哪去了,当初吴氏还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怎么可能在郕王府?想起吴氏当时说话的神情,朱祁钰忽然转头道:“兴安,拿把剪刀来。”兴安点了点头,不多时便从外间回来,将一把小巧的剪刀递了过来。朱祁钰拿起剪刀,沿着针脚细细的将香囊拆开,将里头的香粉倒在碗中,然而却只是普通的香粉。汪氏见他皱起了眉头,不由得担心问道:“王爷,怎么了?”“母妃出宫之前,特意让我来见你,还说要你明日将香囊送回去,我本以为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可是”瞧了瞧碗里的香粉,朱祁钰一阵皱眉,若是香囊当中没有暗藏东西,那么这玄机又在哪呢?汪氏闻言,伸手在香粉当中划拉了片刻,又拿起香囊捏了捏,脸上露出一丝惊疑不定的神色,随即抄起桌上的剪刀,将香囊的上方齐齐剪开。“王爷,有夹层”汪氏将香囊递过来,朱祁钰一瞧,果不其然,香囊的外层丝绸和内衬中间,缝了了一层锦帛。将内衬彻底拆掉,又沿着针脚将锦帛取出,摊在桌案上,朱祁钰才细细看去。指挥佥事孟瑛,光禄寺少卿陈诚,吏部郎中刘文,户科给事中李侃,礼科给事中周鉴,山西道监察御史李英“这是”汪氏探过身子来,同样看着,不过她并不熟悉朝政,看得自然是一头雾水,只能大略看明白,这是一份朝臣的名单,大概有二三十人,从官职上看,似乎颇有几个份量不轻的大臣。朱祁钰沉吟片刻,开口道:“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太后娘娘在外朝能够影响到的朝臣名单。”孙太后在朝中是有影响力的,这一点朱祁钰早就知道。毕竟她执掌六宫多年,又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后,就算是不刻意去经营势力,也会有不少外朝的官员,想要通过她得到重用。经年累月的下来,这股势力也不容小觑。前世的时候,朱祁钰完全是被文臣们硬生生推上了皇位,所以这股势力还没来得及动用,就隐匿了起来。直到后来的夺门之变时,朱祁钰都没有能够完全的摸透孙太后在朝中究竟安插了多少人。如今再看这份名单,朱祁钰的心中多前世的事情,也多了几分通透。所幸的是,孙太后毕竟没有提前准备,皇帝是她的儿子,她提拔这些朝臣不过顺手为之,并非刻意经营,所以官阶都不高。这二十多人中,有一半左右都是勋戚,文臣多是科道官,让朱祁钰感到诧异的是,甚至还有六部侍郎级别的人物,所幸,几个紧要的地方以及六部七卿,皆不在其中。将锦帛收起,朱祁钰闭目思量了片刻,睁开眼睛,道:“芸娘,你明日清晨进宫一趟,到时你”后面的几句话,朱祁钰压低了声音,贴在汪氏耳边说了。听完之后,汪氏咬了咬下唇,道:“王爷,可是有大事要生?”朱祁钰没说话,过了片刻,回答道:“虽是冒险而为,但箭在弦上,不得不,明日宫中,你将兴安和成敬都带过去,若真遇事,护好母妃和你,其余不必担忧”窗外一阵秋风吹过,不知何时,一弯小小的月牙已经挂上了半空,将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今夜,不知多少人无眠

