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036 帝师人选(第1页)

一旁尚书右丞赵戬、侍中刘艾、卫尉张喜、还有刚被释放出来的崔烈等人纷纷附和:“田少府所言极是!董贼授,朝廷得以安定,关中百姓重归平静,这全都是司徒谋划之功……”

听到这些王允的盟友出言夸赞王允,再结合帝师萧望之,刘协那里不明白这群人的用意!这些时日在石渠阁刘协也没有白待着,起码对汉代高祖以来的历代皇帝事迹有了不少了解。

当初孝宣皇帝驾崩前曾亲自指定孝元皇帝的老师名臣萧望之担任遗诏辅政大臣,如今田芬提起孝元故事,其用意自然不言而喻。

王允没有得到先帝的遗诏,自然不能担当受遗诏辅政大臣,但是只能退而求其次,若是他能获得一个帝师的身份,再加上不少的大臣支持,他便可以堂而皇之的辅政。同时王允只要做了皇帝的老师,那他还可以以老师的身份对皇帝的行为规范加以干涉,即使皇帝厌恶,也会顾忌师生名义,不会有所动作!。

当时王允与田芬、张喜等人就商定的计划:依朝廷局势来看,阻止皇帝干预政事、批阅奏疏,已经不太可能。不过他们也不想让皇帝如此顺利的拿到批阅奏疏的权力,作为让步,那就得让王允得到真正可以总理朝政的名义,从而改变他以凭借诛杀董卓获得的司徒录尚书事这个身份总理朝政这样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局面。

只要王允有了帝师的名义,那他就名正言顺的掌握朝政,号令群臣。

到那个时候,皇帝亲政与否,那都已经不重要了!想当初孝昭皇帝与孝宣皇帝都已成年了,大将军霍光不还是依旧辅政掌权?

这时王允知道该自己上场了:“多谢诸君的举荐!不过老夫才学浅薄,德行不堪,恐难教授陛下经学典籍。”

“司徒过谦了,当年司徒也是州郡冠盖,经学传家,我等皆认为王公正是最合适的人......”

王允话音刚落,就有人出言说出了他适合的理由,一时间朝堂之上随声附和者比比皆是。在这一片附和声中,王允面露难色,好似群臣的举荐让他很是无奈,有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殿内诸臣纷纷嚷嚷,没有人在乎坐在御榻上的皇帝的想法,也许在有些人眼中,皇帝的想法根本不重要。

“咳”,刘协眼见朝会的节奏要被王允把控,在目睹王允和他的友党们一番表现之后,怎么会让王允如愿,于是开口说道:“诸卿所言有理!只是如今王司徒录尚书事,朕怎么能忍心让王司徒一边操心国事,另一边再教授朕学问?依朕看延请帝师之事,应当慎重,更何况如今国事繁剧,仅靠一人教授学问,恐效果不佳,应当多请几位专门讲授学问!诸卿皆是一时贤达,熟悉当世名士,理应畅其所言,各有举荐。”

在刘协看来,现在这个时间立中宫不算太合适,自己可以接着礼制推脱掉,但是早日确认帝师的人选已然成为不可阻挡之事。如今王允等人既然提出来了,索性让群臣全都参与起来,搅浑这滩水,自己寻机破解了王允等人的攻势!

尚书令士孙瑞为人一向机警,听到皇帝的话之后,顿时明白了皇帝的意因。

既然为皇帝选择师傅和皇帝执掌批阅奏疏之权都已经是不可阻挡的事情,与其让王允一人独为帝师,倒不如多找几个当世德高望众的贤能来分担王允对皇帝的影响。更何况刚才皇帝的话里已经表述的很清楚了,只要是当了帝师,那就只能一心教授皇帝学问,那也意味着无法参与到国家政事的处理了。

“臣瑞有言进奏,太尉马日磾,自幼师从大儒马融,研习明经,注释经典,为世所称,臣荐其为师,以教授陛下学问。”

太尉马日磾眉头一皱,显然没有料到士孙瑞竟会举荐他担任帝师!但现在的马日磾一心想要取代王允总掌朝政,又岂会甘愿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帝师?

马日磾刚准备出言谢辞,却听得皇帝说道:“我曾听侍中杨琦说过龙亢桓氏,世代研习《欧阳尚书》,经学传家,桓荣祖孙三代更是皆为帝师。而如今御史中丞桓典曾与大将军何进密谋诛杀宦官,可谓是不畏权势,忠义彪炳,兼有家学,朕以为桓典可为帝师。”

刘协这个时候之所以提议出身帝师世家的桓典担任帝师,自然也是为了与王允比较:王允有诛董之功,桓典有与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之功,王允有学识菲浅,而桓典则是经学传家。再加上世孙瑞提出颇有声望的马日磾,王允在这两位帝师的候选人面前顿时就稍显劣势了!

皇帝的一番话让殿内,尤其是关东大臣沉默了下来!

