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文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7章 第三十七章(第1页)

37

吴三桂,原先的平西王,是三藩中如今唯一仍旧在反叛的藩王。

而要论起吴三桂被封为能够世袭的平西王的由来,其一是在明末崇祯年间,作为当时辽东总兵的他,在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和大清之间,选择了大清。不过,与其说是选择,倒不如说是权衡之下不得不做出的决定。

李自成接手了舅父1高迎祥牺牲后的旧部,并继承了其“闯王”的称号,他领着起义军在西安以“大顺”为国号,称帝建立政权。然后李自成率领着他的顺军攻占了北京城,打进了皇宫,正式推翻了明朝持续了长达两百几十年的统治。

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更是被人们赞叹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其地理位置和军事地位都十分重要,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形成完整的军事城防体系是经历了自洪武、成化至崇祯六朝时间的修筑,这个庞大防御工程的打造几乎贯穿了整个明朝。

辽西走廊南起山海关,北至锦州,是从东北地区进入广袤中原大地的所有道路中最为便捷的通道。

而山海关在辽西走廊南面最狭窄的地方,扼守要道,地势非常的险要,易守难攻,并且那里修建的城池十分坚固,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事实上,大清的前身即后金,在辽东地域上与驻守在这里的大明军队来来往往打了几十年。但是即便是在明朝末期最为内忧外患的状况下,山海关的防线也依旧从未被八旗军队突破过,这正是体现了山海关的重大意义。

作为一座环山靠海并且连通了关内和关外的关卡重地,山海关又恰好夹在满清盛京与大明京城之间,同一者的距离间隔都差不多。对于关内的政权来说,不管是日渐颓势的明朝,还是异军突起新建立的大顺朝,只要能守住山海关,就可以将几代不断壮大的建州女真势力挡在关外,排除其夺取天下的机会。

而一旦满清八旗军队破关而入,京师乃至中原地区都将面临门户大开,被长驱直入,毫无阻碍的危险境地。

吴三桂并非山海关总兵,他的官职为辽东总兵,所管辖的地区是在山海关以外。明清角逐争斗的主战场便是辽西走廊,其防线由山海关、宁远城、锦州构成,山海关为大后方底线,宁远城为中坚缓冲,而锦州则是抗清的第一线。

但是,历时两年之久的松锦之战2成为了明、清非常关键的转折。清太宗皇太极指挥军队围困锦州,明军当时的主帅被俘虏,这场攻防战以大明惨败结束,倾尽国力打造出来的精锐损失惨重。

锦州沦陷。

固若金汤的关宁锦防线被大清狠狠地撕开一道大口。战后仅剩的明朝军队只能跟随那时官职最高的吴三桂一路退到宁远城驻扎。

关外除了宁远和锦州以外,其实还有大大小小的其他城池,可惜在锦州失守后,其余城池也一一被清军攻占了,唯有吴三桂借助宁远城与大清各有胜负。

宁远成为山海关以外的一座孤城。

吴三桂麾下则是大明当时仅有的精锐军队关宁铁骑,步兵骑兵相结合。其中由吴家男丁和家仆组成的夷丁突骑是这精锐中的王牌,彪悍善战。

关宁铁骑这支部队的组成结构非常有边地的特色,一贯奉行的政策是“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除妇孺以外,宁远的辽民可以说是军队预备役,闲时从事生产生活,战时参与守城或者补充军队。

持续多年的战争,内忧外患,导致大明的精锐军队十不存一,又因为没有什么钱来装备和训练后面征召来的新兵,这战斗力与农民起义军的实力差别不大,甚至因为当时的天灾,很多地方的布防等同虚无,以致李自成的大顺军一路向京师逼近。

面对如此境况,崇祯皇帝封吴三桂为平西侯,急召他入关勤王,言下之意就是叫吴三桂放弃宁远,南进回防京师。

吴三桂应诏,但关宁军绝大多数为辽东当地人,宁远城的城民都是军队将士们的亲人同乡,必须得安置好,不能说弃宁远城就弃,不然极有可能造成军队哗变。吴三桂只能带领着部队掩护民众进行长途迁徙,撤至山海关,然后立刻往京都赶去。

比较尴尬的情况是,所有人都高估了大明各地的抵御能力,各种因素叠加,导致吴三桂还没有带兵到达京城,在半道上就听闻城破了,崇祯皇帝也自缢身亡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曾有人上书劝崇祯皇帝迁都或者往其他的地方逃,毕竟老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崇祯皇帝至死不退,直到最后,于煤山上吊,并留有遗诏,大意是尸体任凭处置,不要伤害任何百姓等等。

这就意味着,带着部下前往京师的吴三桂这时不仅没有了国家,也没有了顶头的君主,他只好领着军队反身北上,返回山海关继续镇守。

而此时的吴三桂和其所处的山海关对于李自成和大清来说,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这么讲,他是两方势力竞争天下的关键。所以,吴三桂的选择就很是要紧了,他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倒向身为满族的清军,算是叛族;可李自成的大顺军属于明朝的反叛军,若是倒向那边,就是叛国。

两边他都打不过,并且最后的输赢同样是未知数,不占边不倾向任何一方才是吴三桂内心最真切的想法。

可惜,不行。

清军和大顺双方对吴三桂劝说的信件是一封接着一封,再三犹豫之下,吴三桂原本是比较偏向身为汉人的李自成,毕竟王朝更替自古都有,但是京城传来的消息转变了他的这个念头。

因为大顺军饷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军队的规模人数越是壮大,所需要的军饷物资就越多。以往的农民起义军可以靠所谓的“劫富济贫”来军饷,打劫那些富庶的大户接济贫困的自己。可攻占大明都城以后,才现国库里空得可怜,身为一国之主的崇祯皇帝如此之穷这倒是没有想到的。