马车晃晃悠悠地一路向前,外头不断传来小贩的叫卖声和市井的嘈杂声音。朱祁钰稳坐车中,问完这句话之后,便平静地望着成敬,脸上看不出神色。前世的时候,他是极信任成敬的,重用程度甚至还要重于兴安,任用了不少由成敬举荐的内宦。但是经历过南宫复辟之后,朱祁钰的心中始终有一道越不过去的坎儿。那就是曹吉祥,这个夺门之变的主谋之一,最开始是成敬一力保举的重活一世,朱祁钰亦暗中调查了一番,但是始终找不到任何,成敬和曹吉祥之前的牵连。成敬想了想,答道:“内臣在宫中时,曾蒙先皇恩遇,和王振等人在内书房待过一段时间,教授内宦读书识字,相熟之人倒是有的,但是自从皇上登基之后,重用王振,因而臣在内宦当中相熟的人,大多都不受重用,若说能够用得上的,也有几个”内书房是先皇所设,太祖之时,本令内宦不得识字,但是先皇时提拔司礼监分担政务压力,自然不能让这些内臣大字不识,因而便设立了内书房。成敬是进士出身,因罪被罚没入宫,他的学识自然是顶尖的,做内书房的教官自然是绰绰有余。除了成敬之外,王振和金英也在内书房当过教官,金英自不必说,王振在入宫之前,也是有秀才功名的,当时内书房初设,被遣去做教官并不奇怪。成敬的话,其实说得已经很明白了。内宦当中,也是讲究派系的,每个内宦入宫,要拜一个资历深厚的内官当“干爹”,背靠大树才好站稳脚跟。内书房设立之后,又多了一层师生的关系。王振既然是内书房的教官,那么他上位之后,自然重用的是自己人,相比之下,被遣出宫外的成敬这一脉,自然也就被打击到了边缘地带。要知道,内宦之间的斗争,可丝毫都不比外朝要轻松,甚至更加的残酷,成敬还能有几个相熟的在宫中站稳脚跟,已经算不错了朱祁钰神色不动,继续问道:“都有谁?”成敬道:“最紧要的是内官监少监王诚、还有便是直殿监掌司张永、惜薪司司正舒良、浣衣局副使王勤”朱祁钰点了点头,的确都不是什么紧要职位。这几个名字他倒是熟悉,都是前世成敬举荐给他的人,而且十分忠心好用。犹豫了一下,朱祁钰还是开口问道:“你可听过,曹吉祥此人?”成敬略略有些诧异,不知朱祁钰何意,但是还是开口答道:“知道,此人是司设局太监,属于王振一党,不过内臣和他并无往来,据说如今,受圣命在浙江监军。”并无往来吗?那当初,成敬为何会力保他呢?朱祁钰拧了拧眉,没有再问。眼下不是调查这个的时候,刚刚成敬的一句话,倒是提醒了他,虽然成敬举荐了曹吉祥,但是除了曹吉祥之外,成敬举荐的人还有很多。毕竟他出身宫中,又曾在内书房为教官,可用之人很多。除了曹吉祥之外,成敬举荐的其他人,纵然是出过一些小纰漏,但是大多数还是忠心的。尤其是刚刚提到的舒良,王勤等人,最后都是他十分信任的内官,至死都不曾背叛他。曹吉祥之事或许另有隐情,但是至少目前看来,成敬还是可信的。想了想,朱祁钰开口道:“你刚刚说,舒良如今在惜薪司供职?”成敬点了点头。宫中有二十四衙门,分别是十二监,四司,八局。其中十二监基本上管理的是宫中的各种仪仗,洒扫等一应杂务,四司则负责宫内日常所需物品的供应,八局更多的则是负责宫外的一应采买杂务。其中最金贵的是十二监,因为负责的都是宫内的事务,时常能够接触到宫中贵人,说不定便有机会受到重用。至于四司和八局,分掌的事务不同,地位也各有高低。惜薪司主掌宫内所用薪炭,没有太大的油水,算是不上不下的衙门。沉吟片刻,朱祁钰在成敬的耳边说了几句话,成敬听完之后,拱了拱手,便在前方下了马车不多时,朱祁钰到了王府,在丫鬟仆妇的侍奉下换了衣裳,便将汪氏唤了过来。他在景阳宫中,回想起青珠曾刻意提起过,汪氏清晨去拜见吴贤妃,孙太后派的人午后方至。出宫之前,吴贤妃又频频提起汪氏,甚至还说什么珠子的事儿,朱祁钰岂会听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定然是吴贤妃察觉到孙太后的动作,所以提前将不方便说的话,交代给了汪氏没过多久,汪氏便走了进来,刚一进门,朱祁钰便挥手屏退了侍奉的婢女,身旁只留了兴安和流環两个人。听了朱祁钰的叙述,汪氏顿时一惊,抓着他的衣袖,紧张地问道:“这么说母妃被软禁了?”