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7章我希望在那一天,别人也会把我当成是一个人看
“胡惟庸他们的意思是,那个山西省布政使司左参政,将朝廷赈灾的三百斤粮食,换做九百斤麸糠,增加了数量,反而是救了更多百姓是吗?”杨宪看着刘伯温开口道。
刘伯温点了点头,也正是因为在这件事上胡惟庸他们裹挟着大义,他才无话可说。
杨宪笑了,开口指出了这件事的关键。
“老师,你现在最需要搞清楚的一点,是这个左参政是真的将三百斤粮食换成九百斤麸糠,还是他们贪污了两百斤粮食,然后拿剩下的一百斤粮食又换做三百斤麸糠进行放赈灾,这点最为关键。”
“如果是后者,一经查实,直接砍了便是了,救灾的粮食都敢贪墨,死不足惜。”
听了杨宪的话,刘伯温这才绕过弯来,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点呢。
“可要是前者呢?是不是证明对方所作所为就是对的。”刘伯温开口问道。
杨宪没有急着给出答案,而是开口说道:“一斤口粮换三斤麸糠,绝对量上,能够让更多的人维持生存而不是让少部分人吃饱。相对量上,由于价值被稀释,在放赈灾粮的各个环节上,贪官要贪污的难度更高,因此能最终放到灾民手中的比例确实也会更高。另外,麸糠在灾区以外价值更小,因此也抑制了赈灾物资的倒卖,让谋利者远离。”
“希武也赞成这个做法?”刘伯温听了杨宪的话,忍不住开口问道。
杨宪摇了摇头,开口道:“我只是说这样做,确实用有限的成本,以降低灾民民生需求为代价,甚至可以说是将灾民当成了牲畜,维护了朝廷在灾区的统治秩序。”
灾民没有大规模饿死,也走不动,更闹不起来。
天灾没有变成人祸。
麸糠赈灾的恶名,如果上位的不想要,直接借那个布政使司左参政的人头一用就行。
这对高高坐在中书省办公的李善长和胡惟庸这些大人来说,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了。
毕竟对于朝廷而言,赈灾驱动力最终源自于政治的需求而不是民生的需求。
不过杨宪不认可。
杨宪看着刘伯温,开口道:“我不能说那个左参政的做法是错,可我不认可,因为在我眼中,灾民也是人。”
“我希望,有那么一天,当我也成了那个灾民时,别人会把我当成是一个人看,端给我的是一碗白粥,而不是掺杂沙子和老鼠屎的糠粥。”
“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不是灾民的错,那是朝廷的无能,是满朝文武百官的无能,是.”
“够了,希武。”刘伯温打断了杨宪的话,然后站起身,朝着杨宪行了一个大礼。
“老师,这是.”杨宪只能是跟着站了起来。
“达者为师,在这件事希武可做我的老师。”刘伯温抬起头,看着杨宪,眼里满是欣慰之色。
因为他的这个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理念。
如果没有来扬州之前,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这世上竟然真的有亩产四五千斤的主粮。
“你做到了,你种下的土豆,不仅给了灾民性命,还给了他们作为人的尊严。”刘伯温神情激动道。
说实话,一开始虽然让杨宪连夜来回百里奔袭,去买报晓的坤坤,是刘伯温他的主意。
也是他主张让杨宪争取这个扬州知府的位置。
其本意是让他在这里做出些成绩来,好日后直上青云,同时也不乏有历练杨宪的意思在里头。
可如今,刘伯温认为他这个作为老师的,远远不够了解自己这个学生。
杨宪之大才,可为一国宰辅。
这个想法倒是和朱标不谋而合了,不过朱标更加看重杨宪,认为他完全可以当大明的国师。
“救灾计划制定的如何了?”刘伯温开口问道。
杨宪开口回答道:“老师想来已经吃过土豆了,扬州的土豆在前些日子便已经成熟了,此时在太子殿下的安排下已经将其中一部分运往灾区。接下来这段时间,应天在内诸府之前种下的土豆,应该也会6续成熟。”
“到时候在运往灾区物资足够充足、充足到溢出的情况下,一切问题都能为迎刃而解。”
这就是生产力。
生产力的提高,能够解决这个时代绝大多数问题。
干裂的苍茫大地上。
灾民们排成了长龙,每一个人都脸色麻木。
这些人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吃饱饭了,身上早就已经没了力气,谁也不知道走到哪里才是尽头,只知道跟着前面的队伍,就这么一直麻木地走着。
仿佛这样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忽然从前方传来,走在前方的灾民抬起头,脸上先是露出错愕的神情,然后便是惊喜。
“大明神侯、扬州知府杨宪杨大人,奉旨赈灾,施粥的粥棚就设在前方不远。”马上的兵士看着灾民们,一连喊了三声。
本来杨小光是准备给四岁的女儿找个妈,却不知怎么就变成了女儿给自己找老婆。老爸,你今天的相亲对象是我的老师杨小光脸色大变朵朵,爸爸可不是这种人!去相亲吧爸爸...
一个伟大的帝国刚刚诞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刘长也曾想过要不要争一争那大位,由自己来率领这个崭新的帝国,可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刘邦,吕后,刘盈,刘恒...
主角叶皓在16岁时捡到一只传说中的幻之宝可梦幼崽后选择成为了一名宝可梦培育家。目标培养出全世界最强大的宝可梦。宝可梦之我只想做个培育家...
...
这本汇集了魏晋时期名人言行的古籍,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6杰伦是一名热爱古籍的年轻人,刚毕业后不久,他当过老师,公司小职员在社会上磨炼一段时间,他在偶然的机会下接手了一家陈旧的书店,他看到了书店的价值,打算将古籍带给更多的人。何美娜是一名勤奋的研究生,由于父母的热爱,她也对古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人在一人生浅酌,淡泊微尘...
作品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