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书省写好了,送到门下省。门下省一看:不行,加太多了,不合规矩,老百姓受不了。
门下省不同意,就会把原件改一下,写上审核不通过意见,送回中书省,这叫涂归,也叫封驳。
中书省一看:太多了?得,内部开会讨论吧,根据门下省的意见,再细算一下,看看到底能减多少。
中书省算好了,再写一份,再送去门下省。
门下省一看:嗯,行,这次没问题。老大纳言给签上字,门下省给写上审核通过意见。
门下省审核通过后,要送给皇帝过目,皇帝看看没问题,确实是自己意思的准确表达,用御笔写上一个“可”表示同意了,然后门下省拿回去,原件存档,工工整整抄一份,盖上玉玺大印,这份诏书就成了正式的红头文件了,转给尚书省,执行去吧。
诏书到了尚书省,左、右仆射就把民部尚书叫来,传达中央精神,你们民部就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吧。
这样,这个加税的法令就在全国开始执行。
为了防止专权,这流程一样不能少,一切都得按程序来。规矩就是规矩,谁都不能越格犯规,别说宰相,就是皇帝想越权干点什么也是白搭。
要是尚书省收到的诏书,没有门下省的盖章,对不起,拒绝执行。你就算找皇帝签上字,尚书省也不执行,这叫没法律效力,必须门下省盖章,这是死规定。
自打有了制度的约束,历史上就时常会生官员不给皇帝面子的事,宋朝最多,经常让皇帝颜面扫地,不过宋朝不光是因为政治制度,还跟“不杀士大夫”的基本国策有关,咱就不说了,说个唐朝的。
唐朝有个叫李藩的牛人,一个小小的中书省给事中,胆子贼大。皇帝来的密旨,他也敢不同意。
不光不同意,李藩还把他认为不对的地方,在圣旨上打上x,涂涂改改,把圣旨这么神圣的东西抹的跟菜贩子的记账本一样,最后再总结性的写上个大大的“不可”,给皇上扔了回去。
关键皇帝还不能怎么着他,这是人家给事中的权力,这就叫‘用制度约束权力,把权力关到制度的笼子里去’。
任何一个伟大的盛世,都需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里程碑,是古代政治体制最伟大的明。
唐初中央的管理,承袭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其中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书,制定方案,门下省负责驳正违失,审核盖章、尚书省具体执行,其中尚书省的权利是最大的,因为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而且六部直接受它的领导。
六部分别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这六个部门所管辖的事务,基本上囊括了一个国家的总体事务。
而唐初所谓的“宰相”其实就是三省的最高长官,中书高官官叫中书令、门下高官官叫侍中,尚书高官官叫尚书令,其中尚书令这个官职因为李世民即位前曾经担任过,所以他当皇帝后,不再设尚书令一职,而改设左右两个仆射。
除此之外,凡官员头衔有“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机务”、“参知政事”等称呼的,都算作“宰相”。
ps:申明——原本这个科普贴我是准备自己写的,这样的话,就可以光明正大放在正文里水字数。
但动笔之后才现,自己写的东西太干,在趣味性方面,比上文差了许多。
再三思考之下,还是决定稍加整理后,引用百度贴吧里的内容。
如果只有几十字,我就当引用了一诗,厚着脸皮也就放正文里了,但归纳整理后,现居然有两千多字。
这下子就算我脸皮再厚,也没办法用它水字数了。
因此放在作品相关中,并加个申明。
有兴趣的就看下,没兴趣的可以略过,左右只是科普一下,对主线情节不产生影响,不看也不会引起阅读障碍。
李炎重生了,好消息他是大明天子,坏消息大明已经没了。南明小朝廷摇摇欲坠,清兵一路南追,朝廷一路南逃李炎朕不跑了!朕要和鞑虏决一死战!内斗党争?杀!给老子从广东打回北京!李定国郑成功顾炎武黄宗羲这次他们不会失望!明世祖,中兴大明...
一朝穿越,堂堂鬼医特工成红杏出墙却不知奸夫是谁的弃妃被赶出家门在荒郊野外生子。无所谓,娃都生了就养着吧。三年后,听闻爷爷病危,她携子强势归来,惊艳天下。不能修炼的废材她一招制胜。庶出兄妹作恶让你...
摄政王得了离开她就会死的病...
简介关于别担心我是医生序列瘟疫,战争,饥荒以及死亡,他们侵蚀着我的世界,蹂躏着存在于其上的每一代文明。在你出现之前,我们可以以梦想遏制战争,以文明抵制饥荒,以禁忌的知识延迟死亡,唯独瘟疫,我们无法得知它何时来临,何时离开,何时凶猛,何时温顺。生命啊,它苦涩如歌,感谢你带来神秘学的知识,让我们得以继续存续。...
简介关于和总裁虐恋情深后,我假死逃跑了先虐后甜霸总林以诺你别以为你这样我就会可怜你,你不过是一个算计了我的女人!顾清城,林以诺自杀了!你快回来!顾清城你真的好狠的心,我这一辈子都不想再见到你了!诺诺,别睡!咱们回家好不好!我这就带你回家,回我们的家!...
作为曾经的京剧第一名伶,林谦一朝醒来,现自己浑身是血,手里被塞了一把破吉他,还要去参加一场地下摇滚比赛他整个人都不好了,还能咋的,凑合上呗。谁料一不小心,就唱成了开创古典京剧与现代摇滚融合的先锋,一不小心,就把整个流行音乐界给征服了。重生之第一名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