朱祁钰摇了摇头,道:“还不至于软禁,毕竟还没有什么事情生,太后娘娘师出无名,必会受到外朝反对,但是监视和限制行动是肯定的,听青珠姑姑的意思,母妃如今只能往慈宁宫和坤宁宫去,其他地方,怕是去不得”“对了,你出宫前,母妃可有什么事情交代你?”汪氏想了想,从袖中拿出一只精致的香囊,递给朱祁钰,道:“倒是没说什么,只说让妾身将这香囊务必交给王爷。”朱祁钰接过香囊,翻看了片刻。出宫之前,吴贤妃也说过此事,说她缝了个香囊,要放他幼时佩戴的一颗珠子进去,所以让汪氏带回了王府,还特意嘱托要给她捎回去。当时朱祁钰应了下来,但是他当时就明白,这是吴氏在提醒他回来之后,务必来见汪氏。他的确有一颗珠子,是先皇赐下的,但是因为幼时顽劣,那珠子早就不知道丢哪去了,当初吴氏还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怎么可能在郕王府?想起吴氏当时说话的神情,朱祁钰忽然转头道:“兴安,拿把剪刀来。”兴安点了点头,不多时便从外间回来,将一把小巧的剪刀递了过来。朱祁钰拿起剪刀,沿着针脚细细的将香囊拆开,将里头的香粉倒在碗中,然而却只是普通的香粉。汪氏见他皱起了眉头,不由得担心问道:“王爷,怎么了?”“母妃出宫之前,特意让我来见你,还说要你明日将香囊送回去,我本以为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可是”瞧了瞧碗里的香粉,朱祁钰一阵皱眉,若是香囊当中没有暗藏东西,那么这玄机又在哪呢?汪氏闻言,伸手在香粉当中划拉了片刻,又拿起香囊捏了捏,脸上露出一丝惊疑不定的神色,随即抄起桌上的剪刀,将香囊的上方齐齐剪开。“王爷,有夹层”汪氏将香囊递过来,朱祁钰一瞧,果不其然,香囊的外层丝绸和内衬中间,缝了了一层锦帛。将内衬彻底拆掉,又沿着针脚将锦帛取出,摊在桌案上,朱祁钰才细细看去。指挥佥事孟瑛,光禄寺少卿陈诚,吏部郎中刘文,户科给事中李侃,礼科给事中周鉴,山西道监察御史李英“这是”汪氏探过身子来,同样看着,不过她并不熟悉朝政,看得自然是一头雾水,只能大略看明白,这是一份朝臣的名单,大概有二三十人,从官职上看,似乎颇有几个份量不轻的大臣。朱祁钰沉吟片刻,开口道:“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太后娘娘在外朝能够影响到的朝臣名单。”孙太后在朝中是有影响力的,这一点朱祁钰早就知道。毕竟她执掌六宫多年,又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后,就算是不刻意去经营势力,也会有不少外朝的官员,想要通过她得到重用。经年累月的下来,这股势力也不容小觑。前世的时候,朱祁钰完全是被文臣们硬生生推上了皇位,所以这股势力还没来得及动用,就隐匿了起来。直到后来的夺门之变时,朱祁钰都没有能够完全的摸透孙太后在朝中究竟安插了多少人。如今再看这份名单,朱祁钰的心中多前世的事情,也多了几分通透。所幸的是,孙太后毕竟没有提前准备,皇帝是她的儿子,她提拔这些朝臣不过顺手为之,并非刻意经营,所以官阶都不高。这二十多人中,有一半左右都是勋戚,文臣多是科道官,让朱祁钰感到诧异的是,甚至还有六部侍郎级别的人物,所幸,几个紧要的地方以及六部七卿,皆不在其中。将锦帛收起,朱祁钰闭目思量了片刻,睁开眼睛,道:“芸娘,你明日清晨进宫一趟,到时你”后面的几句话,朱祁钰压低了声音,贴在汪氏耳边说了。听完之后,汪氏咬了咬下唇,道:“王爷,可是有大事要生?”朱祁钰没说话,过了片刻,回答道:“虽是冒险而为,但箭在弦上,不得不,明日宫中,你将兴安和成敬都带过去,若真遇事,护好母妃和你,其余不必担忧”窗外一阵秋风吹过,不知何时,一弯小小的月牙已经挂上了半空,将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今夜,不知多少人无眠

