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常洛没想到黄克瓒会跳出来反对,但既是议事,就应该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黄卿,这是为何?”
“圣上所言,无非竞争择优。然而争赢的一方不一定就是优秀的人才,反而斗争本身会导致地方衙门无心政事。”黄克瓒已经在不是影射了,他就差指着在场各党骨干的鼻子骂了。
这番话已经在黄克瓒心里郁积很久,但他不敢说。万历时,沉溺酒色的皇帝不会听臣下的直谏,他直斥党争非但不会有用,反而会引火烧身。因为朱翊钧就是想让外廷争,最好争个你死我活,然后他再以仲裁者的身份站出来,维持他认为的平衡,同时也让臣子闭嘴。
可新君不一样,新君二桃“杀”三士,用郑氏移宫案和萨尔浒案,将东林党、齐楚浙以及司礼监全部搅到一起。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崔文升从郑氏的狗变成了新君的狗,把就差最后一道程序的“荐官疏”打了回去,而且没有任何人遭到罢黜。
这场斗争的所有参与方都有问题,所以他们不敢理直气壮地弹劾其他人。唯一能够也敢于揪着这些问题大肆攻击的杨涟事后什么话也没说,最后居然被调离京师去辽东当御史了。
新君也是在做仲裁者,不过他想仲裁的不是哪个党派,而是整个帝国。有些事情错了就是错了。
“继续说。”除了司礼监的两位大太监和户部尚书李汝华,在场所有官员的脸色都很难看,不过朱常洛却乐见其成。如果他说的话是错的,下面的臣子却噤若寒蝉、一言不,那才是国家的灾难。
“圣上,如果臣是新科进士。十年寒窗,终得朝廷授官,但到任之后现有人挡在臣前面,那臣肯定想方设法地给他惹麻烦,让他滚蛋。”
“如果臣是代理官员。朝廷直接安排新任主官取代臣,自然没有任何问题,但新科进士若是与臣平级,只是有取代臣的可能性,那么臣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戴稳头上的乌纱。”
“代理官员与新科进士之间的争斗绝对不会是良性的,因为二者的矛盾不可调和。无论最终的斗争结果怎样,一定会搞得衙门乌烟瘴气,最终受害的还是治下的百姓啊。”黄克瓒向朱常洛躬身行礼,“望圣上三思。”
“黄爱卿所言甚是,是朕考虑失当。”朱常洛点头应是。“那先令各地官员递补主官,并在春闱前后校考,优者留任,中者退回原职,劣者罢官。校考完毕之后,即令新科进士到地补缺。卿等以为如何?”
“皇上圣明!”周嘉谟原本还再争取一下,但他被韩爌拉住了。
朱常洛点点头,然后对礼部右侍郎孙如游说说道:“孙侍郎,明年的春闱,朕想在进士科外新加一科。”
“加一科?”孙如游目瞪口呆。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它以“投牒自进”为主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中古门阀社会以门第出身而论(征辟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特权局面。
但隋朝仅仅只是科举的起源,此时科举制还在草创阶段,没有形成制度,各方面规定很不完善,但倒也基本确立了读书、应考、授官的基本框架。
唐朝继承并展了科举制,并将科举分常科和制科。所谓常科,就是每隔一个定期举行的科考,比如到明代时,常科为三年一次。而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科举就是制科了。
唐时,科举一共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其中最常举行的是明经、进士两科。考试方法为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等。
至宋,进士科地位提升,科举的科考内容就变了进士科和其他科(明法、明经、......)。
到元,科考制度几度废用,暂时衰落。
元亡明立后,科举恢复,但仅设进士一科。而且考试的内容非常固定,仅限于儒家经典,必须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目,以程朱理学为参考。同时,只能用八股文答题。
从明朝中叶成化年间开始,朝廷正式确定八股取士。
八股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固定段落组成,不得自行挥,不能旁征博引、譬喻联翩,也不可有其它任何越界之处。甚至即使在经典之内,还有犯上、犯下的禁忌。
八股取士自有其千般不好,但它的存在还是有现实意义的。答题格式和考试内容的限定,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考官的主观因素对考试结果的影响,让考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更加公平、更加客观。
比如,要是允许自由挥,那不同的考生必然在文风上有所不同。这样一来,考官就可以通过文风来判断,某张卷子是不是给他打过招呼的那个人的卷子。
“对,朕要你加一科。”朱常洛重复了一遍。
“陛下,这恐怕不妥吧。”孙如游本能地抗拒,但他的理由还是非常充分的:“骤然加科势必增改考试内容,有违祖制啊。”在孙如游看来,祖制就是稳定的象征。
终于还是撞上祖制这堵墙了。朱常洛在心里慨叹道:但这堵墙已经不再是保护而是桎梏了,必须被摧毁!
“加科没有违背祖制,而是在祖制之上进行延伸。朕又没说取消进士科。”朱常洛一开始就准备循序渐进。“这样,礼部去拟一個章程,明年春闱仍以进士科为主科,主科一切不改。但增加数学科为副科,无论会试中与不中,皆可参考数学科。数学科不影响功名,不影响任官,这总行了吧?”
“考而无用,那数学科有什么意义呢?”孙如游心想。
朱常洛本来想说,数学乃是万学之父,但在儒生心里,万学之父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孔孟之道。于是他改口道:“朕只是想在大明未来的父母官心里埋一颗种子。数学乃工造、天文、会计之本。如果官员不习数学,看不懂账册、文书,又怎么知道辖地有多少人口,有多少耕田,该征多少税赋呢?”
