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思考再三,再写两三章村中趣事,然后再写外村,本村确实还有各种趣事值得怀念,后续再来回穿插即可,随想随写,重在真实。详细介绍组团游玩的娱乐活动和对面材山村的不解之缘。
组团游玩的事太多,挑有趣的讲,三年级的时候小米云开始组团当孩子王了,九岁的年纪刚好有思想,天马行空,万物都可以团建,看电视剧都是如此,看录像也是,9o年代那时候看录像和露天电影都是热门精神食粮,我家就出租一个三四十平的地方放录像,印象中持续可能不到两年,留下的记忆不多,还有草台喜剧班子演戏,我外婆的最爱,她经常步行三五里路到我家来看戏,好像也持续不到三年,隔壁前几任村支书家请的,我外公退休后的下一任村支书,戏台就搭建在我家斜对岸不到1o米,一条五米马路相隔,全村都会有人来看戏,大概八九十平方,人满为患,小孩们去完全就是凑热闹,看花脸戏服,帅头。学校教室也会经常放电影,好像整个小学都有,初中以后就没有这些福利了。
露天电影印象最深刻,因为那个手摇白布电影一放,全村的人都会带小板凳来看,大部分人是站着看,天黑开始放映,那时候的电影放映员都是带编制的,有任务才来,一年来个三五次左右,直到后来彩电、摩托车、家庭kTV音响横空出世,手摇电影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天黑才放映,天黑之前当然是忙着填饱肚子,占据有利地理位置,开场和退场的时候都是人山人海,人群接踵摩肩,非常容易引起踩踏事故,电影幕布在学校前面7o米,众人坐在75度的斜陡坡河堤上观看,稍微不注意就是人踩人,学校附近的地方就叫尖沙咀,地名不知道传了多少年了,改革开放的第一任和村最后一任村支书都是出自我们三组,分别在我家左右隔壁,右边第一任,左边最后一任,我们家就是改革前的村大队部旧址,堂屋面积很大,经常被租用,很多年用来收棉花和油菜籽,收棉花的时候,我家的两室一堂,经常只保留一个十几平米的小房间供一家四口人生活,不知道那时候日子怎么过的,后来是两室保留,收棉花的办公室租借在右边领居家,活动面积还是小,2o多平米的两房,做饭只能用煤炉子,土灶在堂屋客厅共用,只有年底才能启用,或者连续几年不能用。露天电影放了不知道有多少场,到点四面八方的人都会到来,估计与我们接壤的邻省湖北都有人过来,卖小吃的也会过来,那时候的小吃主要是西瓜和黄麻花梨,红薯和马铃薯之类,再无其他小吃,可以用钱买也可以用粮食兑换,还可以趁天黑浑水摸鱼,那时候对吃的没什么么奢求,只要能饱腹即可,现在回忆起来好像没听说露天电影出事故,大家都很自觉和克制,顶多吵嘴几句,踩几脚,不会推诿,造成大的事故,民风淳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伙伴们肯定是结伴游玩和看电影、录像,就那么多玩伴,村里就那么多人,不团结也没办法,小米云只喜欢跟一个比他大的人玩,同一组高一届的学生,其他玩伴都比他小,不留级就是同班同学,在村里多出四十多个同班同学,万事不能假设,生活自有规律。后来即使全村搬走打乱在两省各县城,两人在初中任然有交集,到初中了还有交集,这就是伙伴关系的缘分,冥冥之中的安排,小米云上初一全村搬迁,从此十年玩伴各不相见,任然在学校和家里再续了三年伙伴关系,家里见了最后一面,初中学校2年见过几面。
打纸板的十多种游戏就不说了,废书本,学完的书本都成了童年的玩具,也是同学们集中主要玩的项目,我想全国各地都有,只是玩法风格不同,8o后应该都有经历过,在学校课后的主要项目,只不过假期周末,我把他强化了一下,带着小伙伴组团去各大队打pk,有输有赢,重在参与吧!丢硬币也是一样,受众小,没有那么普及,弹珠子游戏算比较普及,还是我从五六年级外村那边学回来扬光大的,有点费钱,要真金白银去买弹珠玩,而且弹珠子碰撞会有损耗,输赢更不用说,也是可以全村都玩的游戏,只有学生爱玩,有点败家,本来饭菜钱和零花钱不多,买了弹珠子玩具,就只能吃白米饭泡自来水下肚了。不提倡的游戏不说了,到现在已经退伍了,8o后有限的玩具,9o后和oo后已经不感冒了,看都不会看,多的就是智能玩具了,甚至都有游戏厅了,可以去打各种三国和拳王争霸赛,还有各种小霸王游戏机学习机,我们读高中的时候正好雨后春笋的普及了游戏厅。