马车晃晃悠悠地一路向前,外头不断传来小贩的叫卖声和市井的嘈杂声音。朱祁钰稳坐车中,问完这句话之后,便平静地望着成敬,脸上看不出神色。前世的时候,他是极信任成敬的,重用程度甚至还要重于兴安,任用了不少由成敬举荐的内宦。但是经历过南宫复辟之后,朱祁钰的心中始终有一道越不过去的坎儿。那就是曹吉祥,这个夺门之变的主谋之一,最开始是成敬一力保举的重活一世,朱祁钰亦暗中调查了一番,但是始终找不到任何,成敬和曹吉祥之前的牵连。成敬想了想,答道:“内臣在宫中时,曾蒙先皇恩遇,和王振等人在内书房待过一段时间,教授内宦读书识字,相熟之人倒是有的,但是自从皇上登基之后,重用王振,因而臣在内宦当中相熟的人,大多都不受重用,若说能够用得上的,也有几个”内书房是先皇所设,太祖之时,本令内宦不得识字,但是先皇时提拔司礼监分担政务压力,自然不能让这些内臣大字不识,因而便设立了内书房。成敬是进士出身,因罪被罚没入宫,他的学识自然是顶尖的,做内书房的教官自然是绰绰有余。除了成敬之外,王振和金英也在内书房当过教官,金英自不必说,王振在入宫之前,也是有秀才功名的,当时内书房初设,被遣去做教官并不奇怪。成敬的话,其实说得已经很明白了。内宦当中,也是讲究派系的,每个内宦入宫,要拜一个资历深厚的内官当“干爹”,背靠大树才好站稳脚跟。内书房设立之后,又多了一层师生的关系。王振既然是内书房的教官,那么他上位之后,自然重用的是自己人,相比之下,被遣出宫外的成敬这一脉,自然也就被打击到了边缘地带。要知道,内宦之间的斗争,可丝毫都不比外朝要轻松,甚至更加的残酷,成敬还能有几个相熟的在宫中站稳脚跟,已经算不错了朱祁钰神色不动,继续问道:“都有谁?”成敬道:“最紧要的是内官监少监王诚、还有便是直殿监掌司张永、惜薪司司正舒良、浣衣局副使王勤”朱祁钰点了点头,的确都不是什么紧要职位。这几个名字他倒是熟悉,都是前世成敬举荐给他的人,而且十分忠心好用。犹豫了一下,朱祁钰还是开口问道:“你可听过,曹吉祥此人?”成敬略略有些诧异,不知朱祁钰何意,但是还是开口答道:“知道,此人是司设局太监,属于王振一党,不过内臣和他并无往来,据说如今,受圣命在浙江监军。”并无往来吗?那当初,成敬为何会力保他呢?朱祁钰拧了拧眉,没有再问。眼下不是调查这个的时候,刚刚成敬的一句话,倒是提醒了他,虽然成敬举荐了曹吉祥,但是除了曹吉祥之外,成敬举荐的人还有很多。毕竟他出身宫中,又曾在内书房为教官,可用之人很多。除了曹吉祥之外,成敬举荐的其他人,纵然是出过一些小纰漏,但是大多数还是忠心的。尤其是刚刚提到的舒良,王勤等人,最后都是他十分信任的内官,至死都不曾背叛他。曹吉祥之事或许另有隐情,但是至少目前看来,成敬还是可信的。想了想,朱祁钰开口道:“你刚刚说,舒良如今在惜薪司供职?”成敬点了点头。宫中有二十四衙门,分别是十二监,四司,八局。其中十二监基本上管理的是宫中的各种仪仗,洒扫等一应杂务,四司则负责宫内日常所需物品的供应,八局更多的则是负责宫外的一应采买杂务。其中最金贵的是十二监,因为负责的都是宫内的事务,时常能够接触到宫中贵人,说不定便有机会受到重用。至于四司和八局,分掌的事务不同,地位也各有高低。惜薪司主掌宫内所用薪炭,没有太大的油水,算是不上不下的衙门。沉吟片刻,朱祁钰在成敬的耳边说了几句话,成敬听完之后,拱了拱手,便在前方下了马车不多时,朱祁钰到了王府,在丫鬟仆妇的侍奉下换了衣裳,便将汪氏唤了过来。他在景阳宫中,回想起青珠曾刻意提起过,汪氏清晨去拜见吴贤妃,孙太后派的人午后方至。出宫之前,吴贤妃又频频提起汪氏,甚至还说什么珠子的事儿,朱祁钰岂会听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定然是吴贤妃察觉到孙太后的动作,所以提前将不方便说的话,交代给了汪氏没过多久,汪氏便走了进来,刚一进门,朱祁钰便挥手屏退了侍奉的婢女,身旁只留了兴安和流環两个人。听了朱祁钰的叙述,汪氏顿时一惊,抓着他的衣袖,紧张地问道:“这么说母妃被软禁了?”朱祁钰摇了摇头,道:“还不至于软禁,毕竟还没有什么事情生,太后娘娘师出无名,必会受到外朝反对,但是监视和限制行动是肯定的,听青珠姑姑的意思,母妃如今只能往慈宁宫和坤宁宫去,其他地方,怕是去不得”“对了,你出宫前,母妃可有什么事情交代你?”汪氏想了想,从袖中拿出一只精致的香囊,递给朱祁钰,道:“倒是没说什么,只说让妾身将这香囊务必交给王爷。”朱祁钰接过香囊,翻看了片刻。出宫之前,吴贤妃也说过此事,说她缝了个香囊,要放他幼时佩戴的一颗珠子进去,所以让汪氏带回了王府,还特意嘱托要给她捎回去。当时朱祁钰应了下来,但是他当时就明白,这是吴氏在提醒他回来之后,务必来见汪氏。他的确有一颗珠子,是先皇赐下的,但是因为幼时顽劣,那珠子早就不知道丢哪去了,当初吴氏还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怎么可能在郕王府?想起吴氏当时说话的神情,朱祁钰忽然转头道:“兴安,拿把剪刀来。”兴安点了点头,不多时便从外间回来,将一把小巧的剪刀递了过来。朱祁钰拿起剪刀,沿着针脚细细的将香囊拆开,将里头的香粉倒在碗中,然而却只是普通的香粉。汪氏见他皱起了眉头,不由得担心问道:“王爷,怎么了?”“母妃出宫之前,特意让我来见你,还说要你明日将香囊送回去,我本以为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可是”瞧了瞧碗里的香粉,朱祁钰一阵皱眉,若是香囊当中没有暗藏东西,那么这玄机又在哪呢?汪氏闻言,伸手在香粉当中划拉了片刻,又拿起香囊捏了捏,脸上露出一丝惊疑不定的神色,随即抄起桌上的剪刀,将香囊的上方齐齐剪开。“王爷,有夹层”汪氏将香囊递过来,朱祁钰一瞧,果不其然,香囊的外层丝绸和内衬中间,缝了了一层锦帛。将内衬彻底拆掉,又沿着针脚将锦帛取出,摊在桌案上,朱祁钰才细细看去。指挥佥事孟瑛,光禄寺少卿陈诚,吏部郎中刘文,户科给事中李侃,礼科给事中周鉴,山西道监察御史李英“这是”汪氏探过身子来,同样看着,不过她并不熟悉朝政,看得自然是一头雾水,只能大略看明白,这是一份朝臣的名单,大概有二三十人,从官职上看,似乎颇有几个份量不轻的大臣。朱祁钰沉吟片刻,开口道:“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太后娘娘在外朝能够影响到的朝臣名单。”孙太后在朝中是有影响力的,这一点朱祁钰早就知道。毕竟她执掌六宫多年,又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后,就算是不刻意去经营势力,也会有不少外朝的官员,想要通过她得到重用。经年累月的下来,这股势力也不容小觑。前世的时候,朱祁钰完全是被文臣们硬生生推上了皇位,所以这股势力还没来得及动用,就隐匿了起来。直到后来的夺门之变时,朱祁钰都没有能够完全的摸透孙太后在朝中究竟安插了多少人。如今再看这份名单,朱祁钰的心中多前世的事情,也多了几分通透。所幸的是,孙太后毕竟没有提前准备,皇帝是她的儿子,她提拔这些朝臣不过顺手为之,并非刻意经营,所以官阶都不高。这二十多人中,有一半左右都是勋戚,文臣多是科道官,让朱祁钰感到诧异的是,甚至还有六部侍郎级别的人物,所幸,几个紧要的地方以及六部七卿,皆不在其中。将锦帛收起,朱祁钰闭目思量了片刻,睁开眼睛,道:“芸娘,你明日清晨进宫一趟,到时你”后面的几句话,朱祁钰压低了声音,贴在汪氏耳边说了。听完之后,汪氏咬了咬下唇,道:“王爷,可是有大事要生?”朱祁钰没说话,过了片刻,回答道:“虽是冒险而为,但箭在弦上,不得不,明日宫中,你将兴安和成敬都带过去,若真遇事,护好母妃和你,其余不必担忧”窗外一阵秋风吹过,不知何时,一弯小小的月牙已经挂上了半空,将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今夜,不知多少人无眠