张喜和田芬见此情景也是所有左右为难,原以为自己通过鼓动身边的同僚定会逼迫皇帝任命王司徒为帝师,可谁知皇帝三言两语推出了一位他们也无法反驳的候选人,更关键的是现在已经给王司徒带来了一个极大的困扰。

若是王允想做帝师,那就意味着自身权力变小,但要是既要做帝师,还想着牢牢把控手中的权力,那其他的帝师如马日磾、桓典等人也会以帝师的身份参与辅政!

更何况皇帝刚才已经名言,帝师不会参与到朝政的处理,只会教授他学问,这岂是王允所能接受的?

王允只要出言说道::“陛下,臣才德鄙陋,恐难以胜任帝师,还请陛下另选贤士大儒,教授经典。而尚书令士孙瑞德才兼备,雅量有度,臣举荐其为帝师。”

刘协也知道王允已经放弃了担任帝师的想法,并且还打算将这个有名无权的帝师位置让给士孙瑞,好让尚书令这个重要的位置空出来留给身边的关东士人。

刘协哪能会如王允的愿,于是开口说道:“诸卿所举荐大儒皆有可取之处,只是兹事体大,朕需要谨慎参详,仔细考虑之后再下诏定夺帝师人选。今日朝会后,诸卿仍可上书进言举荐帝师人选,此事就先暂且搁置,休要再提。”

一场由卫尉张喜和少府田芬所引的攻势在士孙瑞等人的配合下被刘协轻松化解,殿中的场面也渐渐得以控制,朝会的主动权再次转移到了刘协的手中。

一旁尚书右丞赵戬、侍中刘艾、卫尉张喜、还有刚被释放出来的崔烈等人纷纷附和:“田少府所言极是!董贼授,朝廷得以安定,关中百姓重归平静,这全都是司徒谋划之功……”

听到这些王允的盟友出言夸赞王允,再结合帝师萧望之,刘协那里不明白这群人的用意!这些时日在石渠阁刘协也没有白待着,起码对汉代高祖以来的历代皇帝事迹有了不少了解。

当初孝宣皇帝驾崩前曾亲自指定孝元皇帝的老师名臣萧望之担任遗诏辅政大臣,如今田芬提起孝元故事,其用意自然不言而喻。

王允没有得到先帝的遗诏,自然不能担当受遗诏辅政大臣,但是只能退而求其次,若是他能获得一个帝师的身份,再加上不少的大臣支持,他便可以堂而皇之的辅政。同时王允只要做了皇帝的老师,那他还可以以老师的身份对皇帝的行为规范加以干涉,即使皇帝厌恶,也会顾忌师生名义,不会有所动作!。

当时王允与田芬、张喜等人就商定的计划:依朝廷局势来看,阻止皇帝干预政事、批阅奏疏,已经不太可能。不过他们也不想让皇帝如此顺利的拿到批阅奏疏的权力,作为让步,那就得让王允得到真正可以总理朝政的名义,从而改变他以凭借诛杀董卓获得的司徒录尚书事这个身份总理朝政这样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局面。

只要王允有了帝师的名义,那他就名正言顺的掌握朝政,号令群臣。

到那个时候,皇帝亲政与否,那都已经不重要了!想当初孝昭皇帝与孝宣皇帝都已成年了,大将军霍光不还是依旧辅政掌权?

这时王允知道该自己上场了:“多谢诸君的举荐!不过老夫才学浅薄,德行不堪,恐难教授陛下经学典籍。”

“司徒过谦了,当年司徒也是州郡冠盖,经学传家,我等皆认为王公正是最合适的人......”

王允话音刚落,就有人出言说出了他适合的理由,一时间朝堂之上随声附和者比比皆是。在这一片附和声中,王允面露难色,好似群臣的举荐让他很是无奈,有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殿内诸臣纷纷嚷嚷,没有人在乎坐在御榻上的皇帝的想法,也许在有些人眼中,皇帝的想法根本不重要。

“咳”,刘协眼见朝会的节奏要被王允把控,在目睹王允和他的友党们一番表现之后,怎么会让王允如愿,于是开口说道:“诸卿所言有理!只是如今王司徒录尚书事,朕怎么能忍心让王司徒一边操心国事,另一边再教授朕学问?依朕看延请帝师之事,应当慎重,更何况如今国事繁剧,仅靠一人教授学问,恐效果不佳,应当多请几位专门讲授学问!诸卿皆是一时贤达,熟悉当世名士,理应畅其所言,各有举荐。”

在刘协看来,现在这个时间立中宫不算太合适,自己可以接着礼制推脱掉,但是早日确认帝师的人选已然成为不可阻挡之事。如今王允等人既然提出来了,索性让群臣全都参与起来,搅浑这滩水,自己寻机破解了王允等人的攻势!

尚书令士孙瑞为人一向机警,听到皇帝的话之后,顿时明白了皇帝的意因。

既然为皇帝选择师傅和皇帝执掌批阅奏疏之权都已经是不可阻挡的事情,与其让王允一人独为帝师,倒不如多找几个当世德高望众的贤能来分担王允对皇帝的影响。更何况刚才皇帝的话里已经表述的很清楚了,只要是当了帝师,那就只能一心教授皇帝学问,那也意味着无法参与到国家政事的处理了。

“臣瑞有言进奏,太尉马日磾,自幼师从大儒马融,研习明经,注释经典,为世所称,臣荐其为师,以教授陛下学问。”

太尉马日磾眉头一皱,显然没有料到士孙瑞竟会举荐他担任帝师!但现在的马日磾一心想要取代王允总掌朝政,又岂会甘愿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帝师?