在河边捡玩具,也是小伙伴最爱玩的时候,大家顺着河边走五六里路来回,就是河边有螃蟹和虾子都不爱,河边总会刮来各种玩具,不知道来源那里,可能是湘鄂两省城里飘出来的玩具,因为98年之前年年都有大洪水,经常淹没两省各地,所以河边永远有捡不完的玩具,每天都可以去捡,不过也是很危险的事,掉进河里无解,河水深不见底,百年不见干枯过,每年都有抗洪抢险,汛期村民会自己组织日夜巡守,乡镇都会派人过来,偶尔还会派部队协防,听说我们村里5o年代破过,洪水漫灌全村,后来基本没有破过,严防死守,即使各村组都有破堤最后都有抢救过来,只是稍微灌了部分水,严重时期,小孩们都会送出村挂靠亲戚朋友,我兄弟两个也出去躲过水灾一回,就是对岸村,我四姨家,后来我们也是搬迁到他们隔壁,我妈八姊妹只有四姨和小姨是外嫁出村的,其他都在本村嫁娶,外公几十年的村支书还是多少有点用,只不过年老势微,人走茶凉,家中大半子女太小都没来得及照顾,就迎来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了。我们村不破,据说有神龙福佑,经常看到对面材山村蟒蛇横断河流,可能大部分都是谣言,吓唬小孩子,让小朋友不要到对面荒村去玩,去了被大蟒蛇吃掉,我就前后去过对面不下二十次,都是随人而去,没有单独过河去,对面材山村不知道多久搬迁走的,估计是解放前后,从我记事起,对面就是一个提供木材的荒村,方圆几十里只保留一个楼房,一个吃公粮的看守,他经常过河过来,还在我家打过手工糍粑,我也好像在对岸吃过饭,名字好像叫和平,毕竟三十多年了,我也记不清了,反正和我家关系还不错,吃过几次饭。反正我村周边都搬迁走了,舍小家保大家,我们村不破,就会有几百上千的村会被洪水泛滥,隔壁村搬走三五年后,就轮到我村,印象中是99年前后搬迁走的,有少量安家遣散费,搬走后,到底还有没有洪水泛滥不清楚,搬到隔壁村后也有好几年汛期抗洪防范,三峡大坝修好后,基本就没听说洪水泛滥的灾难了。
还有个组团游玩的故事值得一叙,就是带着小伙伴出去捡玻璃瓶子换零花钱,也不知道是谁教我的,反正就那么干了,全村去搜剿玻璃瓶子,各种农药残留的或者罐头和药瓶瓶子,只要是玻璃的,湖北那边有人就收,当时只知道用来装饰花台建筑,不知道还有什么用处,完整的和破碎的玻璃瓶都要,而且只要玻璃瓶子这种垃圾,没办法捡完本大队的,只有一路扫荡各大队,然后顺路去湖北交界处一户人家售卖,卖完之后立刻就能换回爱吃的各种零食,也是小伙伴最爱干的事,零花钱有限,没办法,也就是在湖北那一条路上,一堤一马路之隔的湖南湖北交界处,被湖南一户人家的家狗追了一路,刚下坡路过,就听闻群狗狂吠,叫的太凶,众人改道,几个大队的小伙伴都有,听闻狗叫,心里还是怕的,狂跑一路,跑上坡,躺在坡上草坪上才缓了一口气,然后一看手臂,手腕处咬了几口牙印,突然就觉得有点疼了,只有散伙,当时也不知道众人聚在一起所为何事,大概单纯的游玩,晚上回家老爸带我去二组赤脚医生打防疫针,不知道是什么针,反正打了一针,村里两个赤脚医生一个在五组一个在二组,原来我大姨也是医生,应该是我读四年级的时候搬到县城去了,不知道是不是兽医也找他们看。
喜欢8o后的回忆录请大家收藏8o后的回忆录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苏云晚本是齐国的公主,一次醉酒,醒来竟成了被赶出家门,黑成煤炭,全网嘲的十八线女明星。为了还债,她只能参加文化综艺。网友文盲也敢来秀智商?大家磕着瓜子准备看戏,可渐渐的,网友们现废柴到全网皆知的苏云晚忽然变了。一幅妙笔丹青的国画震惊全场。一只翩若惊鸿的水袖舞火爆全网。不仅如此,琴棋书画,骑马射箭,无所不能。网友谁在造谣?这tm都是废柴那我是什么?沈京墨认为自己独立自持的人生不会有任何波澜,知道自己有个未婚妻的时候也不例外。直到,他现,自己的未婚妻是苏云晚hi,老婆。听到这个称呼,云晚的一众亲友团顿时呲牙咧嘴哪里来的傻小子,拱出去,拱出去!...
我有一剑起苍溟,斩尽妖魅斩人心。(本书在QQ阅读已开通免费,在这个渠道可以正版全本免费阅读。)剑起苍溟...
内容简介大叔有三好,霸道温柔宠妻如宝。他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战家大少,也是神秘的帝国掌权者。权势滔天的他捡了一个小东西养在身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然而好不容易养大的小东西却遭来无数烂桃花,一门心思想要翻墙。气得某位霸道大叔直接将小东西拎回家盖上自己的专属印章。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你都是我的女人,给我记住了...
简介关于一个小书童的逆凡修仙之旅仙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亿万年来无人可以登临仙位,成为真仙。苏青本是一个拧螺丝的普通人,没想到正在网吧开黑时,突然穿越到异世界,附身在一个饿死的孩子身上,为了能够生存卖身成为书童,借助一个神秘香炉,逆凡修仙,经历千难万险,跨越时空阻隔,终于成就仙位,登临绝巅。...
来自异界的修炼者是四奶sinai精心创作的武侠小说,喷颜小说网实时更新来自异界的修炼者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表的来自异界的修炼者评论,并不代表喷颜小说网赞同或者支持来自异界的修炼者...
新书已经布,灰烬之燃,点击我的名字就能找到。新书需要推荐票,大家移步新书吧道门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