马车晃晃悠悠地一路向前,外头不断传来小贩的叫卖声和市井的嘈杂声音。朱祁钰稳坐车中,问完这句话之后,便平静地望着成敬,脸上看不出神色。前世的时候,他是极信任成敬的,重用程度甚至还要重于兴安,任用了不少由成敬举荐的内宦。但是经历过南宫复辟之后,朱祁钰的心中始终有一道越不过去的坎儿。那就是曹吉祥,这个夺门之变的主谋之一,最开始是成敬一力保举的重活一世,朱祁钰亦暗中调查了一番,但是始终找不到任何,成敬和曹吉祥之前的牵连。成敬想了想,答道:“内臣在宫中时,曾蒙先皇恩遇,和王振等人在内书房待过一段时间,教授内宦读书识字,相熟之人倒是有的,但是自从皇上登基之后,重用王振,因而臣在内宦当中相熟的人,大多都不受重用,若说能够用得上的,也有几个”内书房是先皇所设,太祖之时,本令内宦不得识字,但是先皇时提拔司礼监分担政务压力,自然不能让这些内臣大字不识,因而便设立了内书房。成敬是进士出身,因罪被罚没入宫,他的学识自然是顶尖的,做内书房的教官自然是绰绰有余。除了成敬之外,王振和金英也在内书房当过教官,金英自不必说,王振在入宫之前,也是有秀才功名的,当时内书房初设,被遣去做教官并不奇怪。成敬的话,其实说得已经很明白了。内宦当中,也是讲究派系的,每个内宦入宫,要拜一个资历深厚的内官当“干爹”,背靠大树才好站稳脚跟。内书房设立之后,又多了一层师生的关系。王振既然是内书房的教官,那么他上位之后,自然重用的是自己人,相比之下,被遣出宫外的成敬这一脉,自然也就被打击到了边缘地带。要知道,内宦之间的斗争,可丝毫都不比外朝要轻松,甚至更加的残酷,成敬还能有几个相熟的在宫中站稳脚跟,已经算不错了朱祁钰神色不动,继续问道:“都有谁?”成敬道:“最紧要的是内官监少监王诚、还有便是直殿监掌司张永、惜薪司司正舒良、浣衣局副使王勤”朱祁钰点了点头,的确都不是什么紧要职位。这几个名字他倒是熟悉,都是前世成敬举荐给他的人,而且十分忠心好用。犹豫了一下,朱祁钰还是开口问道:“你可听过,曹吉祥此人?”成敬略略有些诧异,不知朱祁钰何意,但是还是开口答道:“知道,此人是司设局太监,属于王振一党,不过内臣和他并无往来,据说如今,受圣命在浙江监军。”并无往来吗?那当初,成敬为何会力保他呢?朱祁钰拧了拧眉,没有再问。眼下不是调查这个的时候,刚刚成敬的一句话,倒是提醒了他,虽然成敬举荐了曹吉祥,但是除了曹吉祥之外,成敬举荐的人还有很多。毕竟他出身宫中,又曾在内书房为教官,可用之人很多。除了曹吉祥之外,成敬举荐的其他人,纵然是出过一些小纰漏,但是大多数还是忠心的。尤其是刚刚提到的舒良,王勤等人,最后都是他十分信任的内官,至死都不曾背叛他。曹吉祥之事或许另有隐情,但是至少目前看来,成敬还是可信的。想了想,朱祁钰开口道:“你刚刚说,舒良如今在惜薪司供职?”成敬点了点头。宫中有二十四衙门,分别是十二监,四司,八局。其中十二监基本上管理的是宫中的各种仪仗,洒扫等一应杂务,四司则负责宫内日常所需物品的供应,八局更多的则是负责宫外的一应采买杂务。其中最金贵的是十二监,因为负责的都是宫内的事务,时常能够接触到宫中贵人,说不定便有机会受到重用。至于四司和八局,分掌的事务不同,地位也各有高低。惜薪司主掌宫内所用薪炭,没有太大的油水,算是不上不下的衙门。沉吟片刻,朱祁钰在成敬的耳边说了几句话,成敬听完之后,拱了拱手,便在前方下了马车不多时,朱祁钰到了王府,在丫鬟仆妇的侍奉下换了衣裳,便将汪氏唤了过来。他在景阳宫中,回想起青珠曾刻意提起过,汪氏清晨去拜见吴贤妃,孙太后派的人午后方至。出宫之前,吴贤妃又频频提起汪氏,甚至还说什么珠子的事儿,朱祁钰岂会听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定然是吴贤妃察觉到孙太后的动作,所以提前将不方便说的话,交代给了汪氏没过多久,汪氏便走了进来,刚一进门,朱祁钰便挥手屏退了侍奉的婢女,身旁只留了兴安和流環两个人。听了朱祁钰的叙述,汪氏顿时一惊,抓着他的衣袖,紧张地问道:“这么说母妃被软禁了?”朱祁钰摇了摇头,道:“还不至于软禁,毕竟还没有什么事情生,太后娘娘师出无名,必会受到外朝反对,但是监视和限制行动是肯定的,听青珠姑姑的意思,母妃如今只能往慈宁宫和坤宁宫去,其他地方,怕是去不得”“对了,你出宫前,母妃可有什么事情交代你?”汪氏想了想,从袖中拿出一只精致的香囊,递给朱祁钰,道:“倒是没说什么,只说让妾身将这香囊务必交给王爷。”朱祁钰接过香囊,翻看了片刻。出宫之前,吴贤妃也说过此事,说她缝了个香囊,要放他幼时佩戴的一颗珠子进去,所以让汪氏带回了王府,还特意嘱托要给她捎回去。当时朱祁钰应了下来,但是他当时就明白,这是吴氏在提醒他回来之后,务必来见汪氏。他的确有一颗珠子,是先皇赐下的,但是因为幼时顽劣,那珠子早就不知道丢哪去了,当初吴氏还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怎么可能在郕王府?想起吴氏当时说话的神情,朱祁钰忽然转头道:“兴安,拿把剪刀来。”兴安点了点头,不多时便从外间回来,将一把小巧的剪刀递了过来。朱祁钰拿起剪刀,沿着针脚细细的将香囊拆开,将里头的香粉倒在碗中,然而却只是普通的香粉。汪氏见他皱起了眉头,不由得担心问道:“王爷,怎么了?”“母妃出宫之前,特意让我来见你,还说要你明日将香囊送回去,我本以为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可是”瞧了瞧碗里的香粉,朱祁钰一阵皱眉,若是香囊当中没有暗藏东西,那么这玄机又在哪呢?汪氏闻言,伸手在香粉当中划拉了片刻,又拿起香囊捏了捏,脸上露出一丝惊疑不定的神色,随即抄起桌上的剪刀,将香囊的上方齐齐剪开。“王爷,有夹层”汪氏将香囊递过来,朱祁钰一瞧,果不其然,香囊的外层丝绸和内衬中间,缝了了一层锦帛。将内衬彻底拆掉,又沿着针脚将锦帛取出,摊在桌案上,朱祁钰才细细看去。指挥佥事孟瑛,光禄寺少卿陈诚,吏部郎中刘文,户科给事中李侃,礼科给事中周鉴,山西道监察御史李英“这是”汪氏探过身子来,同样看着,不过她并不熟悉朝政,看得自然是一头雾水,只能大略看明白,这是一份朝臣的名单,大概有二三十人,从官职上看,似乎颇有几个份量不轻的大臣。朱祁钰沉吟片刻,开口道:“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太后娘娘在外朝能够影响到的朝臣名单。”孙太后在朝中是有影响力的,这一点朱祁钰早就知道。毕竟她执掌六宫多年,又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后,就算是不刻意去经营势力,也会有不少外朝的官员,想要通过她得到重用。经年累月的下来,这股势力也不容小觑。前世的时候,朱祁钰完全是被文臣们硬生生推上了皇位,所以这股势力还没来得及动用,就隐匿了起来。直到后来的夺门之变时,朱祁钰都没有能够完全的摸透孙太后在朝中究竟安插了多少人。如今再看这份名单,朱祁钰的心中多前世的事情,也多了几分通透。所幸的是,孙太后毕竟没有提前准备,皇帝是她的儿子,她提拔这些朝臣不过顺手为之,并非刻意经营,所以官阶都不高。这二十多人中,有一半左右都是勋戚,文臣多是科道官,让朱祁钰感到诧异的是,甚至还有六部侍郎级别的人物,所幸,几个紧要的地方以及六部七卿,皆不在其中。将锦帛收起,朱祁钰闭目思量了片刻,睁开眼睛,道:“芸娘,你明日清晨进宫一趟,到时你”后面的几句话,朱祁钰压低了声音,贴在汪氏耳边说了。听完之后,汪氏咬了咬下唇,道:“王爷,可是有大事要生?”朱祁钰没说话,过了片刻,回答道:“虽是冒险而为,但箭在弦上,不得不,明日宫中,你将兴安和成敬都带过去,若真遇事,护好母妃和你,其余不必担忧”窗外一阵秋风吹过,不知何时,一弯小小的月牙已经挂上了半空,将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今夜,不知多少人无眠