马日磾刚准备出言谢辞,却听得皇帝说道:“我曾听侍中杨琦说过龙亢桓氏,世代研习《欧阳尚书》,经学传家,桓荣祖孙三代更是皆为帝师。而如今御史中丞桓典曾与大将军何进密谋诛杀宦官,可谓是不畏权势,忠义彪炳,兼有家学,朕以为桓典可为帝师。”

刘协这个时候之所以提议出身帝师世家的桓典担任帝师,自然也是为了与王允比较:王允有诛董之功,桓典有与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之功,王允有学识菲浅,而桓典则是经学传家。再加上世孙瑞提出颇有声望的马日磾,王允在这两位帝师的候选人面前顿时就稍显劣势了!

皇帝的一番话让殿内,尤其是关东大臣沉默了下来!

张喜和田芬见此情景也是所有左右为难,原以为自己通过鼓动身边的同僚定会逼迫皇帝任命王司徒为帝师,可谁知皇帝三言两语推出了一位他们也无法反驳的候选人,更关键的是现在已经给王司徒带来了一个极大的困扰。

若是王允想做帝师,那就意味着自身权力变小,但要是既要做帝师,还想着牢牢把控手中的权力,那其他的帝师如马日磾、桓典等人也会以帝师的身份参与辅政!

热门小说推荐
穿书之我家娘子是反派

穿书之我家娘子是反派

刘洛阳穿越了,穿成了被继母虐待的小可怜,附赠一个被,大户人家放弃的嫡长女媳妇病秧子。一开始,刘洛阳以为自己穿越拿的是种田剧本,兢兢业业,心心念念就是做出一番大事业,养活娘子。直到跟着娘子回了娘子的娘家,才现他竟然是穿书,而书中的主角,正是娘子的庶妹和四皇子,恶毒女配则是娘子的继妹和她前未婚夫二皇子。没事没事!反正穿书之我家娘子是反派...

公主成群,赘婿家里放不下了

公主成群,赘婿家里放不下了

工地搬砖被砸死,他竟意外穿越。猛然醒来,只见一绝美女子在怀。凌云狂呼,苍天不薄啊!谁知未婚妻找上门。什么,这女子是大燕第一才女?还是未婚妻姐姐?!!公主成群,赘婿家里放不下了...

无限邮差

无限邮差

一个来自不可知处的包裹,一封诡异古怪的邮票,恭喜你成为一名新的邮差,请签收包裹,来体验下死亡的旅途吧。邮差终有一死,唯有邮票长存。新书也快完本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夫君我又挂了

夫君我又挂了

『本书又名一阙风月为风月系列第一本,古典仙侠,纯言情,甜宠轻松风』******气运炖汤,仙寿恒昌。夫君祭天,法力无边他生来不详,是祸乱六界的上古凶兽,也是四海八荒第一绝色。她以三千红丝谱了一本命格,以身做饵,诱他坠入万丈尘寰。九重天上,鬼魅开道,他以群魔为梯,盛红莲业火,覆六道轮回,只为对她说一句同我回家夫君我又挂了...

被家人卖掉后,我成了山里的团宠

被家人卖掉后,我成了山里的团宠

简介关于被家人卖掉后,我成了山里的团宠穿越甜宠先婚后爱叶洛欣从小失去父母,被大伯一家收养,谁知大伯不仅败光了父母留下的家财,还将她卖给了山里的穷小子。穿越过来的叶洛欣本来以为是遇到了高难度生存副本,谁知道却是个团宠局。婆婆这是我儿媳妇,你们叶家人敢再沾一个指头试试?弟弟二嫂身娇体弱,得好好养着,千万不能累着。村民叶姑娘福星高照,千万好保重身体,有什么活你尽管吱声。孔武有力的相公自己的媳妇自己宠,别人统统靠边站。叶洛欣快让开,别耽误我赚钱。眼见着叶洛欣的日子越过越好,将她卖掉的大伯家又妄图贴上来沾光,谁料素未谋面的外祖母却赶了过来我孙女金枝玉叶,谁当初欺负了她,都给我站出来乖乖受死!女主气运加身,偏甜宠日常,非大女主爽文。...

精英仙妻:总裁老公宠上天

精英仙妻:总裁老公宠上天

古穿今宠文御哥哥,司命派我来助你渡情劫。不需要。御哥哥,我们不谈情,在商言商?合作愉快!上亿的项目在姬若的肚子里揣了十个月后,恍然大悟嫁了个奸商,生了仇人。传闻,高冷腹黑的司先生娶了个千娇百媚的绝色仙女,为她建造小留仙阁,为她献血,献身又献心。若若,你是我窗外的白月光,让我爱到心慌。你是精英仙妻总裁老公宠上天...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