不过问题不大,那些文武百官勋贵都还在,抄谁不是抄呢。

这一抄就出了问题,军纪一经放松,就坏事了。李自成麾下得力将领刘宗敏冲进了吴三桂之父吴襄的府上,扣留了吴氏成员三十多口人,还强占了吴三桂的宠妾陈圆圆。

冲冠一怒为红颜并非如此。

他还没有倒向李自成都面对这样的威胁和羞辱了,可以预见最后的结局不怎么好。吴三桂心中怀疑大顺的诚意,甚至觉得即便他选了李自成,一家老小的下场可能也无法挽回。再加上大清的多尔衮在一边煽风点火地诱降,索性主动联系大清。

李自成正值推翻明朝意气风的时候,瞧见吴三桂不愿意投降,还同清军态度暧昧,就立马决定兵征讨,以防大敌入侵。可惜没有打过大清和吴三桂的联盟,大败退回京城,杀了吴府上下几十人,随后迅撤离京城。

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清军入关,阻挡了八旗许多年的坚固堡垒自此敞开。

吴三桂从明朝崇祯时期的平西伯变为大清能够世袭且设藩地在云南的平西王,除了投向清军后一路追随到处作战的赫赫战功以外,还同一个人有关系,那就是明昭帝朱由榔。

崇祯帝自尽后,按理来说,明朝已经灭亡了。但总有宗室不甘心,他们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建立了南明政权,不过内讧不断,前后拥立的三个皇帝都很快被大清剿灭,桂王也就是被称为永历帝的朱由榔已经是南明的第四任皇帝了,刚即位不久,就面临清军举兵压境的局面,只能以保存实力为主要策略,又加上各地汉人予以支持,辗转云南、两广等地区与大清周旋。

却未曾料想,明朝降将吴三桂率领清军突然杀出,措手不及的南明丢盔弃甲,永历帝只能带着南明残余势力逃往大明的附属国缅甸,寻求机会是否能够东山再起。

更加倒霉的事情生了,缅甸生了政变,对南明还算友好的国王被处死,一直持有另一态度的缅甸势力掌权了,看着领土范围日渐扩大的大清,新上任的国王非常有眼色,主动将南明永历帝交给大清表示友好。

吴三桂将南明的这些人压回云南,没过多久就绞死了永历皇帝朱由榔。至此,南明结束,兴复明朝已成为不可能的事实了。

等到年轻并有雄心壮志的康熙登基后,藩王拥兵自重等各种不利大清的因素经多年累积,已经造成了很大的隐患,康熙决定刮骨疗伤撤藩。

最终,吴三桂与大清翻脸,起兵反清,后在衡阳称帝,立国号为“周”。,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1t;

热门小说推荐
港岛夜浓

港岛夜浓

苏缇出身富贵,自小循规蹈矩。见惯了上流社会的虚情假意,某天突然心血来潮,想谈一场平凡的恋爱。于是苏缇斥巨资找网站红娘介绍对象的假消息,在圈子里不胫而走。关系好的,打趣看热闹。关系差的,等着看笑话。后来,交友网站内部员工爆料公司被某港商巨擘注资收购,连夜隐藏了某苏姓女会员的展示资料。外界纷纷猜测,某港商巨擘和苏...

七零家属院:我怀了糙汉三个崽

七零家属院:我怀了糙汉三个崽

作品简介七零军婚替换命格鉴宝军区农场姜晚婉这辈子过得惨。新婚夜踹了哑巴丈夫和男知青逃婚了,逃走后被卖去做扭花女,死的大快人心。姜晚婉死之前反省了下,是她不对。但咽下那口气前,堂姐找她炫耀,她才知道,原来,她的命格被堂姐换了,她的善心,美满的家庭,有钱未婚夫,全被堂姐抢了。只有一个没被抢。那就是她的哑巴丈夫。她离开后,哑巴丈夫从贫瘠的内蒙跑出来,满世界找她,十年间,做过团长,又当上了跨国总裁,纵然如此,他依然深爱着她。姜晚婉半悲半喜的咽气了。没想到,她重生了重生到和哑巴男人婚前‘定情’那一夜。姜晚婉想到上辈子的种种,依偎到他怀里我已经是你的人了,你要对我负责。沈行疆负负负!姜晚婉一定是她傻了,重活一世,哑巴都会说话了!后面有人采访沈行疆是如何从一个不会说汉话的穷小子,升到团长,又当了富?彼时沈行疆西装革履,怀里抱着三宝,脸上多了一抹笑容为了我的太太。为了姜晚婉,他二十二岁学汉话,二十四岁考上大学,当上团长,三十岁在四九城买下无数四合院,奇珍异宝,只为博得姜晚婉一个笑容。...

纣王天子异界游

纣王天子异界游

小纣王穿越到异界,痛改前非,立大燕,灭狼戎,西征陆中海,扫平罗慕路斯,穿大洋,威慑美利帝国,一个新的纣王天子在异界崛起...

交换灵魂,这个校花不太冷

交换灵魂,这个校花不太冷

好消息,校花很漂亮。坏消息,我成了校花。准大一新生苏蓦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女生。哦不我的二弟!读者Σっ°Д°っ...

凤临凰

凤临凰

夫君是要造反怎么破?...

御兽:总有御兽想害我

御兽:总有御兽想害我

别人的御兽总是在护主,而我的御兽却总是在坑我,不是战斗的时候跑了也就算了,就是故意不出战,甚至总之,怎么坑我,怎么来…御兽总有御兽想害我...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