马车晃晃悠悠地一路向前,外头不断传来小贩的叫卖声和市井的嘈杂声音。朱祁钰稳坐车中,问完这句话之后,便平静地望着成敬,脸上看不出神色。前世的时候,他是极信任成敬的,重用程度甚至还要重于兴安,任用了不少由成敬举荐的内宦。但是经历过南宫复辟之后,朱祁钰的心中始终有一道越不过去的坎儿。那就是曹吉祥,这个夺门之变的主谋之一,最开始是成敬一力保举的重活一世,朱祁钰亦暗中调查了一番,但是始终找不到任何,成敬和曹吉祥之前的牵连。成敬想了想,答道:“内臣在宫中时,曾蒙先皇恩遇,和王振等人在内书房待过一段时间,教授内宦读书识字,相熟之人倒是有的,但是自从皇上登基之后,重用王振,因而臣在内宦当中相熟的人,大多都不受重用,若说能够用得上的,也有几个”内书房是先皇所设,太祖之时,本令内宦不得识字,但是先皇时提拔司礼监分担政务压力,自然不能让这些内臣大字不识,因而便设立了内书房。成敬是进士出身,因罪被罚没入宫,他的学识自然是顶尖的,做内书房的教官自然是绰绰有余。除了成敬之外,王振和金英也在内书房当过教官,金英自不必说,王振在入宫之前,也是有秀才功名的,当时内书房初设,被遣去做教官并不奇怪。成敬的话,其实说得已经很明白了。内宦当中,也是讲究派系的,每个内宦入宫,要拜一个资历深厚的内官当“干爹”,背靠大树才好站稳脚跟。内书房设立之后,又多了一层师生的关系。王振既然是内书房的教官,那么他上位之后,自然重用的是自己人,相比之下,被遣出宫外的成敬这一脉,自然也就被打击到了边缘地带。要知道,内宦之间的斗争,可丝毫都不比外朝要轻松,甚至更加的残酷,成敬还能有几个相熟的在宫中站稳脚跟,已经算不错了朱祁钰神色不动,继续问道:“都有谁?”成敬道:“最紧要的是内官监少监王诚、还有便是直殿监掌司张永、惜薪司司正舒良、浣衣局副使王勤”朱祁钰点了点头,的确都不是什么紧要职位。这几个名字他倒是熟悉,都是前世成敬举荐给他的人,而且十分忠心好用。犹豫了一下,朱祁钰还是开口问道:“你可听过,曹吉祥此人?”成敬略略有些诧异,不知朱祁钰何意,但是还是开口答道:“知道,此人是司设局太监,属于王振一党,不过内臣和他并无往来,据说如今,受圣命在浙江监军。”并无往来吗?那当初,成敬为何会力保他呢?朱祁钰拧了拧眉,没有再问。眼下不是调查这个的时候,刚刚成敬的一句话,倒是提醒了他,虽然成敬举荐了曹吉祥,但是除了曹吉祥之外,成敬举荐的人还有很多。毕竟他出身宫中,又曾在内书房为教官,可用之人很多。除了曹吉祥之外,成敬举荐的其他人,纵然是出过一些小纰漏,但是大多数还是忠心的。尤其是刚刚提到的舒良,王勤等人,最后都是他十分信任的内官,至死都不曾背叛他。曹吉祥之事或许另有隐情,但是至少目前看来,成敬还是可信的。想了想,朱祁钰开口道:“你刚刚说,舒良如今在惜薪司供职?”成敬点了点头。宫中有二十四衙门,分别是十二监,四司,八局。其中十二监基本上管理的是宫中的各种仪仗,洒扫等一应杂务,四司则负责宫内日常所需物品的供应,八局更多的则是负责宫外的一应采买杂务。其中最金贵的是十二监,因为负责的都是宫内的事务,时常能够接触到宫中贵人,说不定便有机会受到重用。至于四司和八局,分掌的事务不同,地位也各有高低。惜薪司主掌宫内所用薪炭,没有太大的油水,算是不上不下的衙门。沉吟片刻,朱祁钰在成敬的耳边说了几句话,成敬听完之后,拱了拱手,便在前方下了马车不多时,朱祁钰到了王府,在丫鬟仆妇的侍奉下换了衣裳,便将汪氏唤了过来。他在景阳宫中,回想起青珠曾刻意提起过,汪氏清晨去拜见吴贤妃,孙太后派的人午后方至。出宫之前,吴贤妃又频频提起汪氏,甚至还说什么珠子的事儿,朱祁钰岂会听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定然是吴贤妃察觉到孙太后的动作,所以提前将不方便说的话,交代给了汪氏没过多久,汪氏便走了进来,刚一进门,朱祁钰便挥手屏退了侍奉的婢女,身旁只留了兴安和流環两个人。听了朱祁钰的叙述,汪氏顿时一惊,抓着他的衣袖,紧张地问道:“这么说母妃被软禁了?”朱祁钰摇了摇头,道:“还不至于软禁,毕竟还没有什么事情生,太后娘娘师出无名,必会受到外朝反对,但是监视和限制行动是肯定的,听青珠姑姑的意思,母妃如今只能往慈宁宫和坤宁宫去,其他地方,怕是去不得”“对了,你出宫前,母妃可有什么事情交代你?”汪氏想了想,从袖中拿出一只精致的香囊,递给朱祁钰,道:“倒是没说什么,只说让妾身将这香囊务必交给王爷。”朱祁钰接过香囊,翻看了片刻。出宫之前,吴贤妃也说过此事,说她缝了个香囊,要放他幼时佩戴的一颗珠子进去,所以让汪氏带回了王府,还特意嘱托要给她捎回去。当时朱祁钰应了下来,但是他当时就明白,这是吴氏在提醒他回来之后,务必来见汪氏。他的确有一颗珠子,是先皇赐下的,但是因为幼时顽劣,那珠子早就不知道丢哪去了,当初吴氏还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怎么可能在郕王府?想起吴氏当时说话的神情,朱祁钰忽然转头道:“兴安,拿把剪刀来。”兴安点了点头,不多时便从外间回来,将一把小巧的剪刀递了过来。朱祁钰拿起剪刀,沿着针脚细细的将香囊拆开,将里头的香粉倒在碗中,然而却只是普通的香粉。汪氏见他皱起了眉头,不由得担心问道:“王爷,怎么了?”“母妃出宫之前,特意让我来见你,还说要你明日将香囊送回去,我本以为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可是”瞧了瞧碗里的香粉,朱祁钰一阵皱眉,若是香囊当中没有暗藏东西,那么这玄机又在哪呢?汪氏闻言,伸手在香粉当中划拉了片刻,又拿起香囊捏了捏,脸上露出一丝惊疑不定的神色,随即抄起桌上的剪刀,将香囊的上方齐齐剪开。“王爷,有夹层”汪氏将香囊递过来,朱祁钰一瞧,果不其然,香囊的外层丝绸和内衬中间,缝了了一层锦帛。将内衬彻底拆掉,又沿着针脚将锦帛取出,摊在桌案上,朱祁钰才细细看去。指挥佥事孟瑛,光禄寺少卿陈诚,吏部郎中刘文,户科给事中李侃,礼科给事中周鉴,山西道监察御史李英“这是”汪氏探过身子来,同样看着,不过她并不熟悉朝政,看得自然是一头雾水,只能大略看明白,这是一份朝臣的名单,大概有二三十人,从官职上看,似乎颇有几个份量不轻的大臣。朱祁钰沉吟片刻,开口道:“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太后娘娘在外朝能够影响到的朝臣名单。”孙太后在朝中是有影响力的,这一点朱祁钰早就知道。毕竟她执掌六宫多年,又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后,就算是不刻意去经营势力,也会有不少外朝的官员,想要通过她得到重用。经年累月的下来,这股势力也不容小觑。前世的时候,朱祁钰完全是被文臣们硬生生推上了皇位,所以这股势力还没来得及动用,就隐匿了起来。直到后来的夺门之变时,朱祁钰都没有能够完全的摸透孙太后在朝中究竟安插了多少人。如今再看这份名单,朱祁钰的心中多前世的事情,也多了几分通透。所幸的是,孙太后毕竟没有提前准备,皇帝是她的儿子,她提拔这些朝臣不过顺手为之,并非刻意经营,所以官阶都不高。这二十多人中,有一半左右都是勋戚,文臣多是科道官,让朱祁钰感到诧异的是,甚至还有六部侍郎级别的人物,所幸,几个紧要的地方以及六部七卿,皆不在其中。将锦帛收起,朱祁钰闭目思量了片刻,睁开眼睛,道:“芸娘,你明日清晨进宫一趟,到时你”后面的几句话,朱祁钰压低了声音,贴在汪氏耳边说了。听完之后,汪氏咬了咬下唇,道:“王爷,可是有大事要生?”朱祁钰没说话,过了片刻,回答道:“虽是冒险而为,但箭在弦上,不得不,明日宫中,你将兴安和成敬都带过去,若真遇事,护好母妃和你,其余不必担忧”窗外一阵秋风吹过,不知何时,一弯小小的月牙已经挂上了半空,将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今夜,不知多少人无眠