“不知道这些基本的数字,到地赴任的官员还得求着知道这些数字但不懂孔孟之学的小吏,这岂非本末倒置,有辱斯文吗?”朱常洛换到儒家及地方官的角度继续说。
古代为了削减行政成本,实行“官、吏分流”的双轨制度。
官员入流有编制,吃皇粮有品级,纳入朝廷科层序列。吏不入流,一般是各衙门自己供养,做基础文书和繁杂的行政工作,不参与决策。
同时,明朝为了防止官员在地方结成自己的势力,严格实行“北人官南、南人官北”的籍贯回避制度,以及三年一届、最多三届的任期制度。而对于吏,朝廷却无此要求。
因此小吏一般情况都是由当地人担任,甚至有可能是家传。这就形成了流官、土吏这样畸形的地方治理形式。朝廷改土归流,最后却弄出了一个细碎但庞大的“世袭”吏员群体。
再加上,科举只考孔孟、程朱等道德之学。官员到任之前,除了满腔热忱以外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会。
最终的结果,便是形成了高官受制于小吏,小吏拿捏高官的局面。当然,官员可以将吏员辞退,但吏员一旦把祖传的账册带走,堂堂的青天大老爷立刻就会被架空,到时候官员还得恭恭敬敬地给他们请回来。
但孙如游没有当过基层地方官。
“恕臣难以从命,八股取士乃太祖所定之法,孔孟学说乃君子立身之本。安能违改?”
“你......你说的有道理,就先这样吧。”朱常洛被气笑了,但他没有再劝,反而是和众臣讨论泰昌元年恩科的具体事由,就好像他真的被说服了一样。
简介关于四合院拒绝道德绑架,我无敌了刘成穿越到了情满四合院,是易中海的徒弟,贾东旭的师弟。被师父穿小鞋,被师兄抢了女朋友,好在激活了怼人就变强系统。一大爷刘成,你必须给我养老送终。刘成养老就免了,送终我可以的。叮咚!一大爷很愤怒,负面能量18oo!贾东旭师弟,给师兄倒茶去。刘成直接泼他一脸。叮咚!贾东旭憋屈,负面能量16oo!贾张氏我儿子是你师兄,你的工资必须孝敬我们家。刘成笑了,你自己多生几个儿子孝敬你可好?从此,拥有金手指的刘成,让四合院的人十分难受。...
作品简介(逃荒萌宝种田双洁宠夫)退役特种兵沈沫雪,向往田园生活买农场,结果带着整艘货轮的千亿物资,穿越到逃荒的县令之女身上。弟弟妹妹年幼,未婚夫母子阴毒,逃荒路上各种灾难险情。不慌不怕,且看我空间在手,带着萌宠萌娃逍遥自在,种田庄开铺子组海商,带着难民们富甲天下。再送一点现代物资相助美少年,这一助,助出个盛世将军,也助出个宠妻夫君。...
简介关于末日降临大小姐起手就是骷髅海(末世重生天灾死灵法师空间囤货种田无cp独美狠辣丧尸异族游戏骷髅海)那一天天地异变,末日降临,异次元生物入侵。而这不过是这末世的序幕而已。渐冻症少女欧阳千金在前世为了治疗自己的病选择了法师中的圣职者,却不想就算是靠着‘神秘’的力量也无法将自己治好。于是。成为累赘的她在末日不过两个多月就遭到队友抛弃死亡后重生回了异变当天。奶妈?谁爱玩谁玩,反正这一世自己是不会再去碰那个玩意儿了。嗯!什么B动静!亡灵法师!?召唤骷髅!?这玩意儿能做什么用!?呃也不至于哈。至少身边多些忠诚的不死卫士要实在不行,还能试试给自己抬轿,或者炒两个菜?啥圣光祈祷回旋斩,花里胡哨的。亡灵天灾不知道吗?主打的就是一个人多势众!...
全文架空先婚后爱军婚追妻火葬场!醒来后,三优军人成了自己老公是什么样的体验?谢邀!温暖一睁眼现自己穿书了,穿成了军人老公作天作地又懒又馋的前妻。这个前妻趁着老公不在,在满大院偷鸡摸狗,无恶不作,成了整个大院的公害,逼得军人老公主动提出离婚!丈夫嫌弃自己?那不要了呗!这美好的八零年代!创业不香吗?赚钱不香吗?她一个拥有2ooo万粉丝的抖音大V,离了男人只会过得更好!从小小的裁缝店到服装店,接着创立品牌,最后开了连锁展到国外同时平平无奇的美食店,也成了需要提前预约半年才能吃到的享誉世界的餐馆而她自己通过时尚的敏锐,从二百斤肥婆瘦成了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走在时代尖端的时尚大咖,还顺便带大院里的女人们赚钱致富。人漂亮了,爱干净了,桃花还一朵一朵泛滥成灾。各个青年才俊不知打哪儿听到的消息,天天来追问他什么时候离婚?三优男人这下慌了!媳妇儿,以前是我错了,以后我都听你的,好不好?温暖滚,别耽误老娘赚钱...
文案两次灾变,废土人间。射程不再是真理,口径不再是正义,在这弱肉强食的废土之上,异能者和基因战士建立新的武力体系。但废土不是结束,第三次灾变到来之际,谁能拯救人间?总有人能用文明的星星之火照亮荒原。而我负责定义火力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