马车晃晃悠悠地一路向前,外头不断传来小贩的叫卖声和市井的嘈杂声音。朱祁钰稳坐车中,问完这句话之后,便平静地望着成敬,脸上看不出神色。前世的时候,他是极信任成敬的,重用程度甚至还要重于兴安,任用了不少由成敬举荐的内宦。但是经历过南宫复辟之后,朱祁钰的心中始终有一道越不过去的坎儿。那就是曹吉祥,这个夺门之变的主谋之一,最开始是成敬一力保举的重活一世,朱祁钰亦暗中调查了一番,但是始终找不到任何,成敬和曹吉祥之前的牵连。成敬想了想,答道:“内臣在宫中时,曾蒙先皇恩遇,和王振等人在内书房待过一段时间,教授内宦读书识字,相熟之人倒是有的,但是自从皇上登基之后,重用王振,因而臣在内宦当中相熟的人,大多都不受重用,若说能够用得上的,也有几个”内书房是先皇所设,太祖之时,本令内宦不得识字,但是先皇时提拔司礼监分担政务压力,自然不能让这些内臣大字不识,因而便设立了内书房。成敬是进士出身,因罪被罚没入宫,他的学识自然是顶尖的,做内书房的教官自然是绰绰有余。除了成敬之外,王振和金英也在内书房当过教官,金英自不必说,王振在入宫之前,也是有秀才功名的,当时内书房初设,被遣去做教官并不奇怪。成敬的话,其实说得已经很明白了。内宦当中,也是讲究派系的,每个内宦入宫,要拜一个资历深厚的内官当“干爹”,背靠大树才好站稳脚跟。内书房设立之后,又多了一层师生的关系。王振既然是内书房的教官,那么他上位之后,自然重用的是自己人,相比之下,被遣出宫外的成敬这一脉,自然也就被打击到了边缘地带。要知道,内宦之间的斗争,可丝毫都不比外朝要轻松,甚至更加的残酷,成敬还能有几个相熟的在宫中站稳脚跟,已经算不错了朱祁钰神色不动,继续问道:“都有谁?”成敬道:“最紧要的是内官监少监王诚、还有便是直殿监掌司张永、惜薪司司正舒良、浣衣局副使王勤”朱祁钰点了点头,的确都不是什么紧要职位。这几个名字他倒是熟悉,都是前世成敬举荐给他的人,而且十分忠心好用。犹豫了一下,朱祁钰还是开口问道:“你可听过,曹吉祥此人?”成敬略略有些诧异,不知朱祁钰何意,但是还是开口答道:“知道,此人是司设局太监,属于王振一党,不过内臣和他并无往来,据说如今,受圣命在浙江监军。”并无往来吗?那当初,成敬为何会力保他呢?朱祁钰拧了拧眉,没有再问。眼下不是调查这个的时候,刚刚成敬的一句话,倒是提醒了他,虽然成敬举荐了曹吉祥,但是除了曹吉祥之外,成敬举荐的人还有很多。毕竟他出身宫中,又曾在内书房为教官,可用之人很多。除了曹吉祥之外,成敬举荐的其他人,纵然是出过一些小纰漏,但是大多数还是忠心的。尤其是刚刚提到的舒良,王勤等人,最后都是他十分信任的内官,至死都不曾背叛他。曹吉祥之事或许另有隐情,但是至少目前看来,成敬还是可信的。想了想,朱祁钰开口道:“你刚刚说,舒良如今在惜薪司供职?”成敬点了点头。宫中有二十四衙门,分别是十二监,四司,八局。其中十二监基本上管理的是宫中的各种仪仗,洒扫等一应杂务,四司则负责宫内日常所需物品的供应,八局更多的则是负责宫外的一应采买杂务。其中最金贵的是十二监,因为负责的都是宫内的事务,时常能够接触到宫中贵人,说不定便有机会受到重用。至于四司和八局,分掌的事务不同,地位也各有高低。惜薪司主掌宫内所用薪炭,没有太大的油水,算是不上不下的衙门。沉吟片刻,朱祁钰在成敬的耳边说了几句话,成敬听完之后,拱了拱手,便在前方下了马车不多时,朱祁钰到了王府,在丫鬟仆妇的侍奉下换了衣裳,便将汪氏唤了过来。他在景阳宫中,回想起青珠曾刻意提起过,汪氏清晨去拜见吴贤妃,孙太后派的人午后方至。出宫之前,吴贤妃又频频提起汪氏,甚至还说什么珠子的事儿,朱祁钰岂会听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定然是吴贤妃察觉到孙太后的动作,所以提前将不方便说的话,交代给了汪氏没过多久,汪氏便走了进来,刚一进门,朱祁钰便挥手屏退了侍奉的婢女,身旁只留了兴安和流環两个人。听了朱祁钰的叙述,汪氏顿时一惊,抓着他的衣袖,紧张地问道:“这么说母妃被软禁了?”朱祁钰摇了摇头,道:“还不至于软禁,毕竟还没有什么事情生,太后娘娘师出无名,必会受到外朝反对,但是监视和限制行动是肯定的,听青珠姑姑的意思,母妃如今只能往慈宁宫和坤宁宫去,其他地方,怕是去不得”“对了,你出宫前,母妃可有什么事情交代你?”汪氏想了想,从袖中拿出一只精致的香囊,递给朱祁钰,道:“倒是没说什么,只说让妾身将这香囊务必交给王爷。”朱祁钰接过香囊,翻看了片刻。出宫之前,吴贤妃也说过此事,说她缝了个香囊,要放他幼时佩戴的一颗珠子进去,所以让汪氏带回了王府,还特意嘱托要给她捎回去。当时朱祁钰应了下来,但是他当时就明白,这是吴氏在提醒他回来之后,务必来见汪氏。他的确有一颗珠子,是先皇赐下的,但是因为幼时顽劣,那珠子早就不知道丢哪去了,当初吴氏还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怎么可能在郕王府?想起吴氏当时说话的神情,朱祁钰忽然转头道:“兴安,拿把剪刀来。”兴安点了点头,不多时便从外间回来,将一把小巧的剪刀递了过来。朱祁钰拿起剪刀,沿着针脚细细的将香囊拆开,将里头的香粉倒在碗中,然而却只是普通的香粉。汪氏见他皱起了眉头,不由得担心问道:“王爷,怎么了?”“母妃出宫之前,特意让我来见你,还说要你明日将香囊送回去,我本以为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可是”瞧了瞧碗里的香粉,朱祁钰一阵皱眉,若是香囊当中没有暗藏东西,那么这玄机又在哪呢?汪氏闻言,伸手在香粉当中划拉了片刻,又拿起香囊捏了捏,脸上露出一丝惊疑不定的神色,随即抄起桌上的剪刀,将香囊的上方齐齐剪开。“王爷,有夹层”汪氏将香囊递过来,朱祁钰一瞧,果不其然,香囊的外层丝绸和内衬中间,缝了了一层锦帛。将内衬彻底拆掉,又沿着针脚将锦帛取出,摊在桌案上,朱祁钰才细细看去。指挥佥事孟瑛,光禄寺少卿陈诚,吏部郎中刘文,户科给事中李侃,礼科给事中周鉴,山西道监察御史李英“这是”汪氏探过身子来,同样看着,不过她并不熟悉朝政,看得自然是一头雾水,只能大略看明白,这是一份朝臣的名单,大概有二三十人,从官职上看,似乎颇有几个份量不轻的大臣。朱祁钰沉吟片刻,开口道:“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太后娘娘在外朝能够影响到的朝臣名单。”孙太后在朝中是有影响力的,这一点朱祁钰早就知道。毕竟她执掌六宫多年,又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后,就算是不刻意去经营势力,也会有不少外朝的官员,想要通过她得到重用。经年累月的下来,这股势力也不容小觑。前世的时候,朱祁钰完全是被文臣们硬生生推上了皇位,所以这股势力还没来得及动用,就隐匿了起来。直到后来的夺门之变时,朱祁钰都没有能够完全的摸透孙太后在朝中究竟安插了多少人。如今再看这份名单,朱祁钰的心中多前世的事情,也多了几分通透。所幸的是,孙太后毕竟没有提前准备,皇帝是她的儿子,她提拔这些朝臣不过顺手为之,并非刻意经营,所以官阶都不高。这二十多人中,有一半左右都是勋戚,文臣多是科道官,让朱祁钰感到诧异的是,甚至还有六部侍郎级别的人物,所幸,几个紧要的地方以及六部七卿,皆不在其中。将锦帛收起,朱祁钰闭目思量了片刻,睁开眼睛,道:“芸娘,你明日清晨进宫一趟,到时你”后面的几句话,朱祁钰压低了声音,贴在汪氏耳边说了。听完之后,汪氏咬了咬下唇,道:“王爷,可是有大事要生?”朱祁钰没说话,过了片刻,回答道:“虽是冒险而为,但箭在弦上,不得不,明日宫中,你将兴安和成敬都带过去,若真遇事,护好母妃和你,其余不必担忧”窗外一阵秋风吹过,不知何时,一弯小小的月牙已经挂上了半空,将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今夜,不知多少人无眠

热门小说推荐
渣女改拿救赎剧本【快穿】

渣女改拿救赎剧本【快穿】

简介关于渣女改拿救赎剧本快穿沈知念死后才得知她是十世渣女,所以她的倒霉体质也就有所解释了。为了赎罪,也为了有投胎的机会,她被迫绑定渣女洗白系统,开启漫漫赎罪路。赎罪路上,她现自己就是个大傻子,以前的她这么忍心辜负这么好的他们呢?所幸一切都还来得及,她还有机会。她从一开始的不情愿到后面的甘之如饴,她是真的爱上了他们。而且沈知念现,只要自己往前走一步,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奔她而来,宠她入骨。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已经有人朝她走了99步。女主的渣是有原因的哈,可以把女主和原主分开来看一抛夫弃子的知青完二精神出轨的女总裁完三总裁的作精老婆完四无能且家暴的妻主完五杀夫证道的剑修...

死神里的疾风剑豪

死神里的疾风剑豪

是谁让卯之花烈赞叹不已?是谁让碎峰咬牙切齿?又是谁达成对所有护庭十三队的女队长,席官达成表白宣言?没错,就是我。白石获得亚索传承,真实伤害至臻,黑夜使者神龙尊者不同的皮肤具有不同能力。死神里的疾风剑豪...

通灵影后:重生国民女神

通灵影后:重生国民女神

学霸+女神+逆袭+异能+高冷禁欲男主。她,前世三次夺得影后桂冠,风光无限的级巨星。只因错信他人下场凄凉,死后甚至没有一袭安葬之地。睁眼重生,乔夏冉缓缓勾唇,该还的债要还,今生,她定要那些伤她害她辱她谤她的人生不如死。意外伴随金手指系统重生,通灵算命,成为两界通灵第一人。她是娱乐圈拥有万千粉丝的国民女神,凭借美貌和演技两大杀器纵横娱乐圈。她也是阴阳两界通灵神相师,军队狡黠的特种兵队长。他出身权贵,是最年轻的少将,却步步紧逼女人,被我盯上,这辈子就只能臣服在我身下。强者和强者的较量,异...

阎ZK最新小说

阎ZK最新小说

仙神妖魔,王侯将相龙女掌灯,杯中盛海。野狐参禅,猛虎悟道朝游北海,暮走苍梧。仙神存世,妖魔立国。这些原本和齐无惑并没有半点关系。而总是在梦中看到方块文字的齐无惑,那时只想着能够参与来年的春试。直到在做黄粱饭的时候,有个老人给了他一个玉枕头,让他做了一个漫长的梦。黄粱一梦。黄粱梦醒破凡心,自此大开修行门。金乌飞,玉兔走。三界一粒粟,山河几年尘。把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阎Zk最新小说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四合院:一个过客,总找我办啥事

四合院:一个过客,总找我办啥事

简介关于四合院一个过客,总找我办啥事我想问问,是不是我没有睡醒,能不能在睡一觉,让我回去啊,这里怎么有何雨柱,许大茂,等等的一些极品人物啊,还有崔大可,丁秋楠,梁拉低,南易,最重要的是范金友,蔡全无,陈雪茹,徐慧珍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我做梦没做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